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经济止跌企稳,渐现复苏迹象。在资本涌入的背景下,艺术品市场率先步入了上升通道。
热钱滚滚
除了工资福利、银行存款利率和股票外,就没有不涨价的:棉花、粮食、蔬菜、住房、汽油……,还有文物艺术品。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573亿元,较2009年增幅154.67%,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增幅和涨势。仅9月至12月,41家公司的46场拍卖会成交额过亿元,成交约315.71亿元;九家公司晋级十亿元俱乐部,成交216.33亿元。
以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北京华辰、北京荣宝、北京永乐、北京诚轩、西泠印社和北京保利11家样本公司为例,2009年成交124.01亿元,成交均价31.29万元。2010年春拍成交131.19亿元,成交均价55.42万元;秋拍成交206.67亿元,成交均价64.73万元,环比(较2010年春拍)增长57.57%,同比(较2009年秋拍)增长142.39%,较金融风暴影响最深的2008年秋拍的35.98亿元相比,增长474.51%!全年总成交额的年增幅达172.45%。
成交率百分之百的专场不胜枚举,香港佳士得的“鹤鸣九皋──放山居御制珍品”,北京翰海的“小雅观心──赵庆伟藏油画插图手稿”和华郦馆珍藏犀角二个专场,西泠印社的“岭南雄才·黎雄才书画作品”、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中国陈年名酒三个专场,香港苏富比的美国收藏家Marcus D Hiles显赫窖藏、“尊酩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酿”(第6部分)、“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明心菩提──Stephen Markbreiter伉俪重要明代御制鎏金佛珍藏四个专场,中国嘉德的“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遗珍”“简约隽永──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旧时明月──一个文人的翰墨因缘”“瀛海埙篪──李傅铎藏溥心畲旅日逸品”“诗画辞章——范曾精品集珍”、张仃藏画、涧庐藏画七个专场,北京匡时“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勰一斋长物──胡若思藏古琴”“妙化自然──明清犀角雕刻工艺品”“金玉紫瓯──静悟堂藏紫砂名品”“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儒、黄君璧书画”、墨林精舍藏近现代书画、海外重要私人收藏近现代书画精品七个专场,等等。
也许,是拍场频现的白手套,导致棉花价格冲上15年来的新高?
玉器、古琴加入亿元行列。先是台湾宇珍6月26日拍卖的清乾隆帝“信天主人”玉玺以新台币4.825亿元(约合人民币1.018亿元)成交,后有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1.2162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06亿元)拍出。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拍得1.3664亿元。
疯狂的还有石头。默默无闻的黄蜡石变身“黄龙玉”,价格从一千克几元钱,升至几千元几万元。
中国效应
只要有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会,就有大批手持拍卖图录的中国人。“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人卖什么,什么就便宜”的中国效应在各国市场迭显。但是,再高的价格,加上20%的高关税,也阻止不了浩浩荡荡的艺术品入关。11月,在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镇,中国收藏家不经意创了拍卖纪录。12月,中国收藏家主宰法国巴黎拍卖市场,一件清代玉笔筒在佳士得以330万欧元售出,远高于15万至20万欧元的估价;一位香港古董商在苏富比以估价十多倍的58.9万欧元拍得清乾隆年间瓷佛像。这与爱国无关,法新社引述一位亚洲艺术品专家的话说得明白,中国买家不仅仅是被怀旧情怀打动,“对中国买家来说,艺术品是一项投资。”
越来越多的外国拍卖行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不是这些公司不知名,而是我们误以为世界上就是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拍卖行呢!12月14日,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Derout,又译都欧)旗下的皮阿萨拍卖行(Piasa)举行亚洲艺术品拍卖会,403件拍品的估价从150欧元至150万欧元不等,预计成交200万欧元,实际成交725万欧元。第31号拍品是件高51厘米的清雍正粉彩牡丹纹天球瓶,曾被当做灯座使用,卖家对其价值一无所知,估价100万至150万欧元,以554.7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37.94万元)被中国收藏家竞得。超过了8个月前清乾隆青花三羊开泰缠枝莲纹瓶(216.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72.66万元),加冕为德鲁奥集团拍卖的中国艺术品之最,也保证了皮阿萨这家1996年成立的拍卖行连续两年占据法国艺术品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
创办于1852年的德鲁奥是法国最大、最重要的拍卖行之一,拥有23间拍卖厅,110名拍卖估价人,每年举办3000场拍卖会,成交物品60万件。许多艺术巨匠作品从这里走上拍场,如1875年3月,雷诺阿《剧院包厢》拍得220法郎,掀开了印象派作品拍卖序幕。那时,莫奈作品介于165至325法郎,雷诺阿100至300法郎,西斯莱50至300法郎,摩里索80至480法郎。
德鲁奥进入过中国。为给意大利威尼斯、中国长城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募集保护资金,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发起当代艺术品拍卖活动,号召艺术家、画廊捐赠作品义拍。在中国举行的两场义拍会,可能是迄今为止,外国拍卖行在中国内地仅有的拍卖活动。1988年6月5日,苏富比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主持“马可·波罗归来”拍卖会,76件作品成交57件,成交176万余元,法国新现实主义艺术家阿尔曼和斯萨赫的作品各以23万元折桂;吴作人、朱屺瞻、黄胄、陆俨少、程十发、王子武、艾轩、王沂东、王怀庆、邓林等中国画家作品悉数成交,吴冠中彩墨《黄山日出图》以4万元居中国画家榜首,徐希《江南喜雨图》、庞希泉《晴雪》均以3.2万元成交。次年5月6日,德鲁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主槌“拯救威尼斯,拯救中国长城”义拍,92件作品均成交,成交额200多万元,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作品以27万元夺冠;崔子范、姚奎、张仁芝、贾浩义、马刚等12位中国艺术家作品成交额27.05万元,李可染《雨过泉声急》以14.5万元创内地艺术品拍卖纪录。精品从不便宜,那个年代本科毕业生月薪62.5元,14.5万元相当其193年的收入;如今,城市白领月薪5000元,而1.075亿元成交的李可染《长征》相当其1791年的收入!当年的拍卖图录在孔夫子旧书网有售,品相九成,100元。
中国特色
资本使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香港市场被北京市场超越。香港市场以苏富比和佳士得为主导,两家公司成交额约91.9亿元,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足20%,不及北京市场前三甲公司的一季成交额。当然,香港市场仍有内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零税收和货币、物资的自由流通。
拍卖行重新洗牌。有的公司晋级一线公司,有的公司滑落至二三线。假拍略有收敛,在大批没有知识准备的新晋买家入场盲目竞买之际,以天价博眼球不那么要紧了。拍假则非短时间所能解决。
买家分化。中国私人财富十年增加了250%,拥有百万美元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名牌服装、靓车豪宅不再是财富的唯一标识,收藏级酒、艺术品渐渐吸引了新富群体。这些买家进入拍场,在各公司买受人、成交额中占四成以上。他们竞买多靠耳朵而非眼睛,出价的参照系不是拍品或同类品的既往价格,也不是拍品的品质,而是考虑自己有多少钱和想出多少钱。传统买家被边缘化,无力竞标高精拍品,在天价诱惑下,又加快了藏品的变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