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献搬迁中无一流失
来源:人民日报 2007-04-06 10:13:4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近日向媒体披露,一批印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标记(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的牛皮纸袋陆续出现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流失文献共计3000余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随即发出声明,称“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所有文物、文献、档案在此次搬迁过程中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无一流失”。
 
  今年1月3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出闭馆通告,开始为期三年的改扩建工程。62万件馆藏文物被秘密送往周转库房暂时存放。
 
  然而,3月27日,秦杰披露:“2007年春节前后,北京潘家园、报国寺等旧货收藏品市场出现一批从国家博物馆散出的文物图片、资料和部分人事材料。”据秦杰透露,2月3日,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一批印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标记的牛皮纸袋陆续出现,其中包括文物账目、文物照片和底片、古代笔记、文物领取借出凭证、人事卷宗、老照片……这批文献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为主,虽然文献本身与文物的价值不可等量齐观,但在文博部门,这些资料,有些甚至可能是惟一的资料,并不应该流失在外。
 
  秦杰说,3月24日,他还在潘家园买到了新东西:中国革命博物馆《外复文物账册》(三库存);1959年前后,中国革命博物馆提取文物复制品的凭证;中国革命博物馆提借文物凭证;地方文博系统申报文物等级的档案资料,以及国家博物馆的相关文书和人事卷宗。据秦杰透露,他前后收集到的文献共计3000余件,涉及23大类。秦杰说,他已经决定向国家文物局书面反映此事,并将于4月6日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举办“国家博物馆文献和图片散落民间实物展”,展出他这两个月来收集和追回的“国宝”。
 
  4月4日,国家博物馆对秦杰及文献流失的质疑正式予以回复,称国家博物馆有一整套完备的文物出入库报批手续和程序,此次搬迁过程是在缜密、有序的前提下进行的,“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所有文物、文献在这次搬迁过程中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无一流失。”
 
  “国博”对秦杰提供文献的时间提出质疑。“国家博物馆的搬迁工作是从2006年12月初开始的,然而到了2007年春节后就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发现了大量国家博物馆的‘流失文献’,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这件事情的巧合性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国博”对“流失文献”的渠道也提出质疑:“以‘护宝人’形象出现的秦杰先生,却始终未与他自认的‘宝物’所有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取得过正面接触,也始终不愿意向外界透露这批收藏品的真正来源渠道。”此外,“国博”认为秦杰的所作所为存在着大量“疑问”:“市场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在市场上发现过‘流失文献’。那么这批被秦杰先生视为‘国宝’的藏品又是如何流到秦杰先生手里的?”
 
  “国博”强调,如果秦杰的这番举动完全是出于保护“国家珍贵文献”,那么,“我们认为他首先应该向他认为的‘宝物’的所有者反映情况,或是向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如实反映情况以寻求政府的保护”。但是,“以‘护宝人’形象出现的秦杰”却始终把反映渠道锁定为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个中含义不言自明”。
 
  4月5日,“国博”再次就“国藏文献文物图片惊现潘家园”一事发出声明,重申“无一流失”。
 
  国家博物馆宣教处黄琛表示,“国博”所发出“回复”和“声明”完全属实。他也希望热爱和关心文博事业的人们能够对此做出正确评判。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