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并不只是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就够了,健康的精神生活也很重要
薄熙来说,民生的改善是多方面的。打黑除恶摧毁了355个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抓获5047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近10年来积累的刑事案件3.9万起,其中命案600多起,还打掉了一批“保护伞”。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家庭死了人,如果多少年破不了案,那是什么心情?!政府必须为民伸冤、为民除害!今年全市110报警量和主城区刑事案件都大幅下降。
“大下访”两年多来,20多万干部下基层,投入79个亿解决了信访11万件,其中90%是积案,5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
“唱读讲传”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唱红歌,参与市民超过7000万人次。湖北的网友说,听了重庆的红歌,人民提气,坏人丧气,正气压了邪气。《读点经典》已出18辑,在全国120多次评比中,每一次都在图书畅销榜前列。“唱读讲传”也是百姓所需。改善民生并不只是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就够了,健康的精神生活也很重要。
民生就是内需,就是消费,有效地改善民生,不仅不扯经济的后腿,还会有力、持久地推动经济
薄熙来说,有的时候,人们习惯把“发展”理解为吸引投资,推动GDP的增长,和民生问题分开来看。其实,发展本身就应该包含民生的内容。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GDP的扩张,不仅是工业、农业产能的扩大,技术的进步,也一定要体现在民生的改善上。民生的改善是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其中就有民生改善的重要内涵,反之,如果发展不能改善民生,那就不是“硬道理”,而是“没道理”。众所周知,驱动国民经济发展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尽管不少领导特别重视招商引资,抓投资,沿海重视抓出口,但看看统计年鉴就清楚了,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占大头,通常在50%以上。欧美国家则一般高达70%-80%。其实出口从本质上说也是进口国的消费,所以消费是基础性的。我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就是在扩大消费,在拉动内需,在营造一个大市场。从发展经济来说,这是更具基础性的工作。所以改善民生,既是我们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始源和归宿。它和发展经济是不矛盾的,不仅不分散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有效地改善民生,不仅不扯经济的后腿,还会有力、持久地推动经济。
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
薄熙来指出,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一个城市在人均GDP和GDP总量比较低的情况下,也可能有更高的居民幸福指数。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量,还取决于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以及市民气质、精神状态、主人翁感觉等,甚至一些很具体的指标,比如塞车不塞车,树种的好坏,都可能有所影响。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尽管重庆目前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比较低,还远远落后于某些大都市,但如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得法,也完全可能在较短时间后来居上。这包括环境、住房、安全、祥和等诸多因素,如果做得到位,让人民群众有亲切感,有主人的感觉,这个城市百姓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