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华文化
《太平经》 1
2012-07-18 17:35:5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太平经合校
王明编,北京:中华书局,第一版

前言 凡例 引用书目
前言
凡例
引用书目
卷一至卷十七(甲部)
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帝君师辅历纪岁次平气去来兆候贤圣功行种民定法本起
卷十八至卷三十四(乙部)
合阴阳顺道法
录身正神法
脩一却邪法
以乐却灾法
调神灵法
守一明法
行道有优劣法
名为神诀书
和三气兴帝王法
安乐王者法
悬象还神法
解承负诀
阙题
阙题
卷三十五(丙部之一)
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
一男二女法第四十二
兴善止恶法第四十三
卷三十六(丙部之二)
守三实法第四十四
三急吉凶法第四十五
事死不得过生法第四十六
卷三十七(丙部之三)
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
五事解承负法第四十八
卷三十八(丙部之四)
师策文
卷三十九(丙部之五)
解师策书诀第五十
真券诀第五十一
卷四十(丙部之六)
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乐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
卷四十一(丙部之七)
件古文名书诀第五十五
卷四十二(丙部之八)
九天消先王灾法第五十六
验道真伪诀第五十七
四行本末诀第五十八
卷四十三(丙部之九)
大小谏正法第五十九
卷四十四(丙部之十)
案书明刑德法第六十
卷四十五(丙部之十一)
起土出书诀第六十一
卷四十六(丙部之十二)
道无价却夷狄法第六十二
卷四十七(丙部之十三)
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第六十三
服人以道不以威诀第六十四
卷四十八(丙部之十四)
三合相通诀第六十五
卷四十九(丙部之十五)
急学真法第六十六
卷五十(丙部之十六)
去邪文飞明古诀第六十七
移行试验类相应占诀第六十八
丹明耀御邪诀第六十九
草木方诀第七十
生物方诀第七十一
去浮华诀第七十二
天文记诀第七十三
灸刺诀第七十四
神祝文诀第七十五
葬宅诀第七十六
诸乐古文是非诀第七十七
卷五十一(丙部之十七)
校文邪正法第七十八
卷五十二(丁部之一)
胞胎阴阳规矩正行消恶图
卷五十三(丁部之二)
分别四治法第七十九
卷五十四(丁部之三)
使能无争讼法第八十一
卷五十五(丁部之四)
力行博学诀第八十二
知盛衰还年寿法第八十三
卷五十六至六十四(丁部五至十三)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卷六十五(丁部之十四)
断金兵法第九十九
王者赐下法第一百
兴衰由人诀第一百一
卷六十六(丁部之十五)
三五优劣诀第一百二
卷六十七(丁部之十六)
六罪十治诀第一百三
卷六十八(丁部之十七)
戒六子诀第一百四
卷六十九(戊部之一)
天谶支干相配法第一百五
卷七十(戊部之二)
学者得失诀第一百六
卷七十一(戊部之三)
真道九首得失文诀第一百七
致善除邪令人受道戒文第一百八
卷七十二(戊部之四)
斋戒思神救死诀第一百九
不用大言无效诀第一百一十
五神所持诀第一百一十一
卷七十三至八十五(戊部五至十七)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阙题
卷八十六(己部之一)
来善集三道文书诀一百二十七
卷八十七(己部之二)
长存符图第一百二十八
卷八十八(己部之三)
作来善宅法第一百二十九
卷八十九(己部之四)
八卦还精念文第一百三十
卷九十(己部之五)
冤流灾求奇方诀第一百三十一
卷九十一(己部之六)
拘校三古文法第一百三十二
卷九十二(己部之七)
三光蚀诀第一百三十三
万二千国始火始气诀第一百三十四
火气正神道诀第一百三十五
洞极上平气无虫重复字诀第一百三十六
卷九十三(己部之八)
方药厌固相治诀第一百三十七
阳尊阴卑诀第一百三十八
国不可胜数诀第一百三十九
敬事神十五年太平诀第一百四十
效言不效行致灾诀第一百四十一
卷九十四至九十五(己部之九至十)
阙题
卷九十六(己部之十一)
六极六竟孝顺忠诀第一百五十一
守一入室知神戒第一百五十二
忍辱象天地至诚与神相应大戒第二百五十三
卷九十七(己部之十二)
妒道不传处士助化诀第一百五十四
事师如事父言当成法诀第一百五十五
卷九十八(己部之十三)
神司人守本阴佑诀第一百五十六
为道败成戒第一百五十七
核文寿长诀第一百五十八
男女反形诀第一百五十九
包天裹地守气不绝诀第一百六十
署置官得失诀第一百六十一
卷九十九(己部之十四)
乘云驾龙图第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己部之十五)
东壁图第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一(己部之十六)
西壁图第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二(己部之十七)
神人自序出书图服色诀第一百六十五
位次传文闭绝即病诀第一百六十六
经文部数所应诀第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三(庚部之一)
虚无无为自然图道毕成诫第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四(庚部之二)
兴上除害复文第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五(庚部之三)
令尊者无复文第一百七十
卷一百六(庚部之四)
德行吉昌复文第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庚部之五)
神佑复文第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八(庚部之六)
要诀十九条第一百七十三
瑞议训诀第一百七十四
忠孝上异闻诀第一百七十五
灾病证书欲藏诀第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九(庚部之七)
两手策字要记第一百七十七
四吉四凶诀第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十(庚部之八)
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第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十一(庚部之九)
大圣上章诀第一百八十
有德人禄命诀第一百八十一
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一百八十二
有知人思慕与大神相见诀第一百八十三
有心之人积行补真诀第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十二(庚部之十)
贪财色灾及胞中诫第一百八十五
七十二色死尸诫第一百八十六
写书不用徒自苦诫第一百八十七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第一百八十八
衣履欲好诫第一百八十九
不忘诫长得福诀第一百九十
卷一百十三(庚部之十一)
乐怒吉凶诀第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十四(庚部之十二)
某诀第一百九十二
九君太上亲诀第一百九十三
不孝不可久生诫第一百九十四
见诫不触恶诀第一百九十五
不可不祠诀第一百九十六
天报信成神诀第一百九十七
有功天君敕进诀第一百九十八
不用书言命不全诀第一百九十九
大寿诫第二百
病归天有费诀第二百一
不承天书言病当解谪诫第二百二
为父母不易诀第二百三
卷一百十五至一百十六(庚部十三至十四)
某诀第二百四
阙题
阙题
卷一百十七(庚部之十五)
天乐得善人文付火君诀第二百七
天咎四人辱道诫第二百八
卷一百十八(庚部之十六)
禁烧山林诀第二百九
烧下田草诀第二百一十
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第二百一十一
卷一百十九(庚部之十七)
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第二百一十二
道佑三人诀第二百一十三
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辛部)
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壬部)
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癸部)
神人真人圣人贤人自占可行是与非法
以自防却不祥法
盛身却灾法
分别形容邪自消清身行法
通神度世厄法
贤不肖自知法
利尊上延命法
王者无忧法
还神邪自消法
和合阴阳法
令人寿治平法
七事解迷法
救四海知优劣法
是神去留效道法
救迷辅帝王法
附录
太平经佚文
太平经复文序
太平经著录考
太平经校后杂记
重印后记
 
 

 前言
  后汉太平经,现存的只有明朝道藏的一个本子。原书一百七十卷,今本残存仅五十七卷。编者根据太平经钞及其它二十七种引书加以校、(在凡例和本文里标写〔并〕字)补、附、存,基本上恢复一百七十卷的面貌,并将和此经有关的几个问题,略加考订和说明。全书的大义代表中国道教初期的经典。值得注意的,其中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因素,又有反对剥削阶级聚敛财货等思想。它是中国哲学史和道教思想史上有价值的资料。

   一 太平经这部书的来历及其重要思想
  范晔后汉书襄楷传里襄楷疏称于吉(于一作干)所得神书,号太平清领书,这就是道教相传的太平经。此经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一十七卷,全书共一百七十卷。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一四四四年)修的道藏所收的太平经,是现存的唯一的本子。可是它残缺不全,仅存五十七卷。甲乙辛壬癸五部完全遗失了,其它几部各亡佚若干卷。道藏里有太平经钞,是唐人节录太平经而成甲乙丙丁等十部,每部一卷,共十卷。这是现今可以校补太平经的卷帙较多的唯一别本。其它道经类书及古书注间有征引太平经文,现经搜集起来,约计二十七种。有的可为部分校勘经文之用,有的无法对勘的,就附存于合校本适当的位置里。

  各家着录的书,大概都称太平经书一百七十卷。太平经卷九十八男女反形诀说:“天师前所赐予愚生本文。”太平经复文序说,干吉初受太平本文,因易为百七十卷。仙苑编珠说,帛和授以素书二卷,于吉受之,乃太平经也,后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所谓“素书”、“
本文”,虽则含有神书传受的玄谈,然而这的确透露了太平经一百七十卷不是一时一人所作。东西两汉的着述,一书多至一百七十卷的,实在太少见了。所以我相信太平经先有“本文”若干卷,后来崇道的人继续扩增,逐渐成为一百七十卷。不能简单地说这书就是于吉、宫崇或帛和个人所着作。现存的经书里,固然不免有后人改写增窜,可是大体说来,它还保存着东汉中晚期的着作的本来面目。

  太平经的基本内容,后汉书里襄楷疏说它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范晔说:“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远的说,上承老子的遗教;近的说,受当代图谶、神仙方术的影响。它的进步的思想部分,下对张角、张鲁辈也有所启发。这部书的大部分篇幅是宣扬有神论、宗教唯心论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的,但其中一些篇章里也反映了当时的进步思想和正确的观点。它的全部思想内容是很庞杂的,这里不能逐项做详细的叙述,只能选择几个重点做粗略的介绍,特别着重那些有价值的方面。

  太平经里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天地万物是由元气组成的,元气是原初的极细微的物质。如太平经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说:“夫物始于元气”。由元气而后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太平经钞戊部第十叶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按上下文义,本句“一”与“天”字当互换);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或者有人要问:既然太平经书承认元气是世界万物生成的根源,那末它的思想体系该是唯物主义的吧?这还要具体分析。因为太平经宣扬道教教义,主张有神论和因果报应,就这一点说,不能说是。至于就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而论,在某些论点上,可以说是唯物主义的。如经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说:“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这首先承认了精神和气(即物质)是不可分离的。至于到底先有气而后有神,还是先有神而后有气呢?如果就“人有气则有神”说,那应该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如果就“有神则有气”说,那应该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所以这几句话还没有明白地表达出那是第一性,那是第二性。可是到太平经钞丙部第八叶里说:“故人有气即有神,气绝即神亡。”这就表述物质是第一性的了。再看太平经钞癸部第九叶说:“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用“水绝鱼亡”譬喻 “气绝神精散”,说精神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犹如鱼不能离开水而生存,这把精神依附于物质的关系用形象鲜明地说出来了。又有太平经圣君秘旨也是从太平经辑录来的,它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气和精是物质,神明就是精神。从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的说法,逻辑上也就说明了先有物质而后有精神的基本理论。这样的基本观点,不能不说是唯物主义的。不过就太平经的全部理论体系说,有宗教唯心论,也有朴素唯物论。它的内容是杂糅而不纯粹的。

