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收藏价格何以高高在上? 别让金钱湮灭文化(图)
作者:殷燕召 《光明日报》 2011-05-17 11:13:0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价格何以高高在上

 

  2010年底,翰海秋拍上徐悲鸿的一幅《巴人汲水图》,以1.7亿元的实际成交价格创造了中国绘画拍卖价格的新纪录。

     在荣宝斋工作了40多年的荣宝斋前副总经理米景扬介绍,徐悲鸿的这幅《巴人汲水图》,尺寸并不大,徐悲鸿也画了不止一幅,这样的拍卖价格确实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对于中国艺术品价格的迅速增长,他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现在市场上近代书画名家的作品最受认同,一方面是传世作品比较多,另一方面这些书画家也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北京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长安认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文化古老绵长,魅力撼动人心。当一些近代书画家的作品达到50万元、甚至200万元一平方尺,正表明国民收入普遍提高后,人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

     原燕山出版社总编辑赵珩认为,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大量作为投资的资金涌入,是收藏品价格高涨的另一主要原因。就像上世纪40年代不少西方国家一样,中国的收藏者也经历着从文化人到企业机构的转变。李长安介绍,鉴于经济的发展和收藏巨大的升值空间,大企业和私人财团会继续加大艺术品投资力度,一些顶级藏品可能会继续创出“天价”。大量资金的涌入,使米芾《研山铭》这样的不少海外珍贵文物回流,同时高端收藏市场也会越来越集中。由于兼有投资功能,社会游资也会趁机兴风作浪,先炒热一些收藏品种,再趁高价出货。前一段时间的“沱茶收藏”,就属此例。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收藏者已经接近1亿。对此,收藏家方继孝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觉得,当前的“收藏热”已经有些“全民运动”的味道,众多收藏者中,80%以上的人多少有些侥幸“捡漏儿”发财的心理。就现实情况来说,大多数有价值的藏品已在真正的收藏家手中,市场上的精品不是被高价拍走,就是私下流传交换。

     但不管怎样说,2010年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