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艺 境 . 禅 静-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储有明 2014-10-21 14:11:4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黄秉华山水画艺术探魅
                       

储有明


当代海上实力派画家,从水墨人物画转舵从事山水画创作而又成就卓著者,前有胡振郎,后有黄秉华。

   黄秉华1955年生于上海,别署“阿秉”,号水墨山中人,斋名适可斋,春先阁;早年师从浙派人物画大家张桂铭和线描人物画圣手毛国伦,以及名画家唐秉耕;在使笔运墨,敷彩勾勒,特别是继承陈老莲以来线描人物画技法和技巧等方面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张桂铭壮年变法,以解构主义的彩墨花鸟画非具像作品独步海上画坛时,黄秉华在水墨山水画领域中进行的探索和开掘也风生水起,尤以创作巨幅山水画作品擅胜。他善于在十几,二十多方尺的硕大素笺上泼墨挥毫,大笔濡染;锋颖纷披之下,一帧帧层峦叠嶂,危峰耸峙,烟岚浩渺,流水逶迤的水墨山水画作品便次第呈现。不仅构图严谨,场面宏伟,气象森严,而且笔墨苍润,浑厚华滋,别饶灵动之姿。

   2003年,黄秉华在海天佛国普陀山,举办了一次以佛教四大名山为创作题材的水墨山水画展。 他以特殊的艺术敏感和创作热情,从峨嵋的郁茂,九华的韶秀,普陀的灵异,五台山的浑茫中发掘出艺术美的真谛,并通过娴熟的笔墨技艺,在素笺上尽情表现千变万化的丘壑意象,作品气势恢弘,风格清峻雄浑,获得书画界的一致好评。2007年他又在上海举办“姑苏雅韵书画展”;这一年,他五十周岁,已步入“知天命之年”。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师都是在“知天命之年”后才开始进行变法的。黄秉华 决定踵武前贤,扬弃他早已熟谙且运用自如的固有技法和技巧,另辟蹊径,探索新路。

   在海天佛国普陀山,黄秉华强烈地感受到佛教哲学的博大与精深。中国画的具体内容,画家的创作态度,乃至其艺术处理的手段,无不受到包括佛教哲学在内的哲学观的影响。哲学思维业已渗透入中国画创作的诸多层面,包括审美评判的终极标准,创作之立意,画面之构成,乃至用笔用墨用色之玄机……一部中国美术史,就是中国画与中国哲学精神相契合的历史。画家的艺术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其精神境界及修炼功夫;而画家精神境界的修炼,反映出其哲学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作品的艺术高度。

   中国哲学崇尚“天人合一”,表现在中国画中便是“静观万物皆自得”;而在这“静观”中却充溢着生生不息的气韵。这种气韵既是客观的自然之气,又是超越自然的精神之气。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优秀作品无不蕴涵着这种气韵,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到倪云林,石涛,其作品无不充盈着空灵幽阒的静穆之气。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师法造化的过程中,黄秉华憬悟到:作为画家主体,对山川客体应具有一定的主宰作用。面对山川造化五光十色的表象世界,画家凭借“静而见深”,“静以求之”的理性观察,涤除玄览,澄怀观道,发现并摄取山川对象的“内美”和“神韵”;把天地山川的静谧,空寂,飘渺,虚旷溶化到心灵的深处,“解衣盘礴”,静心凝志,使主客体在超脱的襟怀里体味到宇宙律动的广大与精微。这是画家静明的心境在直面山川真景时的移情作用,也是画家面对画笺运思挥毫的神化境界。

   在师法造化的过程中,黄秉华以禅宗内聚观照和外向辐射相默契的思维模式审视:登山临水,是画家主体与山川客体的双向建构;这种主客体的互为包容,便是一段因象悟意,默而返照的因缘。在刹那间的“顿悟”中,有限的人生与永恒的山川风物便在“真如”妙境的最高层面上,臻于石涛所谓“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艺境。师造化使画家内蕴自足,记忆表象丰富,外界客体的偶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能触发画家的艺术想象,激发创作灵感,这和禅宗顿悟的内在心理氛围异曲而同工。

   “天命之年”尝试变法的黄秉华,其水墨山水画一改往昔的图式,采用传统山水画很少用的正方形图式,尽管增加了构图布局的难度,却能以独树一帜的崭新面貌亮相于画坛。在笔墨技法上,他似乎有意识地违离程式的羁勒,一洗画史的纵横习气;画面上笔墨凌乱,落笔纷披,点厾随意,似无皴法可循,而骨子里却充盈着出神入化的韵律和节奏,似乎纯从胸臆中流泻而出。他力图将禅静的意境与新的与之相适应的笔墨语言相结合,努力拓展新技法,以书入画,运线为骨,追求线条的圆润,和谐,浑厚,秀雅;以朴茂的笔墨风格营造出新的视觉感受。他的山水画古淡天然,以自然形态为依托,取天地苍茫之气象,因心造境,尝试从艺术本质出发,努力消解山水的地域性,具体性而取其本质;通过看似漫不经心的点,线,面的变化,把山水画的视觉语言带入到充满哲理的境界中去,营造出禅静的艺境。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