  太平经里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它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是由于对立物的统一。经卷一百十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
夫生者皆反其本,阴阳相与合乃能生。”“天地未分,初起之时,乃无有上下日月三光,上下洞冥,洞冥无有分理。虽无分理,其中内自有上下左右表里阴阳,具俱相持而不分别。”阴与阳是代表两个对立物,这两个对立物一面互相排斥,一面互相联结。经卷一百十七天乐得善人文付火君诀也说:“天地之生凡物也,两为一合。今是上天与是下地为合。”“天虽上行无极,亦自有阴阳,两两为合。”“地亦自行何极,亦自有阴阳,两两为合。”所谓“合”,所谓“俱相持而不分别”,都是指互相联结互相依存而言。太平经钞丁部第十四叶说:“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一阳不施生,一阴并虚空,无可养也;一阴不受化,一阳无可施生统也。”凡百事物的相生相养都由于对立物的相依存而发生变化。钞癸部第九叶更进一步说:“阴气阳气更相摩砺,乃能相生。”“摩砺”就是事物的矛盾运动的一种状态。凡百事物都是由于对立物自身运动而变生其它的东西。

  对立物的互相联结或互相依存,这是统一物内部的一种情形。又一种情形是对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太平经卷一百十八烧下田草诀说:“阴极反生阳。”阴变为阳,或阳变为阴,这就是转化。所以能够转到自己相反的一面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经中所说的“极”,就是指达到了转化的条件。如果达不到“极”,就不能转化,正如扬雄所谓“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太玄玄攡篇)太平经卷三十六守三实法说:“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故能长相生也。”又经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说:“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故阳极当反阴,极于下者当反上;故阴极反阳,极于末者当反本。”无论阳极反阴,阴极反阳,上极反下,下极反上,都是说明对立物依照一定的条件(所谓“ 极”)向它的相反一面转化。

  依以上所述,太平经的说法大致符合这样一个矛盾同一性的原理的,就是:两个对立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可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八00页)太平经的理论,只承认对立物的互相依存的同一性,却没有理会到对立物的相互排斥的斗争性。这个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是被忽略了。这是重要的一点。再一点,太平经主张循环变化论。如经卷六十五断金兵法说:“天道比若循环,周者复反始。”钞戊部第十一叶:“周者反始环无端。”经卷一百十七天乐得善人文付火君诀:“无极之政,周者反始,无有穷已也。”事物的变化,只是像春夏秋冬一样不断地重复着过去的阶段,这是没有发展观念的循环变化论。以上两点,必须加以分析批判。

  在社会思想方面,太平经里有一些篇章表示反对剥削,反对统治阶级的聚敛财物,主张自食其力和救穷周急;反对有强力的人欺凌弱者,主张扶养弱者;反对后生的人欺凌老者,主张敬养老人;反对智识多的人欺侮智识少的人,主张有智识、道德的人应该相教。这些,反映了当时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的痛苦以及对于一般贫苦人民和弱者的深厚同情。

  太平经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说:“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积财亿万,是由于少数富豪采用各种苛刻的手段剥夺来的,使得广大的人们不能普遍得到人人必需的财物,所以要反对。它又说:“或有遇得善富地,并得天地中和之财,积之乃亿亿万种,珍物金银亿万,反封藏逃匿于幽室,令皆腐涂。见人穷困往求,骂詈不予;既予不即许,必求取增倍也。而或但一增,或四五乃止。赐予富人,绝去贫子。令使其饥寒而死,不以道理,反就笑之。与天为怨,与地为咎,与人为大仇,百神憎之。所以然者,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内(按少当作小)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是也。”这段话,表示反对剥削者聚敛大量的财货,反对他们放高利借贷,在朴素的文辞里,刻画出富人一副恶诈贪狠的脸嘴。它又表示反对他们独占那天地中和所有的用以共养人的财物,把这些富人比做仓中的老鼠独占大仓的米粟。同时认为封建皇帝库藏的私财,也不应归皇帝一人所有。这些言论,遗留的虽则不多,就现有的材料看,对于封建剥削残酷情形的揭发是动人的、大胆的。正面的主张:“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衣食者。” 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也说:“夫人各自衣食其力。” 这就是说,人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如果已经积累了钱财亿万,那应该多方面救穷周急。所谓“见人穷厄,假贷与之,不责费息。”(经卷一百十四为父母不易诀)认为“人有财相通”(钞戊部第十二叶)是人们正当的道理。这些都反映了对于广大贫苦人们的同情,和对于少数家财亿万富翁的仇恨。上述思想,对于后汉末黄巾农民大起义是发生相当影响的。后汉书襄楷传载:“张角颇有其书”,可证。

  太平经钞辛部第十四叶说:“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因为 “智者当苞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慢说智者欺侮愚者是犯了罪逆,即使那些人“积道无极,不肯教人开蒙求生”和“积德无极,不肯力教人守德养性为谨”,他们的罪也是不能免除的啊。(见六罪十治诀)总的说来,人们应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彼此互相帮助和互相亲爱。经卷一百十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说:“诸神相爱,有知相教,有奇文异策相与见,空缺相荐相保,有小有异言相谏正,有珍奇相遗。”互助相爱,可以说是被压迫人民的道德的本色。

  在太平经的另一些篇章里,还表现着如下的思想。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反对用各种残忍手段杀伤被压迫的女子。认为男人继承天统,女人继承地统,现今杀伤女子,就是“断绝地统”、“灭人类”(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因而提出严重的儆诫。汉代皇帝和贵族们为了显示生前和死后的豪华,大兴土木,营造奢丽的殿宇和陵墓,“竭资财为送终之具”,(参见经卷三十六事死不得过生法、经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大大地劳民伤财,它也表示反对。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几项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思想(有价值的当然不止这些),远不是太平经的全部内容。如前所述,它的全部内容多而且杂,杂而不纯,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言论。略举几个重要方面来说吧。

  在宇宙观方面,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相对立的,有宗教唯心论和有神论,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在认识论方面,既然主张人们生来原是无知的,太平经卷六十七第十五叶:“此诸贤异士,本皆无知,但由力学而致也。”因而肯定说:“学辄日贤,耕辄有收”(经卷四十九第十叶)。这个论点,与王充论衡实知篇所谓“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说法同样是光辉的。但是在太平经卷八十八第六叶却说:“夫人天性自知之,其上也;不能自知之,力问,亦其次也。”这就承认有生而知之了,显然是两种矛盾的论点。

  在社会思想方面,既然反对残酷的封建剥削,同情一般贫苦的人民,如上所述;但又承认农民是“为王者主脩田野治生”,(经卷六十五第五叶)又说:“小人无道多自轻,共作反逆,犯天文地理,起为盗贼相贼伤,犯王法,为君子重忧,”(经卷六十七第四叶)坚决地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其一。既然主张人们应该各自食其力,如前所述,那末凡民、奴婢辛辛苦苦从事耕种劳作,都是自食其力的,应该受相当的尊重;但是太平经卷四十二九天消先王灾法里把他们列在最下等,经卷六十九天谶支干相配法更说:“病气之后囚气者,百姓万民之象也;囚气之后死气者;奴婢之象也。 ”把囚气当作百姓万民的象征,把死气当作奴婢的象征,这样站在统治阶级立场贱视万民奴婢,当然就是鄙视自食其力的人了。此其二。既然主张人间的财物是天地所有,用以共养人的,不能像仓中的老鼠把大仓的粟独占为己有,如前所述;但是太平经卷五十五知盛衰还年寿法说:“凡事不得其人,不可强行;非其有,不可强取;非其土地,不可强种,种之不生。”前者谴责富人霸占财富,后者却告诫人民不可“强取”,“强种”了。此其三。

  这些自相矛盾的言论,表现在好几个主要方面,当然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为什么有这许多杂糅不纯、自相矛盾的言论呢?我认为太平经书卷帙繁巨,本来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它的内容杂糅、思想矛盾是不足为怪的。假使说这部书只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在好些主要问题上会有这样自相矛盾,那倒是令人难以理解了。

  如果把太平经里全部内容当做整体来考察,这些进步的合理的思想与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杂糅起来,自相矛盾,是否可以说二水均流、平分秋色呢?原来的太平经书缺佚太多了,依现存的残本看来,其中社会思想大多数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哲学观点方面,基本上还是宗教唯心论占主导地位。尽管如此,我认为把太平经整理出版,还是有意义的。我们除了可以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外,太平经一书对于我们研究东汉中叶以后的社会情况和道教的历史也是重要的。而且,这部书只有道藏一个本子,流传极少,整理出来,可以为有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资料。

  太平经的文章特点之一,是不多引用前人的陈言。间有遣词造句,采摘古人的成语(例如经卷一0二第三叶、经卷一0三第二叶、钞丁部第十叶都有引道德经的话),也不明白指陈出处,这样更显出它自成一家的体裁了。

   二 关于太平经钞
  与太平经有密切关系的两种道书是太平经钞和太平经圣君秘旨。对这两种书的应用,应该跟太平经文同样看待。这里先介绍太平经钞,其中有些问题还需要考证才搞得明白的。

  道藏中太平经钞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一卷,系节录太平经文而成。太平经甲部已经亡失了。现存的太平经钞,以甲部的字数为最少,疑钞甲部是后人所伪补。钞甲部的文字来源,以灵书紫文为主,上清后圣道君列纪并为其采取的材料。案太平经援引古经旧义,都不着明出处。只有钞甲部乃说:“青童匍匐而前,请受灵书紫文口口传诀在经者二十有四。”现存灵书紫文上经卷首所说,与太平经钞甲部所载,其文字也是大同小异。从此可以证明太平经钞甲部是从灵书紫文来的。再者,太平经里并无外丹的说法,钞甲部“服华丹”、“食镮刚”云云,跟全书的内容不相协调,也是从灵书紫文抄来的。此外,钞甲部所用道教、佛教的术语,也与太平经其它各部不相类似。道教的名辞如“ 种民”,佛教的名辞如“本起”、“三界”、“受记” 等,都是仅见于钞甲部;就时代说,这些名辞也是比较太平经为晚出的。

  太平经钞编纂的人,据今所考,是唐末的闾丘方远。可是一些道书纪载,多称闾丘方远铨(或作诠)太平经。南唐沈汾续仙传说:闾丘方远,舒州宿松人,幼而辩慧,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真文秘诀,尽蒙付授。而方远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每披卷,必一览之,不遗于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愈播于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钱镠深慕方远道德,访于余杭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至“天复二年二月十四沐浴焚香,端拱而坐,俟停午而化。”这里所谓“铨太平经为三十篇”,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下续仙传也作“铨”。按“铨”字当有选择而编次的意思。

  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授干吉太平经条说,今于正经外,“又有太平钞十卷(钞上疑脱“经”字--明),不着撰人名氏,大略发明本经篇目”,下文又说:

  “至大唐之季,有闾丘方远者,宿松人,通经史,颇辩慧,尝师香林左元泽。……食气炼形之外,尤精此太平经。因诠为三十篇,而尽枢要也。”

这里的“诠”是和“铨”通用,也就是诠次的意思。

  查载闾丘方远与太平经的关系,最早莫如南唐沈汾续仙传。据明代道藏本的续仙传,仅载闾丘氏“铨太平经为三十篇”一事。宋贾善翔作犹龙传,忽分太平钞十卷与诠太平经三十篇为二事。以为太平钞十卷,不着撰人姓名。另有闾丘方远,诠太平经为三十篇。这把一事分为两事了。从此道俗经传,纷纷沿称闾丘方远诠太平经。如元代张天雨的玄品录卷五闾丘方远诠太平经为三十篇;清代陈鳣的续唐书也载,太平经三十篇,吴道士闾丘方远诠。到底闾丘方远与太平经钞的关系怎样,还是暧昧不清。

  宋邓牧洞霄图志卷五闾丘元同先生条却说:

  “闾丘方远,字大方,舒州人,生州之天柱山下。二十九岁,师香林左元泽。既得道已,乃遍寻名山,至余杭天柱,异而止焉。……先是太平青领书,自汉于真人传授,卷帙浩繁,复文隐秘。先生钞为二十卷,文约旨博,学者便之。”

这是邓牧明明白白说闾丘方远钞太平经了。为什么要钞呢?因为太平青领书一百七十卷,卷帙浩繁,复文隐晦而奥秘。学道的人,每苦不知枢要。一经选钞,文约旨博,所以学者就感到方便了。

