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良:
真正的艺术家是有品格的
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周正良对于当下的艺术品炒作风直言不讳:“美术界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但他分析说,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艺术家都放弃了信仰和品格,大多数是会画一点点的“江湖”上的人“靠后台、靠炒作”才掀起了这股风气。真正有真材实料的艺术家是很有分寸和度的。“无可厚非人人都追求过好日子,但真正的艺术家具备良好的艺术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许钦松:
艺术品价值与价格应相符
现在市场上艺术品的价格并不完全等于价值,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提出“学术立院”的理念,其意就在于通过提高画家的学术、艺术、思想等多方面的能力来影响市场的风气和走势,使得作品的学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相符。
而对于实现这一目标,业界认为不仅仅是局限在艺术界和艺术家身上的事,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养,“民众的审美格调提高了,辨别能力增强了,不入流的作品生存空间自然会越来越小。”
现象:
不少艺术家挤进被包装的“选秀大军”
日前,张大千晚年“泼彩”作品《爱痕湖》又破亿元大关,价格让人咋舌。其实,同很多天价卖出的画作一样,张大千的作品并非一开始就值天价,画作价值的一路升高,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市场化的运作,而对于现代画家来说,其中最重要的运作就是对画家本身的包装和炒作。
“画家也是被包装炒作起来的”,这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有实力、有绝活、有名师的人都成为画家经纪人包装的对象。一向被外界认为“清高”的“艺术家”们在今天则纷纷放低姿态,甚至削尖脑袋要挤进被包装的选秀大军中。
画家“包装攻略”曝光
很多画家的作品并非一开始就过百万、千万,而是通过经纪公司系统的包装积累的名气,于是金钱也会随之而来——某专门负责包装画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这一系列包装路数:
参加画展:画家的曝光率靠的是参加各种联展,以提高画家在艺术品收藏者、爱好者中的“知名度”,到一定程度后,经纪公司还会为其策划个人主题展。
出版画集:画家举办一些个展、参加一些高水平联展后,经纪公司会为其做一些画集。
媒体采访:这是为了提高曝光率,画家本身或作品要有话题性、新闻性。
拍卖高价:经纪公司有时为了抬高画价,会采用“故意”竞拍的方式,一幅画拍得高价,该画家的其他作品也将随之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