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功能被削弱 中国画廊2007年中盘点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07-07-24 09:25:3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文化部市场司综合处副处长李蕊说:“文化部下一步要做的是对已评选出来的画廊进行回访,不能坚持规范经营的画廊撤销诚信荣誉。借助政府的力量对在中国本土经营中国主流艺术的画廊进行国际推广,让中国优秀画廊立足于国际舞台。”
 
    越来越多的画廊在798艺术区开业
 
    “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艺术品投资人姚燕说,“国家现在大力搞文化发展,我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在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时刻,国家的新型产业——画廊业,在越来越强的国际化特质与所有地域均存在的本土化特质不可避免的冲突中,发展壮大。这个内外竞争的格局是中国艺术市场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大环境的催生使然。在这个趋势中,纵览2007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市场中画廊业的发展态势,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严峻危机,“中国画廊业还没站稳。”
 
    缺乏国际竞争力
 
    除去拍卖之外,国际国内的画廊博览会、艺术沙龙均在春天抢先开办。在当下传播无界、运输发达的市场环境下,包括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内的资本交易的地域界限被抹平。国际化的一个结果就是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效益,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业界人士如此关注纽约苏富比、巴塞尔博览会、卡塞尔文献展等等的原因之一。
 
    但是由于中国本土画廊“腿软”,国际上门槛较高的画廊博览会对中国画廊一直持观望态度。上半年,“2007年东京国际画廊博览会”中,北京常青画廊占有一席之地;上海香格纳画廊入选“第38届巴塞尔博览会”。能够入选的画廊是在中国地盘上借中国当代艺术赚钱的外籍画廊,勿须沾沾自喜,主办方也是看到中国当代艺术趋热及画廊先进的经营理念将其请进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早期并不被国际市场看好,国内市场混乱,无法增强收藏家信心。但值得肯定的是,林松、李国胜等受邀前去的本土画廊经理人,能够在博览会上吸取经验,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方能摆正自身的发展方向。
 
    评论家高名潞说:“中国目前的所谓国际化现象只是国门打开后的‘被全球化’或‘被国际化’。”目前北京、上海等地还不能成为国际艺术的产生地,这些地区的中国画廊也不能称之为国际画廊:第一,没有国际艺术家被培养或推介;第二,缺乏国际样式的当代艺术;第三,难有国际视野的经营理念。虽然2007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画廊先后举办国际交流展,但是这些展览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力、交流活动能否持续下去,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如此“泛滥”的展览
 
    越来越频繁的展览是目前画廊经营的一个普遍趋势。红门画廊的两个展馆展览交相呼应,老展馆展览还没结束,新展馆又传来展讯。某些画廊一年多达二十几个展览,展期一周的画展更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展览泛滥时代?
 
    画廊办展览的目的是收藏作品、卖画、推介艺术家,对于大多数画廊来说,展览已失去了学术价值,变成了纯粹的“展示”,变成了艺术品拼盘和一次艺术品的集体出售。艺术家为了得到更多钱,画廊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批评家为了争取更为丰厚的回报,艺术家、批评家、画廊在艺术市场上自觉进入一种“合谋”状态。同时画廊又必须在保持自己的学术品位和满足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之间进行痛苦抉择,最终在金钱面前相互妥协。对于策展人来说,价码开出来不能不操作,面对各种层次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要说好话,策展人的解读变成画廊办展、推介艺术家的武器。
 
    在大环境下,真正有价值、值得称道的展览显得尤为突出。北京杰孚画廊5月的“达利作品展”、6月的“西班牙大师苏比拉克作品展”,重温经典,提倡艺术家少一些浮躁气、多一些理智才能完成好的作品。只有真正怀着一种严肃、负责的心态去策划当代艺术的各种展览,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今天展览泛滥局面。
 
    胜者为王
 
    2007年上半年最大的赢家当属比利时藏家尤伦斯,不仅旗下的香格纳画廊在巴塞尔的展览圆满完成,而且于5月29日开张的尤伦斯当代艺术馆,将北京798的6500平方米厂房承租于名下。人们期待这一国际闻名的艺术机构,将在中国为当代艺术打开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市场火热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上半年,北京798艺术区开业新画廊一周之内多达3家,但是在观音堂等地也有某些画廊迟迟不能开张或干脆关门停业。艺术市场再火热,画廊也时时面临经营不下去的危险。活跃在艺术市场的投资者,对艺术品的浓厚兴趣依然仅仅是出于经济嗅觉,参与艺术品交易的目的是将其当作股票一样谋取暴利,而且这种现象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他们多采取急于兑现的短线行为,对艺术家缺乏了解便急于炒作,使艺术家得到过早过高的物质肯定。有些人认为这样突如其来的成就会导致艺术家创作停步,使艺术家与画廊双方受损。当艺术家富有了,就很难再突破自己创造新东西。来自纽约的中国艺评家强纳森·古德曼说:“这种现象在美国也曾有过,当时艺术家缺乏‘独一无二’这个概念,对于艺术的独特性知之甚少。”画廊不能及时、正确地发挥市场导向功能,对艺术家创作干预过多,也是使艺术市场趋于恶性发展的原因。
 
    世纪翰墨画廊独家赞助中央美院“第五届学院之光”,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独立思维能力;三尚画廊举办少儿水墨学习班,免费教授中、英儿童中国水墨艺术和中国文化;麦勒画廊赞助艺术家艾未未创作《童话》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不计商业回报输出中国当代艺术——有多少家画廊就有多少种经营方式,只要立足于脚下这片土地,打出自己的狠招就能亮出品牌。
 
    一级市场功能被削弱
 
    艺术家“成功”后对画廊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都在亲自经营自己的作品,不选择画廊代理。艺术家的作品从画室直接出售,更有些艺术家把作品直接送往拍卖行,这种做法也同时扰乱了二级市场。
 
    当下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拍卖之强势似乎已经涵盖了所有的经营主体。最典型的是艺术品拍卖几乎被当作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的代称,成为艺术品特别是绘画流通领域的第一风向标。曾一时期,拍卖行担忧自己违背了传统角色、“抢镜头”、开始“塑造”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拍卖市场如此火爆几乎僭越了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业。
 
    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不可能完全等同于成熟的西方艺术市场:由于中国市场的起步较晚,刚刚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画廊业正在建设之中,远没有进入繁荣阶段,更没有形成西方“画廊”概念中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行业规则。许多当代中青年画家没有经过画廊的培育,直接拿作品到二级市场上拍出了惊人的价格,说明市场流通环节中一级市场“功能性”的缺失,甚至说所谓“一级市场”本身就是缺失的。
 
    文化部于6月20日在杭州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中国诚信画廊精品巡回展”,这是文化部第三次主办诚信画廊的展示活动,旨在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来对中国画廊业进行扶植和引导,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从2002年文化部组织了第一届“中国诚信画廊精品巡回展”,至今已选出48家不经营假画、不违规操作的画廊。文化部对画廊业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整顿、倡导艺术品诚信经营风气,实施国家职能来大力举办推广活动。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综合处副处长李蕊说:“文化部下一步要做的是对已评选出来的画廊进行回访,不能坚持规范经营的画廊撤销诚信荣誉。借助政府的力量对在中国本土经营中国主流艺术的画廊进行国际推广,让中国优秀画廊立足于国际舞台。”中国画廊在空前火热的艺术品市场中,在国家大力扶持的条件下,将上得更高、扎得更深、站得更直,那时会发现,其实巴黎、巴塞尔、纽约……并没有那么遥远。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