  钞太平经何以称为铨或诠太平经呢?因为太平经钞事实上是“钞”的体裁,不过这里的“钞”不是依样葫芦的照钞,而是有选择和编次的意义。闾丘方远不但钞了太平经,道藏衣字号下(第一八五册)还有他的太上洞玄灵宝大纲钞,也是属于“钞”的体裁。说闾丘方远钞太平经也罢,铨或诠太平经也罢,总之,太平经钞是闾丘方远编纂的。

  至于太平经钞的卷数或篇数,各书记载不一。续仙传、玄品录都称三十篇;犹龙传称三十篇外,又称钞十卷;洞霄图志称二十卷。原来经文分甲乙丙丁等十部,每部一十七卷。闾丘方远钞太平经,盖按部节钞,大概不是按卷分的,每部节钞上中下三篇,十部故得三十篇。或者三十篇是三十卷之误,而“二”为“三”之讹,这就是洞霄图志所谓二十卷了。所谓十卷的,大概指每部为一卷。所谓二十卷的,或因每部钞文字数繁多,又分为上下二卷,所以说二十卷。或“二”为“一”之讹,也未可知。古书着录的卷数,往往错乱不一,不只太平经钞是这样,所以未足深怪了。

  太平经钞的成书,它的精确的年月不得而知。续仙传说:“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愈播于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钱镠深慕方远道德,访于余杭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探索传中文义,闾丘方远未钞太平经以前,已稍稍知名当地。及钞太平经以后,他的声名更传播于江淮流域。彭城王钱镠在昭宗景福二年(公元八九三年),还亲自去拜访他。那末,太平经钞的成书,当在景福二年以前,下距天复二年(公元九0二年)闾丘方远的死,至少已经有十多年了。

   三 关于太平经圣君秘旨
  太平经圣君秘旨在正统道藏入字号下册,计七叶。题“传上相青童君”,不说谁撰谁传。它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类论述精、神、气的关系,其文略见于太平经钞癸部第十叶令人寿治平法;一类述说真道九首,从第一元气无为至第九家先,统见于太平经卷七十一真道九首得失文诀中;一类缕述守一之法,如在太平经钞乙部第五叶守一明法及太平经卷九十六守一入室知神戒里可以见到。其它不能查明落处的,都是太平经的佚文。据以上所述,可以知道太平经圣君秘旨原出于太平经,有重点地选辑了这三部分的东西。

  我们自然要问:谁选辑了太平经圣君秘旨呢?我怀疑还是闾丘方远。续仙传说:“方远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闾丘方远是治守一行气之术的,现存太平经圣君秘旨里辑存守一之法甚多,这是可注意的一点。又宋史艺文志四着录闾丘方远太上经秘旨一卷,疑此就是太平经圣君秘旨。犹龙传卷四也称太平秘旨一卷。同一古书,它的名称往往歧出。如果这个揣测不错的话,那末闾丘方远真是唐代一位出色的太平经传师了。

   四 最后几句说明和声明
  现在我简单地说明为什么用校、补、附、存四种体例来整理这部书的理由。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形:太平经书由于文字讹脱、篇章残缺过多,而太平经钞又只是一个节钞的本子,加上一些从各书辑得的太平经引文,要想恢复它的全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了。正是由于这个情形,要想把它整理成为一部比较可读的书,就得采用多种的办法。

  首先是校勘,它的必要性,这里不用多说。其次是补,经文残缺的地方,钞文可以补的就尽量有多少补多少。如果不加补苴,阅读起来,便不知上下文的来龙去脉。例如经卷三十九有解师策书诀,但是缺佚师策书本文,幸而在钞丙部二十二叶保存了师策文一篇,只有把它补在适当的位置里,才能了解上下文整个的意义。又如经卷一百九四吉四凶诀里,原来脱漏了四大吉二大凶及续命符一大段,读起来不知所云,也赖钞庚部第七叶至第八叶把它补上。想把太平经书补得齐全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因此说,反正补不齐全,不如经与钞各自独立,保存原来样子。我想那样的编校工作固然省事些,可是读者就增加困难了。又其次是附,由于本书的校勘,不是一个完整的甲本对另一个完整的乙本来雠校,而是不得已以钞校经。钞文从经文选录,并非都是按整章整节整句的选钞,所以遇有文字出入较多的地方,合校本只得以经文为母,钞文为子,写附于相对的经文之后。这在凡例里已有说明,这部分工作也是必要的。第四是存,凡是无法校订的太平经的佚文,本书把它们分别存于三种地方:知道卷数的,存于卷末;仅知道帙数的(每部十七卷为一帙),存于帙末;如果卷和帙都不清楚的,就存于全书之末。以上校、补、附、存四种体例,乍看起来,似乎觉得繁杂,但针对着太平经这部书的特殊情形来说,这样的编纂工作,我们认为不可少的。

  最后要声明的,这书是旧稿重编。前蒙北京大学教授汤用彤先生帮助最多,近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陆式薰同志等代绘东壁图、西壁图、乘云驾龙图三幅,在这里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书原来卷帙繁巨,现存本的篇章残缺和文字讹脱之处太多,文辞又是俚俗支蔓,有的不可卒读。编者个人限于水平,在编校、标点等工作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敬希读者随时指正。 一九五九年二月王明识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太平经合校凡例
(一)合校本以明正统道藏太平经为主,太平经钞及他书所载经文为辅。

(二)太平经合校因诸书文字参差不齐,分四例编订之:

  一曰并 凡经及钞文字出入少者,以经文为主,钞之异文则作为校勘记,并随文起讫,加〈起〉〈止〉以记之。

  二曰附 凡经及钞文字出入多者,以经文为母,以钞文为子,低三格写附于经文之后。并于相对之经文起讫处,加﹝起﹞﹝止﹞以标明之。

  三曰补 凡经所无而钞有者,则补入相当之地位。

  四曰存 按太平经圣君秘旨及他书中往往引有太平经之佚文,凡知其在经卷之地位者,则分别依上三例校订之。其地位失考而知其卷数者,则附存卷末。仅知其帙数者(每部十七卷为一帙),则附存帙末。若卷帙均不知者,则附存全书之末。

(三)合校本随文于书眉上标明经及钞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叶数行数,并依校例,分别标出“并” “附”“补”“存”四字。

(四)凡经文有脱误,而钞或他书所载经文,确可补正者,合校本用钞或他书引文,而以经之异文列入校勘记中。但经中文字,虽知有错落而无文证者,悉依其旧,不加改窜;间或于校勘记中指明错文。

(五)原书间有分段,以及文字脱落空白处而无他书引文可补者,悉仍其旧。

(六)为编校上便利起见,于书中所加标之字,均加括弧以区别之。

(七)合校时,凡遇正俗或古今通用之字无关于文义者,校勘记中不予注明。例如:

  气□ 乃迺 珍□ 总捴 灾□ 怜怜 杀●  □侯 污污

  无□ 盖□ 裹褁 效□ 冢冢 筭算 废癈 欢欢 并并

(八)合校本所用书名之简称,举例如下:

   “经”……太平经(正统道藏受、傅、训、入四字号)

   “钞”……太平经钞(道藏外字号)

   “秘”……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入字号)

   “囊”……三洞珠囊(道藏怀字号)

   “云”……云笈七签(道藏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十二字号)

   “列纪”……上清后圣道君列纪(道藏有字号)

   “仙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道藏咸、河、淡、鳞、潜五字号)

   “紫文”……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道藏伤字号)

   “襄传注”……后汉书襄楷传章怀太子贤注(据百衲本校)

(九)读合校本时,如欲知经之原状,只需依书眉所标经文卷、叶、行、字数,顺次寻之即得。如欲知钞之原状,只需依书眉所标钞文(
并、附、补、存等)卷、叶、行、字数,顺次读之即得。在相当于书眉所标经文或补存的钞文之卷数叶数行数字数的合校本上的位置处,特于其字旁加“”符号,以便稽对。惟因经钞错简、或为编订便利而略加改动诸处,则读时须于校勘记中寻得之。

(十)合校本书眉上所标的卷、叶、行、字数目,悉据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道藏本。每叶分上下二面。凡列举卷叶几行几字时,依序用点号间隔,卷叶等字从略。如经三五.一上.二.四即谓太平经卷三十五第一叶之第一面第二行第四字。又钞每部只一卷,故不标明卷数。如钞丙一上.二.一即谓太平经钞丙部第一叶之第一面第二行第一字。
 
 
 

    太平经合校引用书目
太平经钞 明正统道藏外字号 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以下同)第七四六--七四七册。

太平经圣君秘旨 道藏入字号 第七五五册

范晔后汉书襄楷传李贤注 百衲本

三洞珠囊 唐王悬河 道藏怀字号 第七八0--七八二册

上清道类事相 唐王悬河 道藏姑字号 第七六五册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唐史崇等 道藏仪字号 第七六0册

道德真经广圣义 唐杜光庭 道藏羔字号至行字号第四四0--四四八册

初学记

白帖

三洞神符记 道藏张字号 第三六册

黄庭内景玉经梁丘子注 道藏推字号 第一九0册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道藏有字号 第一九八册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道藏伤字号 第三四二册

云笈七签 宋张君房编 道藏学字号至棠字号 第六七七--七0二册

道枢 宋曾慥 道藏笃字号至美字号 第六四一--六四八册

道教义枢 梁孟安排 道藏诸字号 第七六二--七六三册

道典论 道藏姑字号 第七六四册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藏满字号 第八七五册

要修科仪戒律钞 道藏唐字号至吊字号 第二0四--二0七册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道藏肆字号 第九九一册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道藏咸字号至潜字号 第一三九--一四八册

大道论 周固朴 道藏去字号 第七0四册

三论元旨 道藏去字号 第七0四册

存神固气论 道藏大字号 第三二一册

金锁流珠引 道藏思字号至辞字号 第六三一--六三六册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道藏孝字号 第五五六册

太平御览

敦煌经卷
 
 
 

