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是思想竞争
不是纯粹地就孔子的思想论思想,而是如何把孔子思想运用到今天的社会治理上。这才能把孔子给激活了。
《英才》:你说世界竞争最终是思想的竞争,我们该如何融入到这场竞争中去?
姚洋:中国如何参与竞争?我觉得我们对儒家思想的挖掘不够,特别是在朱程理学之前的儒家思想发掘不够。我们现在接受的关于儒家思想多多少少都是朱程理学固定下来的东西。朱程理学纯粹地强调道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瑞。
我觉得孔子应该更加深入地挖掘,关注现实地挖掘,不是纯粹地就孔子的思想论思想,而是孔子思想如何运用到今天的社会治理上。这才能把孔子给激活了。现在我们搞的孔子学院、新儒家等其实都不够,都没有把孔子读活。读活就是要把孔子的思想用来解决今天的社会治理、国家治理问题。
《英才》:孔子思想有这个实力或可能性吗?
姚洋:我们整个两千多年的社会就是建立在孔孟的思想之上啊。
《英才》:最后我们这种思想不是被人家西方思想给击败了吗?
姚洋:不能这么说。在16世纪的时候,中国其实已有一个全球化的过程,而且那个时候中国是全球化的中心地带。
中华文明最终走入了一个所谓的“高水平陷阱”。我们高度分工、高度发达,整个农业、商业,包括当时条件下的工业都相当发达,但最后没有真正突破,我们有所谓的亚当斯密式的增长——分工加深、市场扩大,但我们没有库兹涅兹式的增长,没有这种技术的突进,没有进入真正的工业社会。西方新兴的文明在上升——工业化。中国不是衰落了,中国是被别人赶超了。(来源:英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