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文化财经
国际大鳄做空中国 谢国忠称政府不会任由危机出现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刘永刚 2011-05-03 15:58:2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式对冲”的尴尬

与国际“空头部队”虎视眈眈做空中国的梦想相比,在中国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则显得很是尴尬。据介绍,目前国内存在着两种对冲基金的“潜在形式”:一种是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募基金,他们有募集资金的合法权利从而可以推出相关产品;另外一种是目前仍未受到有效监管的私募基金设立的“阳光私募”。

分析人士强调,虽然国泰君安、易方达基金在近日推出了“一对多”形式的对冲基金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中国内地私募基金虽已出现对冲基金雏形,具有一定私募性和灵活性,但缺少对冲基金的灵魂——对冲(即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在内地没有引入做空和对冲机制以前,其实没有一款“对冲基金”名副其实。

直到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使具备对冲和杠杆属性的对冲基金成为可能。国泰君安“君享量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这只私募产品的诞生也开启了内地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之旅。

“君享量化”虽然依旧只是一只私募产品,但它通过国泰君安营业部销售的模式,让其成为首只公开发行的对冲基金产品。此举也填补了内地资本市场这方面的空白。

曾担任高盛欧洲部执行交易董事,现为上海申毅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的申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只对冲基金的开张,其实和一次小型IPO差不多,只不过,对冲基金卖的是挣钱的技术、历史上赚钱的记录和基金经理的人品。”

申毅认为,国内本土对冲基金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主流的资金来源。“目前,除了国家层面的中投公司、社保基金有一些投资,国企不能投资,民企的钱是营运资金,很难保证6个月不动,所以对冲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高端个人投资者。”

私募突破?

阳光私募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的“准对冲基金”,但由于一直以来不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处境一直比较“别扭”。一位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监管层近期召集相关信托公司负责人开会,可能会在7月份向私募信托开放股指期货。

“参与到对冲市场的力量开始增多,不管是机构还是私募同行,这其实是件好事。”上述私募人士表示,随着日后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对冲市场,这个市场将更难操作,但这还是真正的初始阶段,因为现在各方对这个市场的介入远远不够。

北京严浩投资董事长康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很多股指期货的模拟对冲,最后做了实盘的对冲,我们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第一家或者至少走在前面的对冲基金。”

易方达基金指数[4668.33 0.00%]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则认为,“中国资本[6.00 0.00%]市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跟随容易,创新难。”

“对冲基金作为一个新的投资理念,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起步过程。”刘震说。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