太平经合校卷一至十七 甲部不分卷 

太平经钞甲部


    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帝君师辅历纪岁次平气去来兆候贤圣功行种民定法本起

问曰:“三统转轮,有去有来,民必有主,姓字可得知乎?”“善哉!子何为复问此乎?”“明师难遭,良时易过,不胜喁喁,愿欲请闻,愚闇冒昧,过厚惧深。 ”“噫!非过也,天使子问,以开后人,今悟者识正,去伪得真。吾欲不言,恐天悒悒,乱不时平。行安坐,当为子道之。自当了然,无有疑也。昔之天地与今天地,有始有终,同无异矣。初善后恶,中间兴衰,一成一败。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人物糜溃。唯积善者免之,长为种民。种民智识,尚有差降,未同浃一,犹须师君。君圣师明,教化不死,积炼成圣,故号种民。种民,圣贤长生之类也。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胄,玉皇虚无之胤,玄元帝君时太皇十五年,太岁丙子兆气,皇平元年甲申成形,上和七年庚寅九月三日甲子卯时,刑德相制,直合之辰,育于北玄玉国、天冈灵境、人鸟阁蓬莱山中、李谷之间,有上玄虚生之母,九玄之房,处在谷阴。玄虚母之始孕,梦玄云日月缠其形,六气之电动其神,乃冥感阳道,遂怀胎真人。既诞之旦,有三日出东方。既育之后,有九龙吐神水。故因灵谷而氏族,用曜景为名字。厥年三岁,体道凝真,言成金华。〈起〉五岁,常仰日欣初,对月叹终。上观阳气之焕赫,下睹阴道以亏残。于是敛魂和魄,守胎宝神,录精填血,固液凝筋。七岁,乃学吞光服霞,咀嚼日根。行年二七,而有金姿玉颜,弃俗离情,〈止〉拥化救世,精感太素,受教三元,习以三洞,业以九方。三七之岁,以孤栖挫锐。四七之岁,以伉会和光。五七之岁,流布玄津,功德遐畅。六七之岁,受书为后圣帝君,与前天得道为帝君者,同无异也。受记在今,故号后圣。前圣后圣,其道一焉。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极之宫,下治十方之天,封掌亿万兆庶,鉴察诸天河海、地源山林,无不仰从,总领九重十叠,故号九玄也。七十之岁,定无极之寿,适隐显之宜,删不死之术,撰长生之方。宝经符图,三古妙法,秘之玉函,侍以神吏,传受有科,行藏有候,垂□立典,施之种民。不能行者,非种民也。今天地开辟,淳风稍远,皇平气隐,灾厉横流。上皇之后,三五以来,兵疫水火,更互竞兴,皆由亿兆,心邪形伪,破坏五德,争任六情,肆凶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长少,贵贱乱离。致二仪失序,七曜违经,三才变异,妖讹纷纶。神鬼交伤,人物凋丧,眚祸荐至,不悟不悛,万毒恣行,不可胜数。大恶有四:兵、病、水、火。阳九一周,阴孤盛则水溢。百六一匝,阳偏兴则火起。自尧以前,不复须述。从唐以后,今略陈之。宜谛忆识,急营防避。尧水之后,汤火为灾,此后遍地小小水火,罪重随招,非大阳九大百六也。大九六中,必有大小甲申。甲申为期,鬼对人也。灾有重轻,罪福厚薄,年地既异,推移不同。中人之中,依期自至。中之上下,可上可下,上下进退,升降无定。为恶则促,为善则延。未能精进,不能得道。正可申期,随功多少。是以百六阳九,或先或后,常数大历,准拟浅深。计唐时丁亥后,又四十有六。前后中间,甲申之岁,是小甲申,兵病及火,更互为灾,未大水也。小水遍冲,年地稍甚。又五十五,丁亥,前后中间,有甲申之年。是大甲申三灾俱行,又大水荡之也。凡大小甲申之至也,除凶民,度善人。善人为种民,凶民为混□ 。未至少时,众妖纵横互起,疫毒冲其上,兵火绕其下,洪水出无定方,凶恶以次沉没。此时十五年中,远至三十年内,岁灾剧,贤圣隐沦。大道神人更遣真仙上士出经行化,委曲导之。劝上励下,从者为种民,不从者沉没,沉没成混□。凶恶皆荡尽。种民上善,十分余一。中下善者,天灭半余,余半滋长日兴,须圣君明师,大臣于是降现。小甲申之后,壬申之前,小甲申之君圣贤,严明仁慈,无害理乱,延年长寿,精学可得神仙,不能深学太平之经,不能久行太平之事。太平少时姓名,不可定也。行之司命注青录,不可司录记黑文。黑文者死,青录者生。生死名簿,在天明堂。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成小太平,与大太平君合德。大太平君定姓名者,李君也。以壬辰之年三月六日,显然出世,乘三素景舆,从飞軿万龙。举善者为种民,学者为仙官。设科立典,奖善杜恶,防遏罪根,督进福业之人,不怠而精进,得成神真,与帝合德;懈退陷恶,恶相日籍,充后□混也。至士高士,智慧明达,了然无疑,勤加精进,存习帝训,忆识大神君之辅相,皆无敢忘。圣君明辅,灵官佑人,自得不死,永为种民。升为仙真之官,遂登后圣之位矣。

〈起〉后圣李君太师姓彭,君学道在李君前,位为太微左真,人皇时保皇道君并常命封授兆民,为李君太师,治在太微北塘宫灵上光台,二千五百年转易名字,展转太虚,周旋八冥。上至无上,下至无下,真官希有得见其光颜者矣。

后圣李君上相方诸宫青童君。

后圣李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

后圣李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

后圣李君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止〉

右五人,一师四辅。〈起〉辅者,父也,扶也。〈止〉尊之如父,持之得行,总号为辅。分而别之,左辅右弼,前疑后承。承者,发言举事,拾遗充足,制断宣扬,即是宰也。疑者,向思未得,启发成明,即是傅也。弼者,必定犹预,即是保也。扶君顺师,周匝入道,即是相也。四五占候,俱详可否,赞弘正化,总曰辅师。闲居之时,前向有疑,问之傅。后顾虑遗,问之承。右有所昧,问之弼。左有未明,问之辅。谘询四辅,相保傅宰,成功在师,不可阙也。圣帝垂范,使后遵行。入有保,保用事也。阴属右,静宝真也。出有师,师用事也。阳属左,动归寂也。至此最难,故略辅相而言师也。望有傅,傅在前,敷说议趣也。顾有宰,宰在后,决断是非也。其余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从属三万六千人,部领三十六万,人民则十百千万亿倍也。常使二十四真人密教有心之子,皆隶方诸上相,不可具说。但谛存其大,自究其小也。”“善哉!今日问疑,更闻命矣。”

问曰:“李君何所常行,而得此高真,太师四辅学业可闻乎?”“善哉!子为愚者,迷不信道,学不坚固,进退失常,堕卑贱苦,故勤勤问之乎?今为子说之。夫无始中来,积行久久,一善一恶,不可具言,言之无益。今取近所行,得成高贵者灵书紫文为要。〈起〉东华玉保高晨师青童大君,大君清斋寒灵丹殿,黄房之内,三年,上诣上清金阙。金阙有四天帝,太平道君处其左右。居〈起〉太空琼台洞真之殿,平玉之房,金华之内,侍女众真〈止〉五万人,毒龙电虎,玃天之狩,罗毒作态,备门抱关,巨蚪千寻,卫于墻□。飞龙奔雀,溟鹏异鸟,叩啄奋爪,陈于广庭。天威焕赫,流光八朗,风鼓玄旌,回舞旄盖;玉树激音,琳枝自籁;众吹灵歌,凤鸣玄泰;神妃合唱,麟舞鸾迈;天钧八响,九和百会。青童匍匐而前,〈止〉请受灵书紫文、口口传诀在经者二十有四:一者真记谛,冥谙忆;二者仙忌详存无忘;三者〈起〉采飞根,吞日精;四者服开明灵符;五者服月华;六者服阴生符;七者拘三魂;八者制七魄;九者佩皇象符;十者服华丹;十一者服黄水;十二者服回水;十三者食镮刚;十四者食凤脑;十五者食松梨;十六者食李枣;十七者服水汤;十八者镇白银紫金;十九者服云腴;二十者作白银紫金;二十一者作镇;二十二者食竹笋;二十三者食鸿脯;二十四者佩五神符。备此二十四,变化无穷,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止〉灾害不能伤,魔邪不敢难。皆自降伏,位极道宗,恩流一切,幽显荷赖。不信不从,不知不见,自是任闇,永与道乖。涂炭凶毒,烦恼混□。大慈悲念,不可奈何。哀哉,有志之士,早计早计,无负今言。”曰: “善哉,善哉!今日问疑,更闻命矣。”

〔存〕甲部第一云:“学士习用其书,寻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及云笈七签卷六四辅引。 

〔存〕甲部第一又云:“诵吾书,灾害不起,此古贤圣所以候得失之文也。”又云:“书有三等,一曰神道书,二曰覈事文,三曰浮华记。神道书者,精一不离,实守本根,与阴阳合,与神同门。覈事文者,覈事异同,疑误不失。浮华记者,离本已远,错乱不可常用,时时可记,故名浮华记也。”又云:“澄清大乱,功高德正,故号太平。若此法流行,即是太平之时。故此经云,应感而现,事已即藏。”又云:“圣主为治,谨用兹文;凡君在位,轻忽斯典。”云笈七签卷六四辅引。书有三等,并见太平经钞癸部,据敦煌目录,应作甲部。 

〔存〕太平部卷第八老子传授经戒仪注诀云:“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不可称述。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迹和光,诞于庶类,示明胎育,可以学真,虽居下贱,无累得道。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文王之时,仕为守藏史。或云,处世二百余载。至平王四十三年,太岁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关令尹喜说五千文也。”三洞珠囊卷九老子为帝师品引。按此叙老子事迹或出于太平经卷八,然云笈七签卷四十说戒引太玄部卷第八老君传授经戒仪注诀云云,二经所引卷数书名相同,则太平太玄,必有一误,姑存俟考。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 乙部不分卷
太平经钞乙部
    合阴阳顺道法
还年不老,大道将还,人年皆将候验。瞑目还自视,正白彬彬。若且向旦时,身为安着席。若居温蒸中,于此时筋骨不欲见动,口不欲言语。每屈伸者益快意,心中忻忻,有混润之意,鼻中通风,口中生甘,是其候也。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

    录身正神法
天之使道生人也,且受一法一身,七纵横阴阳,半阴半阳,迺能相成。故上者象阳,下者法阴,左法阳,右法阴。阳者好生,阴者好杀。阳者为道,阴者为刑。阳者为善,阳神助之;阴者为恶,阴神助之。积善不止,道福起,令人日吉。阳处首,阴处足。故君贵道德,下刑罚,取法于此。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罚,亦取法于此。故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长也。当知其意,善自持养之,可得寿老。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神叛人去,身安得善乎?为善不敢失绳缠,不敢自欺。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也。夫言语自从心腹中出,傍人反得知之,是身中神告也。故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寿之征也。无为之事,从是兴也。先学其身,以知吉凶。是故贤圣明者,但学其身,不学他人,深思道意,故能太平也。君子得之以兴,小人行之以倾。

    脩一却邪法
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也,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故当深知之,归仁归贤使之行。人之根处内,枝叶在外,令守一皆使还其外,急使治其内,追其远,治其近。守一者,天神助之。守二者,地神助之。守三者,人鬼助之。四五者,物佑助之。故守一者延命,二者与凶为期。三者为乱治,守四五者祸日来。深思其意,谓之知道。故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肠胃也。能坚守,知其道意,得道者令人仁,失道者令人贪。

    以乐却灾法
以乐治身守形顺念致思却灾。夫乐于道何为者也?乐乃可和合阴阳,凡事默作也,使人得道本也。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鬼神乐即利帝王。故乐者,天地之善气精为之,以致神明,故静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夫求道常苦,不能还其心念,今移风易俗,趋其心指,谁复与之争者?太平乐乃从宫中出邪?固以清靖国,安身入道,夷狄却,神瑞应来。悬象还,凶神往。夫人神乃生内,返游于外,游不以时,还为身害,即能追之以还,自治不败也。追之如何,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上有藏象,下有十乡,卧即念以近悬象,思之不止,五藏神能报二十四时气,五行神且来救助之,万疾皆愈。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为法,随四时转移。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黄童子十二。二十五神人真人共是道德,正行法,阳变于阴,阴变于阳,阴阳相得,道乃可行。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臣须君,乃能行其事。故甲须乙,子须丑,皆相成。作道治正当如天行,不与人相应,皆为逆天道。比若东海居下而好水,百川皆归之。因得其道,鲸鱼出其中,明月珠生焉,是其得道之效也。道人聚者,必得延年奇方出,大瑞应之。众贤聚致治平,众文聚则治小乱,五兵聚其治大败。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天不广,不能包含万物。万物皆半好半恶,皆令忍之,人君象之,次皇后后宫之象也。此二者,慈爱父母之法也。故父母养子,善者爱之,恶者怜之,然后能和调家道。日象人君,月象大臣,星象百官,众贤共照,万物和生。故清者着天,浊者着地,中和着人。

    调神灵法
吾欲使天下万神和亲,不复妄行害人,天地长悦,百神皆喜,令人无所苦。帝王得天之力,举事有福,岂可间哉?〈起〉故圣人能守道,清静之时旦食,诸神皆呼与语言,比若今人呼客耳。〈止〉百神自言为天吏为天使,群精为地吏为地使,百鬼为中和使。此三者,阴阳中和之使也。助天地为理,共兴利帝王。

    守一明法
〈起〉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一精明之时,若火始生时,急守之勿失。始正赤,终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绝远复远,还以治一,内无不明也。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守一明之法,明有日出之光,日中之明,〈止〉此第一善得天之寿也。安居闲处,万世无失。守一时之法,行道优劣。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着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

    行道有优劣法
春王当温,夏王当暑,秋王当凉,冬王当寒,是王德也。夫王气与帝王气相通,相气与宰辅相应,微气与小吏相应,休气与后宫相同,废气与民相应,刑死囚气与狱罪人相应,以类遥相感动。其道也王气不来,王恩不得施也。古者圣王以是思道,故得失之象,详察其意。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天与帝王相去万万余里,反与道相应,岂不神哉?

