科学设计运营模式不形成“贫民窑”
大体量地建设公租房,会不会出现“贫民窟”?如何防止租客的“赖租”行为?重庆市科学设计了公租房建设营运模式。
2月28日,重庆首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苑”开工建设,为高层电梯房,将容纳住户1.2万户至1.5万户。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该小区有运动场地、超市、水体、小学、幼儿园及中心景观绿地,由专业物业公司管理,距即将通车的轻轨只有500米左右。
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邱建林称,重庆将在主城区一、二环线之间规划的21个聚居区中布局21个公租房建设点,公租房均分布在轻轨沿线或交通、环境、配套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平均容积率控制在3.8,与商业楼盘实行“混搭”。
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妙招!让公租房住户与商品房住户有机地融合,均衡享受公共服务,不会有心理落差,避免形成新的贫民窟。”
为防止“赖租”,重庆设计严格的退出机制:对承租人实行年度收入申报核实制度,租赁期一般为5年,期满退出。由于收入提高和自购房等原因不再符合条件的,政府收回保障性租赁房,再租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对象。承租人不得转租、出租或改变房屋使用性质,一旦违规,将取消租赁资格。空置6个月以上不住,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住房的,也必须退出。拒不退出的将记入个人信用档案,并依法强制退出。
张定宇介绍说,公租房租客住满5年后,可以按“成本价+银行利息”购买自住。一次性付款购买的,不再支付租金;分期付款的,未付款面积按照规定缴纳租金。公租房不得上市交易,购买人需要转让的,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不会随着房价的上涨而上涨。
“在重庆,公租房不能到市场上交易,只要管住了公租房上市交易的闸门,没有利润可图,就不会发生腐败问题。”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