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热点资讯
飞涨里面有泡沫 当艺术成为最贵的奢侈品
来源:新京报 2007-09-29 11:05:4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就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飞涨里面有泡沫,也有再定价的合理性,因为过去中国的艺术品价格确实太廉价了,可是快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但愿,这会刺激更多的人不仅仅为了投入和产出而制造垃圾,而是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美的,或者开发新的感知能力,或者对现行的社会给予巧妙讽刺的作品。

  今年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刚刚落幕,秋拍又将拉开帷幕。

  不仅仅是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在飞涨。有统计说从去年到今年全球艺术品平均价格就有了28%的增长,上千名艺术家的最高拍卖纪录都有刷新。这一拨增长中最醒目的特点是二战以后的现当代艺术的大跃进。这在美国要归功于科技股和金融市场造就的新富人们的进入,加上其他玩家的推波助澜,1950年以前的美国画派、战后和当代作品这两个收藏类别都有强劲表现,让安迪?沃霍尔、马克?罗斯科、弗朗西斯?培根挤入了毕加索、克里姆特、凡?高、雷诺阿、鲁本斯等组成的“黄金圣殿”。当代艺术明星达明?赫斯特用千粒药丸制成的作品《春天的摇篮曲》拍得965万英镑,他在英国的一个展览上的部分作品竟然总共卖出了2.5亿美元,这些高得离谱的价格让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尤其是达明?赫斯特这样的在世艺术家竟然如此金贵,让很多艺术交易商也感到难以理解。按道理来讲,“古董”要比“当代”更保值,因为作古者留下来的作品数量是一定的,并不会因为时间或价格而增长,比如毕加索的油画,只有两千张,你买了一张他就必然少了那一张的机会,在竞争之下价格高也可以理解。可是对在世的当代艺术家来说,很难判断他到底能活多久、能创作出多少作品来(当然,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总之比已经在坟墓的艺术家要“测不准”,可是人们依然如此大手笔购进,实足“太疯狂”和“没头脑”。可另一方面,新富的气质显然不同于老欧洲收藏家,他们更喜欢和自己所处环境有关的艺术品,就算那些出于投资目的买进赫斯特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坚信赫斯特还会继续涨下去,总有更傻的人会进来买下这些作品,“追涨不追跌”,正是人们普遍的习气。

  说来,这似乎和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在高谈阔论“流动性过剩”有关,简单点说,就是富人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多,满世界在找投资的机会,他们到哪里,哪里的房子就涨价、股市就如疯牛狂奔。艺术品市场也顺带着张狂的厉害,所以现在全球的艺术品市场都很疯狂。

  就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飞涨里面有泡沫,也有再定价的合理性,因为过去中国的艺术品价格相比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确实太廉价了,如今整个经济增长,国内资产、商品普遍价格高涨,艺术品自然也要补涨。可是就如同房市、股市一样,快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不少人抱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机会虽多,毛病也触目惊心,从假拍、炒作乃至造假诈骗的阵势也是前所未有,规模空前。可是这个也不能全怪如今的中国人,之前的萨克逊人也有不少是强盗出身的,后人却冒充收藏世家,如今看到中国成了新大陆,照样跑来做生意。

  现在,艺术世界仍然有人关心如何反映现实、或者与主流体制对抗,但是更多人在意的是艺术品市场的循环,这已经是世界规模的奢侈品市场了。但愿,这会刺激更多的人不仅仅为了投入和产出而制造垃圾,而是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美的,或者开发新的感知能力,或者对现行的社会给予巧妙讽刺的作品。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