    名为神诀书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六合八方悦喜,则善应矣;不悦喜,则恶应矣。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也。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但聚众贤,唯思长寿之道,乃安其上,为国宝器。能养其性,即能养其民。夫天无私佑,佑之有信。夫神无私亲,善人为效。一身之中,能为贤,能为神,能为不肖,其何故也,误也,神灵露也。故守一之道,养其性,在学之也。众中多瑞应者,信人也。无瑞应者,行误人也。占而是非即可知矣。夫斤两所察,人情也。天之照人,与镜无异。审详此意,与天同愿,与真神为其安得不吉哉?成事□□,不失铢分,欲得天地中和意。故天地调则万物安,县官平则万民治。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

    和三气兴帝王法
通天地中和谭,顺大业,和三气游,王者使无事,贤人悉出,辅兴帝王,天大喜。真人问神人曰:“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岂可闻邪?”神人言:“〈起〉但大顺天地,不失铢分,立致太平,瑞应并兴。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止〉故男者象天,故心念在女也,是天使人之明效也。臣者为地通谭,地者常欲上行,与天合心。故万物生出地,即上向而不止,云气靡天而成雨。故忠臣忧常在上,汲汲不忘其君,此地使之明效也。民者主为中和谭,中和者,主调和万物者也。中和为赤子,子者乃因父母而生,其命属父,其统在上,讬生于母,故冤则想君父也。此三乃夫妇父子之象也。宜当相通辞语,并力共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人君,天也,其恩施不下,至物无由生,人不得延年。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妻子不得君父之敕,为逆家也。臣气不得达,地气不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伤地之心,寡妇在室,常苦悲伤,良臣无从得前也。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

    安乐王者法
君者当以道德化万物,令各得其所也。不能变化万物,不能称君也。比若一夫一妇,共生一子,则称为人父母。亦一家之象,无可生子,何名为父母乎?故不能化生万物者,不得称为人父母也。故火能化四行自与五,故得称君象也。本性和而专,得火而散成灰。金性坚刚,得火而柔。土性大柔,得火而坚成瓦。水性寒,得火而温。火自与五行同,又能变化无常,其性动而上行。阴顺于阳,臣顺于君,又得照察明彻,分别是非,故得称君,其余不能也。土者不即化,久久即化,故称后土。三者佐职,臣象也。道无所不能化,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无柱而立,万物无动类而生,遂及其后世相传,言有类也。比若地上生草木,岂有类也。是元气守道而生如此矣。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行,即称神而无方。上象人君父,无所不能制化,实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万物归焉。三光守道而行,即无所不照察。雷电守道而行,故能感动天下,乘气而往来。四时五行守道而行,故能变化万物,使其有常也。阴阳雌雄守道而行,故能世相传。凡事无大无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故阳安即万物自生,阴安即万物自成。阴阳治道,教及其臣,化流其民,受命于天,受体于地,受教于师,乃闻天下要道,守根者王,守茎者相,守浮华者善则乱而无常。帝王,天之子也。皇后,地之子也,是天地第一神气也。天地常欲使乐,不得愁苦,怜之如此,天地之心意气第一者也。故王者愁苦,四时五行气乖错,杀生无常也。

    悬象还神法
夫神生于内,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黄童子十二。此男子藏神也,女神亦如此数。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为法。画使好,令人爱之。不能乐禁,即魂神速还。

    解承负诀
天地开辟已来,凶气不绝,绝者而后复起,何也?夫寿命,天之重宝也。所以私有德,不可伪致。欲知其宝,乃天地六合八远万物,都得无所冤结,悉大喜,乃得增寿也。一事不悦,辄有伤死亡者。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今能法此,以天上皇治而断绝,深思之而勿忘。凡人有三寿,应三气,太阳太阴中和之命也。上寿一百二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百二十者应天,大历一岁竟终天地界也。八十者应阴阳,分别八偶等应地,分别应地,分别万物,死者去,生者留。六十者应中和气,得六月遁卦。遁者,逃亡也,故主死生之会也。如行善不止,过此寿谓之度世。行恶不止,不及三寿,皆夭也。胞胎及未成人而死者,谓之无辜承负先人之过。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乖错也。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旱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其刑罚,或增之重益纷纷,连结不解,民皆上呼天,县官治乖乱,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上感动苍天,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故与至道可以救之者也。吾知天意不欺子也。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初天地开辟,自太圣人各通达于一面,诚真知之,不复有疑也。故能各作一大业,令后世修之,无有过误也。故圣人尚各长于一大业,不能必知天道,故各异其德。比若天,而况及人乎?天地各长于一,故天长于高而清明,地长于下而重浊,中和长养万物也。犹不能兼,而况凡人乎?亥为天地西北极也,巳为天地东南极也,亥寒不以时收闭,来年巳反伤。子乃天地之北极也,午为天地之南极也,子今冬不善顺藏,午反承负而亡也。丑乃天地东北极也,未乃天地西南极也,丑不以时且生,六月反被其刑。天地性运,皆如此矣。今帝王居百里之内,其用道德,仁善万里,百姓蒙其恩。父为慈,子为孝,家足人给,不为邪恶。帝王居内,失其道德,万里之外,民臣失其职,是皆相去远万万里,其由一也。习善言,不若习行于身也。

    阙题
真人问神人:“吾生不知可谓何等而常喜乎?”神人言:“子犹观昔者博大真人邪?所以先生而后老者,以其废邪?人而独好真道,真道常保而邪者消。凡人尽困穷,而我独长存,即是常喜也。”“昭昭独乐,何忿之哉?卒为不能长生,当奈何?”神人言:“积习近成,思善近生。夫道者,乃无极之经也。前古神人治之,以真人为臣,以治其民,故民不知上之有天子也,而以道自然无为自治。其次真人为治,以仙人为臣,不见其民时将知有天子也,闻其教敕而尊其主也。其次仙人为治,以道人为臣,其治学微有刑被法令彰也,而民心动而有畏惧,巧诈将生也。其次霸治,不详择其臣,民多冤而乱生焉,去治渐远,去乱渐近,不可复制也。是故思神致神,思真致真,思仙致仙,思道致道,思智致智。圣人之精思贤人,致贤人之神来佑之;思邪,致愚人之鬼来惑之。人可思念,皆有可致,在可思者优劣而已。故上士为君,乃思神真;中士为君,乃心通而多智;下士为君,无可能思,随命可为。”

    阙题
真人问:“何以知帝王思善思恶邪?”神人言:“易言邪?帝王思仁善者,瑞应独为其出,图书独为其生。帝王仁明生于木火,武智生于金水,柔和生土。天之垂象,无误者也。”真人问:“古者特生之图奇方,谁当得者乎?”“其吏民得之献王者。帝王者时气即为和良,政治益明,道术贤哲出为辅弼之,帝王之道,日强盛矣。夷狄灭息,垂拱而治,刑罚自绝,民无兵革,帝王思善之证,可不知哉?不睹其人,已知之矣。”真人问: “神人何以能知此乎?”神人言:“以无声致之。君欲仁好生,象天道也;臣欲柔而顺好养,法地道也,即善应出矣。故天地不语而长存,其治独神,神灵不语而长仙,皆以内明而外闇,故为万道之端。夫神灵出入,无有穴窠,清静而无声,安枕而卧,神光自生;安得不吉乐之哉?夫用口多者竭其精,用力多者苦其形,用武多者贼其身,此者凶祸所生也。子慎吾之言,不可妄思。思之善或有德,思之恶还自贼,安危之间,相错若发髻,子戒之无杂思也。夫人失道命即绝,审知道意命可活,勉养子精,无自煎也。学得明师事之,祸乱不得发也。”真人不敢失神人之辞也。神人言:“
夫学者各为其身,不为他人也。故当各自爱而自亲,学道积久,成神真也,与众绝殊,是其言也。”真人问:“何以知道效乎?”神人曰:“决之于明师,行之于身;身变形易,与神道同门,与真为邻,与神人同户。求之子身,何不睹患,其失道意,反求之四野,索之不得,便至穷老矣。遂离其根,言天下无道也,常独愁苦,离其根,是为大灾。大人失之不能平其治,中士失之乱其君,仁人失之无从为贤,小人失之灭其身。古之贤圣所行,与今同耳。古之小人所穷,亦与今同耳,明证若此。”真人问:“何以知人将兴将衰乎?”神人言:“
大人将兴,奇文出,贤者助之为治;家人将兴,求者得生,其子善可知矣。”真人问:“何以致是贤者?” 神人言:“皆以思也,精思不止,其事皆来。”“神哉,道之为治,可不力行哉?”神人言:“三纲六纪所以能长吉者,以其守道也,不失其治故常吉。天之寿命,不夺人之愿。木性仁,思仁故致东方,东方主仁。五方皆如斯也。天下之事,各从其类。故帝王思靖,其治亦静,以类召也。古之学者,效之于身;今之学者,反效之于人。古之学者以安身,今之学者浮华文。不积精于身,反积精于文,是为不知其根矣。”

〔存〕三洞珠囊卷一救导品引太平经第三十三云,真人问曰:“凡人何故数有病乎?”神人答曰:“故肝神去,出游不时还,目无明也;心神去不在,其唇青白也;肺神去不在,其鼻不通也;肾神去不在,其耳聋也;脾神去不在,令人口不知甘也;头神去不在,令人眴冥也;腹神去不在,令人腹中央甚不调,无所能化也;四肢神去,令人不能自移也。夫神精,其性常居空闲之处,不居污浊之处也;欲思还神,皆当斋戒,悬象香室中,百病消亡;不斋不戒,精神不肯还反人也。皆上天共诉人也。所以人病积多,死者不绝。”

