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艺术基金会的背景介绍
1981年中国出现第一家基金会。之后陆续开始成立各种类型的基金会。到2003年,按照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统计,中国的基金会数量达到了954个。这一时期的基金会绝大多数都具有非常强的“政府背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基金会要么是政府直接创办,要么是在政府同意下得以成立的。政府寄希望通过基金会的渠道来募集民间资金以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或者扶助相应的弱势群体。在此期间,也有一些相对独立的高校基金会(如北京大学于1995年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名人基金会出现1。对于艺术基金会来说,先后有潘天寿基金会于1984年和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于1989年成立,它们的成立虽然都是通过名人的影响力促使政府批准了基金会的成立,但是这些艺术基金会都是由名人或其家属亲自创立并出资、没有政府财务拨款、独立运作并依赖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对艺术创作、研究、展览、批评及其他活动实施资助或自主运作,同时也承担与专业相关或利用自我的专业特色而进行的社会公益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所释放的公共空间逐渐拓展,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积累加速,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所导致的慈善需求极大地刺激着民间资源介入公共领域的渴望,允许社会力量设立基金会的呼声渐高,并引起立法部门的重视和认可。2004年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让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得以破茧而出。该条例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制度变革之一就是确立了基金会的新分类方法:以是否公开面向社会募捐为标准,将基金会区分为公募型和非公募型两类,并在具体规则制定上予以区别对待2。根据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在2004年以前成立的类似于非公募基金会的高校基金会、名人基金会以及少量的其他基金会重新登记为“非公募基金会”。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基本上都具有官方背景,而“非公募基金会”相对于“公募基金会”而言官方背景较弱、有较强的独立性。截至2010年10月12日,全国共登记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达到924家,与2005年的253家、2006年的349家、2007年的436家、2008年的643家相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期,公募基金会的增长数量为:2005年721家,2006年中国艺术基金会发展报告795家、2007年904家、2008年943家、 2009-2010年10月12日1001家。如图所示,自2005年对于基金会分类统计以来,非公募基金会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公募基金会,并有逐年加快的趋势3。
从登记的级别来看,截止2010年10月12日,全国共有非公募基金会924家,其中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58家4,地方登记的866家。地方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占总数的94%。已经成为主力军。
在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基金会从事公益活动的领域呈现出了非常不均衡的态势。《2008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5是这样分析的:“基金会的宗旨和资助方向以教育和传统的救灾、济贫、救困、助残等传统慈善事业为首选,促进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为其次,其他领域诸如环境保护、艺术文化、社区发展、政策倡导和公益支持等,则少人问津。
以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截至2008年底共39家)为例,主要以教育为宗旨和业务范围的为8家,分别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基金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宝钢教育基金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张学良教育基金会;另外业务范围中包括教育内容的还有9家:南航“十分”关爱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心平公益基金会、海仓慈善基金会、国寿慈善基会、人保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天诺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计占总数的43.6%。
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含救灾、济贫、救困、助残等扶助弱势群体的有12家,分别为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南航“十分”关爱基金会、人保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天诺慈善基金会、王振滔慈善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心平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远慈善基金会,占总数的30.8%。
宗旨和业务范围中主要内容为医疗和公共卫生的有 2家:马海德基金会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含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有6家:心平公益基金会、国寿慈善基金会、南航“十分”关怀基金会、人保慈善基金会、天诺慈善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合计8家,占总数的20.5%。
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括促进科学科技和科技人才培养的有7家,分别为: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纪念苏天·横河仪器仪表人才发展基金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周培源基金会,占总数的17.9%。
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含有政策倡导的有4家,分别为: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凯风公益基金会、心平公益基金会,占总数的10.3%。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含促进艺术发展的有3家,分别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田汉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占总数的7.7%。
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含有环境保护内容的也有3家,分别为:国寿慈善基金会、海仓慈善基金会、人保慈善基金会,占总数的7.7%。
社区类基金会仅有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一家,占总数的2.5%。公益支持类也仅有一家:南都公益基金会,占总数的2.5%。”
在上述所论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包含促进艺术发展”的3家中,符合本文所说的狭义类艺术基金会的只有2家: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和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占总数的5%。根据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办的中国社会组织网 (http://www.chinanpo.gov.cn) 的资料显示,从2008年底至2010年10月12日期间,没有新增国家级艺术类非公募基金会,这个数字依然保持为2家,占全部58家的3%。也就是说,从李可染艺术基金会1998年成立以后,民政部再无一家艺术类非公募基金会成立。
目前来看,非公募基金会的主要活动领域依然集中在解决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各种公共物品的需求。据刘太刚(2009)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10月,中国大陆民营企业/家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共有101家。从基金会涉及的公益活动领域上看,上述101家非公募基金会中,教育领域的基金会38家,占37%,综合公益(即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基金会有28 家,占28%,其次是扶贫领域的基金会,有17家,占17%;再次是助老领域的基金会,有6家,占6%;其它领域的基金会有12家,占12%。徐永光(2009)认为目前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扎堆于传统慈善领域,对于某些领域的过分集中,既易使这些领域出现慈善堰塞湖现象,也使慈善资源无法真正适应社会需求。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产生时间还太短,对于活动领域的认识全面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基金会的创办人对于活动领域的考虑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创办人非常看重活动的成效,因此会选择比较容易见效的领域,而那些传统公益领域已经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可。第二,非公募基金会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别是那些企业背景的非公募基金会在成立之前的捐助领域与基金会成立之后的活动领域大多保持着某种的连续,这样的路径依赖体现了在创办人影响下的一贯的公益理念6。
通过分析在民政部登记的由企业和企业家创办的20家国家级非公募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基金会都集中于传统慈善和教育领域,没有一家基金会涉及文化艺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