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中国文化传媒 当代文化学研究院 抱和 2014-09-25 11:23:0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孟泽盛摄影艺术

 

 

孟泽盛摄影艺术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或名渊明。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晋宋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外祖父孟嘉东晋时代著名文人.

孟嘉(公元296年—349年),字万年。阳新县阳辛(隶属江夏)人。幼丧父,奉母偕二弟居。为陶侃第十女婿,陶潜外祖父。345年,孟为荆州刺史桓温参军。346年奉命进京,兵部委以尚书删定郎,孟以足疾不便拜辞。归乡,任阳新县令。349年病逝家中,葬阳辛孟家堰(现孟演畈)。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作品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期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嫩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错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就舍弃了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山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几十步,(黑暗狭窄的隧道)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村中人见了渔人,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于是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渔人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里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招待他。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一切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出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之前的路回去,到处做标记。到了武陵郡城下,拜见了太守,述说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