〔存〕太平经曰,真人云:“人之精神,常居空闲之处,不居污浊之间也;欲思还精,皆当斋戒香室中,百病自除;不斋戒,则精神不肯返人也;皆上天共诉人,所以人病积多,死者不绝。”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七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 丙部之一
太平经卷之三十五
    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
“真人前,子连时来学道,实已毕足未邪?”“今天师不复为其说也,以为已足,复见天师言,迺知其有不足也。今意极讫,不知所当复问。唯天师更开示其所不及也。”“行,真人来。〈起〉天下何者称富足,何者称贫也?”“然,多所有者为富,少所有者为贫。”“然,子言是也,又实非也。”“何谓也?”“今若多邪伪佞盗贼,岂可以为富邪?今若凡人多也,君王少,岂可称贫邪?〈止〉”“愚暗生见天师有教,不敢不言,不及有过。”“子尚自言不及,俗人安知贫富之处哉?” “今唯天师令弟子之无知,比若婴儿之无知也,须父母教授之乃后有知也。”“善哉,子之言也。太谦,亦不失之也。诺。真人自精,为子具言之。〈起〉富之为言者,迺毕备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止〉子欲知其大效,实比若田家,无有奇物珍宝,为贫家也。万物不能备足为极下贫家,此天地之贫也。〈起〉万二千物俱出,地养之不中伤为地富;不而善养,令小伤为地小贫;大伤为地大贫;〈止〉善物畏见,伤于地形而不生,至为下极贫;无珍宝物,万物半伤,为大因贫也。悉伤为虚空贫家。此以〈起〉天为父,以地为母,此父母贫极,则子愁贫矣。与王治相应。是故古者圣王治,能致万二千物,为上富君也。善物不足三分之二,为中富之君也。不足三分之一,为下富之君也。无有珍奇善物,为下贫君也。万物半伤,为衰家也。悉伤为下贫人。古者圣贤迺深居幽室,而自思道德,〈止〉所及贫富,何须问之,坐自知之矣。”“善哉善哉!今唯天师幸哀帝王久愁苦,不得行意,以何能致此贫富乎?”“善哉善哉!子之难问也,已入微言要矣。然所行得失致之也。〈起〉力行真道者,迺天生神助其化,故天神善物备足也。行德者,地之阳养神出,辅助其治,故半富也。行仁者,中和仁神出助其治,故小富也。行文者,隐欺之阶也,故欺神出助之,故其治小乱也。行武者,得盗贼神出助之,故其治逆于天心,而伤害善人也。〈止〉道者,乃天所案行也。天者最神,故真神出助其化也。地者养,故德神出助其化也。人者仁,故仁神出助其化也。文者主相文欺,失其本根,故欺神出助之也;上下相文,其事乱也。〈起〉武者以刑杀伤服人,盗贼亦以刑杀伤服人;〈止〉夫以怒喜猛威服人者,盗贼也。故盗贼多出,其治凶也。盗贼多以财物为害,故其治失于财货也。故古者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乱君以文服人;凶败之君将以刑杀伤服人。是以古者上君以道德仁治服人也,不以文刑杀伤服人也。所以然者,乃鄙用之也。上君子乃与天地相似,故天〈起〉迺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于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万物,为  其师长〈止〉也。夫欺刑者,不可以治,日致凶矣,不能为帝王致太平也,故当断之也。今真人以吾书付有道德之君,力行之令效,立与天相应,而致太平,可名为富家,不疑也,可无使帝王愁苦,反名为贫家也。今民间时相谓为富家,何等也?是者但俗人妄语耳,富之为言者,迺悉备足也。一事不具,辄为不具足也。故古者圣贤不责备于一人者,言其不能备之也,故不具责之也。今八十一域国,物各少不备足也,不能常足也,故从他国取之也。今一家有何等富哉?真人其好随俗人妄言邪?”“不敢不敢。”“子既学慎言,无妄谈也。夫妄谈,乃乱天地之正文,不可为人法,慎之。”“唯唯。今天师既加恩爱,乃怜帝王在位,用心愁苦,不得天意,为其每具开说,可以致上皇太平之路。愚生受书众多,大眩童蒙,不知当复问何等哉?唯天明师,悉具陈列其诫。”“善哉善哉!然天法,阳数一,阴数二。故阳者奇,阴者偶。是故君少而臣多。阳者尊,阴者卑,故二阴当共事一阳,故天数一而地数二也,故当二女共事一男也。何必二人共养一人乎?尊者之傍不可空,为一人行,一人当立坐其傍,给侍其不足。故一者,迺象天也。二者,迺象地也。人者,乃是天地之子,故当象其父母。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天道法,孤阳无双,致枯,令天不时雨。女者应地,独见贱,天下共贱其真母,共贼害杀地气,令使地气绝也不生,地大怒不悦,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何也?夫男者,乃天之精神也。女者,乃地之精神也。物以类相感动,王治不平,本非独王者之过也。迺凡人失道轻事,共为非,其得过非一也,乃万端;故使治难平乖错也。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贼杀女,深乱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今天师为王者开辟太平之阶路,太平之真经出,为王者但当游而无事,今是伤女为其致大灾,当奈何之乎?”“善哉,子之问也,得天心矣。然天下所以贱恶女者,本恶过在其行。”“何谓也?愿闻之,试得记于竹帛,万万世不敢去也。”“善哉,子今能记之,天下无复杀女者也。”“唯唯。愿记之,以除帝王之灾,吾所乐也,以救冤女之命。”“善哉,子已得益天筭矣。”“何谓也? ”“
然,活人名为自活,杀人名为自杀。天爱子可为已得增筭于天,司命易子籍矣。”“不敢也,不敢也。”“ 无可复让,此迺天自然之法也。然天下所以杀女者,凡人少小之时,父母自愁苦,绝其衣食共养之。非独人也,跂行亦皆然。至于老长巨细,各当随其力而求衣食,故万物尚皆去其父母而自衣食也。贤者得乐,不肖得苦。又子者年少,力日强有余。父母者日衰老,力日少不足也。夫子何男何女,智贤力有余者,尚乃当还报复其父母功恩而供养之也。故父母不当随衣食之也。是者名为弱养强,不足筋力养有余也,名为逆政。少者还愁苦老者,无益其父母,父母故多杀之也。今但为乏衣食而杀伤之,孰若养活之者,而使各自衣食乎?真人!是诚冤绝地统,民之愚甚剧也。”“今小生闻是,心大悲而恐●,知冤者诚多,当奈何哉?”“然,夫好学而不得衣食之者,其学必懈而道止也,而得衣食焉,则贤者学而不止也。当使各有所利,不当使其还反相愁穷也。” “何谓也?”“
夫女者无宫,女之就夫,比若男子之就官也,当得衣食焉。女之就夫家,迺当相与并力同心治生,乃共传天地统,到死尚复骨肉同处,当相与并力,而因得衣食之。令使贤且乐,令使不肖者且苦。比若土地,良土其物善,天亦付归之;薄土其物恶,天亦付归之;不夺其材力所生长也。天地尚不夺汝功,何况人乎哉?如是则凡人无复杀其女者也。”“善哉善哉,一大深害除矣,帝王太平已至矣。”“真人何以知之乎?”“然,夫父母与子,极天下之厚也,不得困愁焉,不宜杀之也。毋乃杀其子,是应寇贼之气,大逆甚无道也。故其乱帝王治最深。夫女,今得生不见贼杀伤,故大乐到矣。”“然,子说是也,可谓知之矣。今天下一家杀一女,天下几亿家哉?或有一家乃杀十数女者,或有妊之未生出,反就伤之者,其气冤结上动天,奈何无道理乎?故吾诚□ □重知之也。夫人各自衣食其力,则令妇人无两心,则其意专作事,不复狐疑也。苦而无功,则令使人意常不和调。此者,乃天性自然之术也。真人慎之,无去此书,以付仁贤之君,可以除一大冤结灾害也。慎吾书言,以示凡人,无肯复去女者也,是则且应天地之法也,一男者得二女也。故天制法,阳数者奇,阴数者偶。大中古以来,人失天道意,多贼杀之,迺反使男多而女少不足也。大反天道,令使更相承负,以为常俗。后世者剧天下恶过,甚痛无道也。夫男者迺承天统,女者承地统;今迺断绝地统,令使不得复相传生,其后多出绝灭无后世,其罪何重也!此皆当相生传类,今乃绝地统,灭人类,故天久久绝其世类也。又人生皆含怀天气具迺出,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支,四时也;五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纪,独圣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阴阳,日月满乃开胞而出户,视天地当复长,共传其先人统,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今天地神信此家,故天地神统来寄生于此人,人反害之,天大咎之,而人不相禁止,故天使吾出此书以示后世也。事已发觉,而复故为者,名为故犯天法,其罪增倍,灭世不疑。真人慎之,自励自励!”“唯唯。”“子今既已发觉此事,而逃亡其书,子代人得罪坐之矣。”“不敢不敢。”“行去,各为身计。”“唯唯。”

 右〈起〉分别说贫富君王行之立吉禁人断绝地统以兴男女平复王政。〈止〉

    一男二女法第四十二
“真人前。今天太和平气方至,王治且太平,人当贞邪不当贞?何以当贞?”“夫贞者,少情欲不妄为也。” “噫,真人之说纯。大中古以来,俗人之失也,其师内妒,反教民妄为也。”真人曰:“何谓也?”〈起〉“ 夫贞男乃不施,贞女乃不化也。阴阳不交,乃出绝灭无世类也。二人共断天地之统,贪小虚伪之名,反无后世,失其实核,此天下之大害也。〈止〉汝向不得父母传生,汝于何得有汝乎?而反断绝之,此乃天地共恶之,名为绝理大逆之人也。其应乃使天地隔绝,天不肯雨,地不肯化生,何也乎?”〈起〉夫天不雨,即其贞不施也;夫地不生万物,即其贞不化也。夫天乃不雨,地乃无所生物,天下之大凶咎也。〈止〉何以为善哉?”“ 观真人之说也,不顺天地之教,令逆天道,不乐助天地生化,反欲断绝之,子之吐口出辞,曾无负于皇天后土乎?”“无壮不及有过,见天师说,自知罪重不也?” “为子言,事无当反天道,而以俗人之言,不顺天意,阴阳所以多隔绝者,本由男女不和。男女者,乃阴阳之本也。夫治事乃失其本,安得吉哉?”“今唯天师。当云何乎?”“然,太皇天上平气将到,当纯法天。故令一男者当得二女,以象阴阳。阳数奇,阴数偶也。迺太和之气到也。如大多女,则阴气兴;如大多男,则阳气无双无法,亦致凶,何也?人之数当与天地相应,不相应力而不及,故得凶害也。”“夫帝王后宫迺应土地,意云何哉?”“今真人所言,即助吾语也。夫女,即土地之精神也。王者,天之精神也。主恐土地不得阳之精神,王气不合也。令使土地有不化生者,故州取其一女,以通其气也。乐其化生者,恐其施恩不及,王施不洽,故应土地而取之也。遍施焉,乃天气通,得时雨也,地得化生万物。令太平气至,不可贵贞人也,内独为过甚深,使王治不和良,凡人亦不可过节度也,故使一男二女也。”“善哉善哉!”

 〈起〉右顺天地,法合阴阳,使男女无冤者,致时雨令地化生,王治和平。〈止〉

    兴善止恶法第四十三
“真人前,今太平气临到,欲使谨善者日益兴,恶者日衰却也。为其有伤杀人,盗贼发,为作政当云何乎?” “何谓也?”“谓临发所知也。如人君坐有所疑,而欲使善者大兴,恶者立衰也。盗贼起,使即时得也。”“ 其为政当奈何乎?”“今真人宜善记之。”“今天师使之,敢不言,每言不中天师法。”“何谦为言之?自古大圣人不责备于一人也。今子言不中,何谦乎?”“唯唯。但当赏善罚恶,令使其分明□□,即善者日兴,恶者日衰矣。”“子言是也,其赏罚独无名字邪?”“不及勤能壹言,不敢复重。今唯天师大开示之。”“然,子主记之,为子具言之。长吏到其发所,悉召其部里人民,故大臣故吏使其东向坐,明经及道德人使北向坐,孝悌人使西向坐,佃家谨子使居东南角中西北向坐,恶子少年使居西南角中东北向坐,君自南向坐,何必正如此坐乎?各从其类,迺天道顺人立善也。盗贼易得,何谓也?大臣故吏投义处,此人去不仕,欲乐使以义相助也。明经道德投明处,欲使明其经道相助察恶也。孝悌投本乡,至孝者用心,故使归本乡也;孝悌者欲使常谨敬如朝时也。物生于东,乐其日进也。谨力之子投东南角者,东南长养之乡,欲乐其修治万物而不懈怠也。恶子少年投西南,西南者,阳衰阴起之乡,恶欲相巧弄,刑罚罪起焉,故猴猿便巧,处向衰之地置焉。东向西向北向悉居前,不谨子与恶子居其后。有酒者赐其各一器,无酒者赐其善言者,使相助为聪明已毕也。君坐间处,居户内自闭也。一一而呼,此众人以尊卑始教,其各言一,各记主名也。所言所记,后当相应,后不相应者坐之。言而不相应者,大佞伪人也,后即知佞伪人处矣。言而相应者,久久乃赐之,进其人,毋即时也何乎?将致怨。为人君父,而使其臣子致怨,非慈父贤君也。故已毕悉遣诸善人去,恶子少年与吏俱逐捕不得贼者,不得止也。真人用此书,以付上德之君,以示凡人,各知有此教,善者日兴,恶者日衰矣,盗贼邪奸得矣。” “善哉善哉,何故先示之乎?”〈起〉“夫天将兴雨,必先有风云,使人知之。所以然者,欲乐其收藏也,所以先示者,乐其为善者日兴,为恶者日止也。今太平气当至,恐人为恶乱其治,故先觉之也。为政当象天。〈止〉夫天不掩人之短,太古圣人不为也,名为暗昧政,反复致凶,不得天地心意,故先示之也。”“善哉善哉,君何故必居户内自闭,而使言者居户外乎哉?”“然,夫人将闻密言者,必心不自知前也。头面相近,傍人知之,令为言者得害矣。夫为人君长,受人聪明,后使其人得害,名为中伤忠信,贤良股肱,后无肯复言者也。聪明闭绝,其政乱危者矣。又君者,阳也,居阴中;臣者,阴也,处阳中也。阴阳相得者,使人悦所言,进必尽信也,此天自然之法也。真人宁知之邪?”“唯唯。”“行去,勿妄言。此致太平之书也。”“唯唯。”

