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文化财经
张维迎:打着国家利益旗号的基本上都是私利
东方早报 2010-09-08 12:10:0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新作《市场的逻辑》开篇解释了什么是“市场的逻辑”,在他看来,如果你想活得幸福,你首先要使别人幸福,如果你不能使别人幸福,按照市场的逻辑,你是不可能幸福的。这就是市场与政府行为的根本差异,政府获取收入的办法跟个人和企业完全不一样,它是靠税收,税收有法定的强制性。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年经济改革之后,又站在一个时间点上,张维迎说,“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坚持市场经济改革的理念,我们对市场要真正理解和信心。”

张维迎像:李媛 绘

   石剑峰

   自金融危机后,全世界都流行对市场加强监管,并用政府力量刺激经济。您怎么看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张维迎:市场本身是一种力量,我在《市场的逻辑》里也说了,个人幸福首先要让别人幸福。你是企业,你要给客户创造价值;老板要让员工幸福。员工是自由人,只有他觉得在你这里干的好,才会留下来。奴隶制下不是这样,领主不需要奴隶幸福自己就能幸福。现代社会只有一个机构,不需要个人幸福它自己就能很幸福,它就是政府。政府获取收入的办法跟个人和企业完全不一样,它是靠税收,税收有法定的强制性。当我要卖给你一瓶矿泉水的时候,你有选择的自由,你觉得值才会买。但是你给政府缴税的时候,没有什么值不值的问题,你被强迫交。

   尽管政府本身的存在有其理由,比如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秩序和产权,但政府一旦获得这些功能之后,就会异化。政府创造的价值是否超过其成本,你也不知道。因为没有私权和它竞争、比赛,它是垄断、强制性的。它是现代社会唯一可以使用暴力获取收入的机构。在某些情况下,政治家出于某种理念、利益,政府会不断侵占私人领域,而且还能获得民众支持。比如当政府在你家附近建个大公园的时候,你当然很开心。但真正出钱的人很遥远,他没有办法真正约束它。政府天然有一种内在自我扩张的倾向,尤其当我们遇到危机、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一个机构--政府保护我们。政府官员如果预算越多,他当然可以做更多事情,比如修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地方政府官员为什么有积极性?因为有很多人从中得到好处,很多人可以从修这条路中间养活自己。换个角度也是有些人在“掠夺”别人的财富,当然不是说一定是这样,但很有可能是这样。这样的情况就算在欧美民主社会里也一样,欧美唯一的好处是,预算更加透明一点。美国几千亿美元救市,有一个很长的国会讨论过程,而中国几万亿元经济刺激就这么很快通过了,资源的浪费可能是很严重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每个人都想要免费午餐,政府提供的机制就是,个人好处别人买单。最后的结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是每个人都觉得,我不去争取这个资源就会被别人争了,就吃亏了,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但我们看到的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在全市界范围内政府的监管力量越来越强大,而且是得到相当部分民众支持的,就算在中国,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政策也是获得相当大赞许,您怎么看这样一种大政府的趋势?

   张维迎:政府权力几乎都是通过危机来扩张的,每次经济危机都能创造机会给政府提供理由去扩张自己的权力。政府的权力一旦上去就下不来,因为政府权力背后就有既得利益,既得利益一旦获得,没人愿意放弃,总有人去游说维护自己的权力。打着国家利益旗号的背后,基本上都是私利。比如每个人花一元钱,中国十三亿人就要花掉十三亿。有一个人花十个亿去游说政府,那他最后还能赚三亿。好多资源都是这样通过政府或者准政府的机构浪费的,但大家很无能为力。又比如,大家买房都要付一个维修基金,你房子真要维修的时候你拿不到这个钱,因为你拿这个钱程序非常复杂,最后你会觉得,“算了,不去拿这个钱修房子。”最后所有人都没有动力去用这笔钱修房子,这样其实是少数人拥有了这笔钱,没人能管的到。政府很类似这种机构,形成不对称机制,获利的是少数人,付出成本的是大量普通人,而这些人被损害的利益其实很小很小,可能就是一块钱,所以受损的人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去争取利益,而受益的人总能联合起来得到好处。

   金融危机中也是这样,美国花了那么多美元救助华尔街。可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救助呢?当然口号是拯救华尔街拯救美国经济,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遇到危机的时候,政府是最容易束缚别人。很多市场的矛盾是忽悠出来的,是吃药吃出来的。我们的宏观调控也是这样,不断给市场吃药。在中国,你不允许自由办学,而且门槛很高,造成私立学校学费非常高。政府反而跑出来说,我要管管你们乱收费。其实根源是没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最合理的定价。当年反垄断法出来之后,反垄断法反而成为一些机构谋私利的工具。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