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 云深不知处
设色纸本 立轴
89x41cm
说明:
1、宋大仁题签条、诗堂。
2、宋大仁上款。宋大仁(1907-1985),号医林怪杰、海煦,广东中山人,近现代沪上医史名家、画家,海煦楼为其收藏室名,著有《中国医药八杰图》。
《云深不知处》为黄宾虹赠与好友宋大仁之作,此件作品在风格上虽还带有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但整体已经转向了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为黄宾虹晚年画风转型之作。而且在以往所见宾翁山水中,画中人物往往以寥寥数笔勾勒大概,而此图中则人物刻画微妙,栩栩如生,在宾翁作品中难得多见。画中一药翁头带草帽,然人不自觉联想到“言师采药去”、 “云深不知处”的古诗意境,正合了宋大仁的医家身份,由此也可体味黄宾虹独运之匠心。
张大千 翠屏幽涧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946年作
104×46cm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年。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此幅作于1946年。以大千的山水画创作而言,此阶段正是其综合古代诸大家风格而创立自我风格的阶段,即其所言“溶古人而有我”。此画所作之年,张大千在上海喜获南唐画家董源山水巨作《潇湘图》,并于12月偶得珍贵的乾隆纸,遂挥毫泼墨,以北苑法作此幅。整幅画既有董源山水的雄浑气势,亦流露着宁静清寂的诗意。据谢稚柳题跋称:“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从笔墨、构图看却与王蒙有相似之处,但不似王蒙般缜密,而是比较疏朗。1946年正是大千致力于临学王蒙山水的高峰时期,而王蒙亦以董源为宗,故笔法皆有相通之处。整幅层次分明,笔墨挥洒自如,将北方山峦特有的挺拔和南方山水的清秀韵致均表现出来。
张大千 峨眉瑞雪
设色金笺 镜框
45×60cm
说明:张大千弟子李顺华先生提供。
张大千的泼彩《峨眉瑞雪》尺寸虽小,但颇具匠心,为张大千弟子李顺华先生旧藏,来源明晰可靠。
徐悲鸿 竹报平安
纸本 立轴 1948年作
70×52.7cm
说明:法国汉学家纪业马、胡品清夫妇旧藏。纪业马(1911-1998),法国军官,著名汉学家,尤擅中国近代史研究。胡品清(b.1921),浙江绍兴人,纪业马之妻。1960年代曾任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学院法国研究所,并从事文学创作。
抗战期间,徐悲鸿在重庆中央大学执教,纪业马任职于重庆的法国驻华使馆,由此而结交。此幅即为悲鸿先生画赠法国汉学家纪业马、胡品清夫妇。画风清静怡然,体现了徐悲鸿讲求绘画自身的完整性,强调“画”意而非“写”意,《竹报平安》将毛竹竹干圆浑立体的光感和质感,传递得惟妙惟肖而又淋漓尽致,是鲜见的佳作。
李可染 江山胜境图
设色纸本 立轴
83x107cm
说明:经家属鉴定为真迹
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山水以黑、厚、重为特色而又取得非常高成就的,除了黄宾虹便是李可染。而最能体现李可染这种绘画风格的,则是他的漓江山水作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李可染先生多次来到风景胜地桂林漓江进行写生和创作。桂林的山光水色,阴晴风雨,给了他以笔墨功夫来捕捉大自然丰富变化的机会。他用融合东西方的造型语言和画面结构处理,创造了自己绘画中深远的空间。那丰富的层次和强烈的光线效果,形成了李可染绘画中“逆光山水”的独特风貌,把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尽收笔底。
这幅李可染的《江山胜境》无疑是“李家山水”登顶艺术高峰的最佳佐证,此幅画作突出地体现了一个特点:通透旷达。山峰经过层层叠叠的积墨铺垫,肌理鲜明,染上淡淡的蓝色,和着漓江的清水,形成了黑、蓝、白三种主调,彼此衬托,互相辉映,再添上黄色的帆船,画面灵动而跳脱,确是画家所言:“人在漓江边上,终不能见此景也。”
值得一提的是,李可染的“漓江”作品近年来一直走俏市场,而墨气淋漓的“漓江”题材作品既是李可染山水画的经典代表,又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具备了艺术和市场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