 右兴善止恶聪明达立得盗贼忠信者得诀法。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六 丙部之二
太平经卷之三十六
    守三实法第四十四
〈起〉“真人前。”“唯唯。”“天下凡人行,有几何者大急?有几何者小急?有几何者日益祸凶而不急乎?真人宜自精具言之。”“唯唯。诚言心所及,不敢有可匿。”“行言之。”“凡天下之事,用者为急,不用者为不急。”“子言是也,虽然非也。欲得其常急而不可废者,废之天下绝灭无人。天文并合,无名字者,故为大急。〈止〉今子所言,但当前小合于人意,反长候致诸祸凶所从起也。”“真人前,吾今所问于子,迺问其常急而不可废置者谁也?”“今唯天师为其陈列,分别解示之。愚生自强过,壹言不中,不敢复言。”“然,子言是也,知之迺可说,不知而强说之,会自穷矣。” “凡人所不及也,事无大小,不可强知也,及之无难,不及无易也。是故唯天师既开示浅闇不达之生,愿为开辟其端,首诺听之。〈起〉天下大急有二,小急有一,其余悉不急,反厌人耳目,当前善而长,为人召祸。凡人皆得穷败焉,何谓也?”“愚哉,然天下人本生受命之时,与天地分身,抱元气于自然,不饮不食,嘘吸阴阳气而活,不知饥渴,久久离神道远,小小失其指意,后生者不得复知,真道空虚,日流就伪,更生饥渴,不饮不食便死,是一大急也。天地怜哀之,共为生可饮食,既饮既食。天统阴阳,当见传,不得中断天地之统也,传之当象天地,一阴一阳,故天使其有一男一女,色相好,然后能生也。何迺正使一阴一阳,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故能长相生也,世世不绝天地统也。如男女不相得,便绝无后世。天下无人,何有夫妇父子君臣师弟子乎?〈止〉以何相生而相治哉?天地之间无牝牡,以何相传,寂然便空,二大急也。故阴阳者,传天地统,使无穷极也。君臣者,治其乱,圣人师弟子〈起〉主通天教,助帝王化天下,故此饮食与男女相须,二者大急。〈止〉天道有寒热,不自障隐,半伤杀人。故天为生万物,可以衣之;不衣,但穴处隐同活耳,愁半伤不尽灭死也,此名为半急也。所谓天道大急者,迺谓绝灭死亡也,急无过此也。夫人不衣,固不能饮食,合阴阳,不为其善。〈起〉衣则生贤,无衣则生不肖也。故衣者,有以御害而已,故古者圣贤不效玄黄也。饮食阴阳不可绝,绝之天下无人,不可治也。守此三者,足以竟其天年,传其天统,终者复始,无有穷已。故古者圣人以此为治也,其余不急,召凶祸物者悉已去矣。何谓也?此三者应天行。男者,天也。女者,地也。衣者依也。天地父母所以依养人形身也。过此三者,其余奇伪之物不必须之而活,传类相生也。反多以致伪奸,使治不平,皇气不得至,天道乖错,为君子重忧,六情所好,人人嬉之,而不自禁止,意转乐之,因以致祸,君子失其政令,小人盗劫刺,皆由此不急之物为召之也。天下贫困愁苦,灾变连起,下极欺其上,〈止〉皆以此为大害。所从来者久,亦非独今下古后世之人过也,传相承负,失其本真实。﹝起﹞悉就浮华,因还自愁自害,不得竟其天年也。后生多事纷纷,但以其为不急之事,以致凶事,故常趋走不得止也。﹝止﹞

   〔附〕日就浮华,因而愁苦,不竟天年。复使后生趋走不止,山川为空竭,元气断绝,地气衰弱,生养万物不成,天灾变改,生民稍耗,奸伪复生。不急之物,为害若此。而欲悦耳目之娱,而不悟深深巨害矣。

上古所以无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意者,以其守本不失三急。中古小多事者,以其小多端也。下古大多忧者,以其大多端而生邪伪;更以相高上而相愁也,因生邪奸出其中也。内失其真实,离其本根,转而相害,使人眩乱,君子虽愁心,欲乐正之。所为亿万端,不可胜理,以乱其治。真人深思此意。”“善哉善哉!”

 右守三实平气来邪伪去奸猾绝

    三急吉凶法第四十五
“真人前,蚑行之属有几何大急?几何小急?几何不急乎?”“然,各有所急,千条万端,皆名为何等急。跂行各有所志也,不可名字也。”“真人已愁矣昏矣,子其故为愚,何壹剧也。”“实不及。”“
子尚自言不及,何言俗夫之人失计哉?其不及乎是也。”“唯天师愿为其愚暗解之。”“然!跂行俱受天地阴阳统而生,亦同有二大急、一小急耳,何谓乎哉?跂行始受阴阳统之时,同髣佛嘘吸,含自然之气,未知食饮也,久久亦离其本远。大道消竭,天气不能常随护视之,因而饥渴。天为生饮食,亦当传阴阳统。故有雄雌,世世相生不绝。绝其食饮,与阴阳不相传,天下无跂行之属,此二大急者也。其一小急者,有毛羽鳞亦活,但□虫亦生活。但有毛羽者,恒善可爱,御寒暑;有鳞者,恒御害;非必须而生也,故为小急也。其余凡行,悉祸处也。不守此三本,无故妄行,悉得死焉。此自然悬于天地法也。真人宜思其意,守此三行者,与天地中和相得,失此三而多端者,悉被凶害也。”“善哉善哉!天师既开示,愿乞问一事。”“平行。”“今布根垂枝之属,不食不饮不衣,当奈何乎?”“噫!子学不日进,反日无知,何哉?”“亦有二大急一小急,何谓也?”“明听。”“唯唯。”“万物须雨而生,是其饮食也。须得昼夜,壹暴壹阴,昼则阳气为暖,夜则阴气为润,迺得生长,居其处,是其合阴阳也。垂枝布叶,是其衣服也。其物多叶亦生,少叶亦生,是其质文也。故无时雨,则天下万物不生也。天下无一物,则大凶也,是一大急也。不得昼夜,合阴阳气,物无以得成也。天下无成实物,则大凶,是二大急也。物疏叶亦实,数叶亦实,俱实,不必当数叶也,是其小急也。实者,是其核也。是故古者圣人守三实,治致太平,得天心而长吉,竟天年,质而已,非必当多端玄黄也。故迷于末者当还反中,迷于中者当还反本,迷于文者当还反质,迷于质者当还反根。根者,迺与天地同其元也,故治。眩乱于下古者,思反中古;中古乱者,思反上古;上古乱者,思反天地格法;天地格法疑者,思反自然之形;自然而惑者,思反上元灵气。故古者圣贤饮食气而治者,深居幽室思道,念得失之象,不敢离天法诛分之间也。居清静处,已得其意,其治立平,与天地相似哉!真人深惟思吾道言,岂知之邪?”“善哉善哉!”“行,子已觉矣。而象吾书以治乱者,立可试不移时也。无匿此文,使凡人当自知质文所失处,深念其意,宜还反三真,无自愁苦以邪伪也,真人慎之!”“唯唯。”

 右解万物守本,得三急而吉,失三急而有害。

    事死不得过生法第四十六
﹝起﹞“真人前。”“唯唯。”“孝子事亲,亲终,然后复事之,当与生时等邪?”“不也,事之当过其生时也。”“何也哉?”“人由亲而生,得长巨焉。见亲死去,迺无复还期,其心不能须臾忘。生时日相见,受教敕,出入有可反报;到死不复得相睹,訾念其悒悒,故事之当过其生时也。”“真人言是也,固大已失天道真实,远复远矣。今真人说尚如此,俗人冥冥是也,失天法明矣。”“何谓也?唯天师。”“然,人生,象天属天也。人死,象地属地也,天,父也。地,母也,事母不得过父。生人,阳也。死人,阴也。事阴不得过阳。阳,君也。阴,臣也。事臣不得过君。事阴反过阳,则致逆气;事小过则致小逆,大过则致大逆,名为逆气,名为逆政。其害使阴气胜阳,下欺其上,鬼神邪物大兴,共乘人道,多昼行不避人也。今使疾病不得绝,列鬼行不止也。其大咎在此,子知之邪,子知之耶?”“愚生大不及有过不也。今见天师已言,迺恻然大觉。师幸原其勉勉慎事,开示其不达,今是过小微,何故迺致此乎哉?”“事阴过阳,事下过上,此过之大者也。极于此,何等迺言微乎?真人复重不及矣。又生人,乃阳也。鬼神,迺阴也。生人属昼,死人属夜,子欲知其大深放此。若昼大兴长则致夜短,夜兴长则致昼短,阳兴则胜其阴,阴伏不敢妄见,则鬼神藏矣。阴兴则胜其阳,阳伏,故鬼神得昼见也。夫生人,与日俱也;奸鬼物,与星俱也。日者,阳也。星者,阴也。是故日见则星逃,星见则日入。故阴胜则鬼物共为害甚深,不可名字也。迺名为兴阴,反衰阳也。使治失政,反伤生人。此其为过甚重,子深计之。”“唯唯。”﹝止﹞

   〔附〕真人复问神人:“孝子事亲,亲终后复事之,当与生时等邪?复有异乎?事之复过于生时,复不及也。人由亲而生,得长大,见亲终去,复无还期,不得受其教敕,出入有可反报,念念想象,不能已矣,欲事之过生,殆其可乎?”神人言:“子之言,但世俗人孝之言耳,非大道意也。人生象天属天,人卒象地属地。天,父也。地,母也。事母不得过父。生,阳也。卒,阴也。事阴不得过阳。阳,君道也。阴,臣道也。事臣不得过于君。事阴过阳,即致阴阳气逆而生灾。事小过大,即致政逆而祸大。阴气胜阳,下欺上,鬼神邪物大兴,而昼行人道,疾疫不绝,而阳气不通。君道衰,臣道强盛。是以古之有道帝王,兴阳为至,降阴为事。夫日,阳也。夜,阴也。日长即夜短,夜长即日短。日盛即生人盛,夜盛即鬼神盛。夫人以日俱,鬼以星俱。日,阳也。星,阴也。故日见即星逃,星见即日入。故阴胜即鬼神为害,与阴所致,为害如此也。”

