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希望此方案可以让这种梦境的自由,渗透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而做梦的经验,也是人所共有的。梦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睡眠中,在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在做梦的时候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梦境中发生的事可能是惊喜的、困扰的、甚至尴尬的,梦境总是按自己的逻辑自由驰骋。如果你的梦境是美好的、新奇的,那么你是否希望在梦里不要醒来?你会在醒来后还记得自己的梦吗?你会向别人讲述你的梦吗?或者把梦境中的新奇经历记录下来与他人共享吗?从昨晚11点开始,持续的24小时内,将有一个有关梦境的艺术方案在上海实施。上海证大艺术馆“介入”项目的这个行为艺术方案,带着梦境在城市里周游。瑞典艺术家PerHüttner连续24小时在城市各处传播梦境的轨迹。我们一起跟随并“入侵”艺术家的梦境。
中国艺术家杨志菲,目前主要工作在荷兰,从事梦境研究。多年来她坚持每天早晨记录下自己的梦境,拥有翔实的梦境资料。在此次的艺术活动中,她会挑选几个梦告诉艺术家PerHüttner,后者则会根据这些梦的内容在城市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事物,再用白粉笔把杨志菲记录下的梦境,用中文抄写在全市各处的建筑大楼、人行道、标志符号等上面。同时,他也会在城市的公共空间把抄有梦境片段的便签纸钉在各处,例如公交车、地铁车厢或者车站的指示牌上,这些地方可能曾经在杨志菲的梦境中出现过。
这种记录形式的脆弱性正好呼应了梦境的脆弱性。两种不同的传播梦境的表达形式,从某种程度上类似一种表演。而瑞典艺术家PerHüttner由于不认识中文,他的抄写将是对文字、词语和句子的粗略阐述,他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些梦。当市民在看到这些被抄写下来的梦境片段的时候,对于信息的阅读也是一种挑战,或许也会对梦境本身的意思产生误解。而这种模糊的过程似乎又是一次对梦境逻辑的模仿与重现。
JaneLo,是香港艺术家,目前在法国生活工作,善于研究相同的梦境。在此项目中,她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在解读了杨志菲记录的梦境后,会在PerHüttner进行梦境传播的24小时内,通过心电感应把她所读到的梦境中的画面传递给PerHüttner。PerHüttner将对此进行重新诠释,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而铅笔、纸和白粉笔构成的图片与文字版的梦境记录拥有相近的记录风格。
三位艺术家,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三个环节,对梦境的阐释和重现注定误解重重,而又充满不可预期的期待。艺术家希望此方案可以让这种梦境的自由,渗透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PerHüttner试图通过隐含的梦境逻辑,研究摆脱社会习俗,获得自由的可能性。他还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关注交流、特别是非语言交流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