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周溯源:古代诗词研究的新视野
周溯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07-09 16:36:3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崔勇著《古代题壁诗词丛考》评介

 

   《古代题壁诗词丛考》是保定学院崔勇院长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一部古代题壁诗词研究新作。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题写书名,著名科学家师昌绪先生撰写序言。两位耄耋老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倾心与热忱,令人感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人生活中,诗歌占有重要地位,天子祭祀、诸侯会盟、外交往来等需要赋诗;友朋送别、游乐宴飨,以至青年男女婚恋也要赠诗,正所谓“不学诗,无以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魏晋以降,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古老的诗歌在秉承着“言志”、“缘情”的同时,将自然山水纳入审美视野,并会同书法艺术,成为艺术园囿中的一朵奇葩,从内容到书写方式、书写处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题壁诗即应时而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强调说诗歌创作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情感诉求,与此同时,文人集团的宴游生活、佛学发展而导致的寺院建筑的无限扩大,令文人于徜徉山水与登高望远中,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因而题于山岩水壁,寺庙观宇的作品日渐丰富,并扩大到茅屋粉墙、楼馆林亭、诗板塔院、驿站厅堂、酒肆屏幛、桥柱门窗、以致树木花叶、绢巾扇面、袍裙人身等等。可以说,凡人之所居,目之所及,皆可见诗词。欧阳修《集古录》认为,这种题名之习,缘于“好名之风”:“人之好名也,其功德之盛,固已书竹帛,刻金石,以垂不朽矣。至于登高远望,行旅往来,慨然寓兴于一时,亦必勒其姓名,留于山石,非徒徘徊俯仰,以自悲其身世,亦欲来者想见其风流也。”由此可见,这种“寓兴于一时”的“题名”作品,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瞬时构思,一挥而就的即兴创作,往往集诗才、诗情、书法于一体,具有灵光一现的即时特点,大多灵心见性,师心奇绝。因此,尽管我国古代诗人无数、名篇佳作浩若繁星,但题壁诗词却数量不多,对这类作品的系统研究更乏专论。《古代题壁诗词丛考》的出版,即填补了这一空白,其学术价值与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展读之余,认为该书有五个亮点:

  一是视角独特。中国享有诗国美誉,并且留下了汗牛充栋的相关研究著作,却很少有人对历代题写在墙壁上的诗词作系统性的研究,更没有人对此作品作考证性研究。该书作者开拓了这块园地,披沙拣金,不仅对历代散落于不同典籍中的题壁诗词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而且利用历代相关文献资料对有关作品进行考证,将文学内容与史学考证相结合,做到研究材料翔实、考证有据,视野广阔而又深入扎实。

  二是内容精美。题壁诗就其产生历史而言,最早当追溯到刻题于山石之壁、记载周宣王猎碣的《石鼓诗》,依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云,屈原的《天问》,当时也是题壁之作。但本书没有将这些作品及其他类似之作纳入研究视野,而是定位在魏晋以来那些“瞬时构思,集诗才、诗情、书法于一体”的题壁作品,这就突出了题壁创作之“萃美”特点,集中显示其独特魅力,避免了芜杂不精。

  三是概念准确。厘清了“题壁”诗作的特定内容,即专指题写于天然屏壁与建筑物的作品。前者如山壁、岩壁、洞壁、崖壁等石壁;后者如庙宇、馆驿、亭桥柱等泥砖、木材类壁;还有虽非石壁、墙壁,但具有“壁”的性质,钉于墙壁或悬垂于地面的、类似于壁者。至于那些题目当中有“题”字,但无考证材料证明其题写于以上处所者,皆不在研究之内。这不仅帮助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廓清了题壁诗的概念,而且同时给“题壁”诗词做了准确定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四是材料丰赡。全书辑录了唐至清代的题壁诗词约1840余首,涉及作者440余人,其中包括帝王将相,名士学者,僧人道士,以至宫女歌伎、轶闻传说中的神、鬼诗才等。分为唐五代时期的题壁、《全唐诗》中的题壁、宋元时期的题壁、明清时期的题壁四个部分,并一一进行了梳理与考证;检索唐至清代的相关史料204部,包括本事辑录、历史笔记、日记、笔记小说、诗话及词话等。研究内容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泛、考证材料之翔实都是空前的。

  五是启发后学。题壁诗词因其题写处所多在公众视野中,一旦题就,便具有公开发表之性质,故非鸿才不能为之,多属于驰才驰隽之作。题壁诗词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作者常“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很容易引起共鸣。因此,其中不少作品引发了读者的再创作,名篇迭出,历代相传,形成一条诗歌创作的接力长龙,大凡流传于后世之作,皆为珍品。特别是那些刻于山石崖壁之作,饱经自然风雨的冲刷与剥蚀,更多了几分沧桑沉郁之美,对于后代学人极具启发意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编审)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