“故天道制法也,阴职常当弱于阳。比若臣当弱于其君也,迺后臣事君顺之;子弱于其父母,迺子事父母致孝也。如强不可动移者,为害甚深剧。故孝子虽恩爱,不能忘其亲者,事之不得过生时也。真人亦宁晓不耶? ”“唯唯。”“慎之慎之!凡事不可但恣意而妄为也。 ”“唯唯。”“子欲事死过于生,迺得过于天,是何乎?”“迺为不敬其阳,反敬其阴,名为背上向下,故有过于天也。愚生大负,唯天师原之耳!”“不也,但自详计之,言事皆当应法。”“唯唯。天师开示之,愿悉闻其不得过其生时意。其葬送,其衣物,所齎持治丧,不当过生时。皆为逆政,尚为死者得谪也。送死不应本地下簿,考问之失实,反为诈伪行,故得谪又深。敬其兴凶事大过,反生凶殃,尸鬼大兴,行病害人,为怪变纷纷,以何明之耶?”“善哉,子难也!﹝起﹞以上古圣人治丧,心至而已,不敢大兴之也。夫死丧者,天下大凶恶之事也。兴凶事者为害,故但心至而已,其饮食象生时不负焉。故其时人多吉而无病也,皆得竟其天年。中古送死治丧,小失法度,不能专,其心至而已,失其意,反小敬之,流就浮华,以厌生人,心财半至其死者耳。死人鬼半来食,治丧微违实,兴其祭祀,即时致邪,不知何鬼神物来共食其祭,因留止祟人,故人小小多病也。下古复承负中古小失,增剧大失之,不心至其亲而已,反欲大厌生人,为观古者作荣,行失法,反合为伪,不能感动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来食也。反多张兴其祭祀,以过法度,阴兴反伤衰其阳。不知何鬼神物悉来集食,因反放纵,行为害贼,杀人不止,共杀一人者。见兴事不见罪责,何故不力为之乎?是故邪气日多,还攻害其主也,习得食随生人行不置也。阴强阳弱,厌生人,臣下欺上,子欺父,王治为其不平,而民不觉悟,故邪日甚剧,不复拘制也。是故古者圣贤事死,不敢过生,迺睹禁明也。真人亦岂已解耶?”“可●哉,可●哉!向天师不示,愚生心无由得知此也。”“真人前,子与吾合心,必天使子主问事,不可自易也。是以吾悉告子也。所以然者,今良平气且临至,凡事当顺,一气逆,转不至。何谓也?夫天道,当兴阳也而衰阴,则致顺,令反兴阴而厌衰阳,故为逆也。反为敬凶事,致凶气,令使治乱失其政位,此非小过也。﹝止﹞

   〔附〕上古之人理丧,但心至而已,送终不过生时,人心纯朴,少疾病。中古理渐失法度,流就浮华,竭资财为送终之具,而盛于祭祀,而鬼神益盛,民多疾疫,鬼物为祟,不可止。下古更炽祀他鬼而兴阴,事鬼神而害生民,臣秉君权,女子专家,兵革暴起,奸邪成党,谄谀日兴,政令日废,君道不行,此皆兴阴过阳,天道所恶,致此灾咎,可不慎哉?

真人无匿此书,出之,使凡人自知得失之处。夫治不调,非独天地人君之过也,咎在百姓人人自有过,更相承负,相益为多,皆悉坐不守实所致也。以离去其实,远本反就伪行,而不自知。何谓乎?生者,其本也。死者,其伪也。何故名为伪乎?实不见睹其人可欲,而生人为作,知妄图画形容过其生时也。守虚不实核事。夫人死,魂神以归天,骨肉以付地腐涂,精神者可不思而致,尚可得而食之。骨肉者无复存也,付归于地。地者,人之真母。人生于天地之间,其本与生时异事,不知其所职者何等也?故孝子事之宜以本,乃后得其实也。生时所不乐,皆不可见于死者,故不得过生,必为怪变甚深。真人晓不?慎之慎之。”“唯唯,善哉善哉,实已出矣!”“子可谓知之矣。行去。”“唯唯。”

 右事生到终本末当相应诀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七 丙部之三
太平经卷之三十七
    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
“大顽顿曰益暗昧之生再拜,今更有疑,乞问天师上皇神人。”“所问何等事也?”“请问此书文,其凡大要,都为何等事生?为何职出哉?”“善哉善哉!子之问事,可谓已得皇天之心矣,此其大要之为解。〈起〉天地开辟已来,帝王人民承负生,为此事出也。”〈止〉 “今迺为此事出,何反皆先道养性乎哉?”“然,真人自若真真愚昧,蒙蔽不解,向者见子陈辞,以为引谦,反真真冥冥昧昧何哉?”“
诺。”“真人更明开耳听。〈起〉然,凡人所以有过责者,皆由不能善自养,悉失其纲纪,故有承负之责也。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过于邻里,后生其子孙反为邻里所害,是即明承负之责也。今先王为治,不得天地心意,非一人共乱天也。天大怒不悦喜,故病灾万端,后在位者复承负之,是不究乎哉?故此书直为是出也。是故古者大贤人本皆知自养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负之失也。其后世学人之师,皆多绝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华传学,违失天道之要意。令后世日浮浅,不能善自养自爱,为此积久,因离道远,谓天下无自安全之术,更生忽事反斗禄,故生承负之灾。〈止〉子解意岂知之耶? ”“善哉善哉!见天师言,昭若开云见日,无异也。” “行,子可谓已得道意矣。”“愚生蒙恩,已大解,今问无足时,唯天师丁宁重戒之。”“然,夫人能深自养,迺能养人。夫人能深自爱,迺能爱人。有身且自忽,不能自养,安能厚养人乎哉?有身且不能自爱重而全形,谨守先人之祖统,安能爱人全人?愚哉!子宁深解不耶?”“唯唯。善哉善哉!”“行,子以为吾书不可信也。试取上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而长吉者书文,复取中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者书策文,复取下古人所思务行得天意而长自全者文书,宜皆上下流视考之,必与重规合矩无殊也。迺子蒙且大解,迺后且大信吾书言也。今天疾人,后生者日益轻易,斗命试才。下愚迺言天无知道,天不效也。〈起〉夫地尚不欺人,种禾得禾,种麦得麦,其用功力多者,其稼善。〈止〉何况天哉?今故天积怨,下愚无知者,更相教轻事为愚,后生者日益剧,故生灾异变怪,非一也。是天与人君独深厚,比若父子之恩则相教,愚者见是,不以时报其君,反复蔽匿,断绝天路,天复益忿忿,后复承负之,增剧不可移。帝王虽有万人之善,犹复无故被其害也。故使为善者不明,若无益也。令使下愚言天无知,固有以乎哉?”“今见天师言,心解与更生无异也。善哉善哉!弟子虽多愁天师,冒死问事,始若有过,已问得解,意大喜,不悔之也。夫无知而不问,无由得通达。”“子言是其意也。行,书多悉备,头足腹背,表里悉具,自与众贤共案之,勿复问。”“唯唯。”

 右问天师文书众多从上到下所为出断诀

    五事解承负法第四十八
蔽暗弟子再拜言:“夫大贤见师说一面,知四面之说;小贤见师说一负,知四负之说,故易为说也。其愚暗蔽顿之人,不事见为说之,犹复心怀疑,故敢具问天师。〈起〉师既为皇天解承负之仇,为后土解承负之殃,为帝王解承负之厄,为百姓解承负之过,为万二千物解承负之责。”〈止〉又言:“下愚弟子迺为天问事,不敢不冒过悉道之。愿具闻其意何等也?”“平言。”“今帝王人民有承负,凡事亦皆自有承负耶?”“善哉,子为天问事,诚详且谨。”“今每与天师对会,常言弟子迺为天问疑事,故敢不详也。”“善哉,子有谨良之意,且可属事行。今子乐欲令吾悉具说之耶?不惜难之也。但恐太文,难为才用,具说天下承负,迺千万字尚少也。难胜既为子举其凡纲,令使众贤可共意,而尽得其意,与券书无异也。”“唯天师语。”“
明开两耳,安坐定心听。”“唯唯。”“然,天地生凡物,无德而伤之,天下云乱,家贫不足,老弱饥寒,县官无收,仓库更空。此过迺本在地伤物,而人反承负之。一大凡事解,未复更明听。今一师说,教十弟子,其师说邪不实,十弟子复行各为十人说,已百人伪说矣;百人复行各为十人说,已千人邪说矣;千人各教十人,万人邪说矣;万人四面俱言,天下邪说。又言者大众,多传相征,不可反也,因以为常说。此本由一人失说实,迺反都使此凡人失说实核,以乱天正文,因而移风易俗,天下以为大病,而不能相禁止,其后者剧,此即承负之厄也,非后人之过明矣。后世不知其所由来者远,反以责时人,故重相冤也;复为结气不除,日益剧甚,故凡二事解,真人复更明听。令一人为大欺于都市中,四面行于市中,大言地且陷成涵水,垂泣且言;一市中人归道之,万家知之,老弱大小四面行言,天下俱得知之,迺使天下欺,后者增益之,其远者尤剧。是本由一人言,是即承负空虚言之责也,后人何过乎?反以过时人。三事解,然真人复更明听。〈起〉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其下根不坚持地,而为大风雨所伤,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其过在本不在末,而反罪未曾不冤结耶?今是末无过,无故被流灾得死亡。夫承负之责如此矣,宁可罪后生耶?〈止〉四事解,然责人复更明听。南山有毒气,其山不善闭藏,春南风与风气俱行,迺蔽日月,天下彼其咎,伤死者积众多。此本独南山发泄气,何故反使天下人承负得病死焉?时人反言犹恶,故天则杀汝,以过其人,曾不冤乎哉?此人无过,反承负得此灾,魂神自冤,生人复就过责之,其气冤结上动天,其咎本在山有恶气风,〈起〉持来承负之责如此矣。〈止〉五事解,然真人复更危坐,详听吾言。本道常正,不邪伪欺人。人但座先人君王人师父教化小小失正,失正言,失自养之正道,遂相效学,后生者日益剧,其故为此。积久传相教,俱不得其实,天下悉邪,不能相禁止。故灾变万种兴起,不可胜纪,此所由来者积久复久。愚人无知,反以过时君,以责时人,曾不重被冤结耶?天下悉邪,不能自知。帝王一人,虽有万人之德,独能如是何?然今人行,岂有解耶?若食尽欲得之,而病人独不能食,迺到于死亡,岂有解耶?今交阴阳,相得尽乐。有子孙祭神求吉,而自若不能生子,岂有解耶?〈起〉夫人生尽乐好善而巨壮,而固反不肖且恶,岂有解耶?此尽承负之大效也。反以责时人,故不能平其治也,时人传受邪伪久,安能卒自改正乎哉?遂从是常冤,因为是连久,天怜之。故上皇道应元气而下也,〈止〉子勿怪之也。﹝起﹞〈起〉以何为初,以思守一,何也?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故使守思一,从上更下也。夫万物凡事过于大,末不反本者,殊迷不解,故更反本也〈止〉﹝止﹞。

   〔附〕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一者,天之纪纲,万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末。

〈起〉是以古者圣人将有可为作,皆仰占天文,俯视地理,明其反本之明效也。〈止〉真人解未?”“唯唯。”“今訾子悒悒,已举承负端首,天下之事相承负皆如此,岂知之耶?”“唯唯。今天师都举端首,愚生心结已解。”“行,语真人一大要言,上古得道,能平其治者,但工自养,守其本也。中古小失之者,但小忽自养,失其本。下古计不详,轻其身,谓可再得,故大失之而乱其治。虽然,非下古人过也,由承负之厄会也。行文已复重,吾不复言,百言百同,无益也。可毋增书为文,今天辞已通嘱于真人。”“唯唯。”“行,归思其要,以付有德君,书要为解承负出。”“唯唯。”

 右问凡事承负结气诀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