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独特的博弈式画法 画家王劼音妙拟“文人画”(图)
上海证券报 2008-02-29 09:36:4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如今的艺术市场在金钱的腐蚀下,前卫美术变质为商业美术,商业美术正大行其道,只有‘学者美术’,正随着精英文化的消亡而显得前景黯淡,‘文人画’前景堪忧。”——王吉力音

    即将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的中国油画西班牙交流回国展上,上海画家王劼音有五幅尺幅类似立轴的作品入选。按策展人杨建中的看法,他的油画是当代艺术中难以忽略的一个景观。对此论众说纷纭,有的人称其作品为“抽象画”,有的人则强调其版画风味,而他,却自称这是“文人画”。

    独特的博弈式画法

    什么是“文人画”?在中国传统的美术史上有此一说,特指那些把绘画当作爱好与修行的文人画作。王劼音对此作了类比: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画,画家都是以“业余画家”的身份作画,而他本人画画也是如此:“从版画家转画油画,从来不受清规戒律束缚,创作状态十分自由。”他表示:“我为人平淡、超脱、温和,文人画很适合我。”

    当然,这也很切合王劼音作品的特色。他的特色,一是“博弈式的画法”。在《我的写实观》一文里,他曾自称:“我画画属于‘无心插柳式’,面对一块画布,先任意涂上一些颜色,再‘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下去,类似棋手下棋,充满变数,无法预知结局。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使画画过程变得妙趣横生,十分有吸引力。”二是他的作品只是经营“意象”,“我以为意象不仅是一个绘画流派,而是一种气质,一种人生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习惯。”而恰恰是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平常淡然、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成为了此种意象的根源。

    尽管如此,正如市场对中国书画中的“文人画”青睐有加,拍卖行情对王劼音也可谓情有独钟,从1998年他的作品首次在拍卖场露面以来,总拍品有53件,总成交金额193.2万元,成交率为79%。    游学维也纳

    年逾六十的王劼音原是版画名家,1986年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游学后开始涉足油画。当时他在维也纳美术界标志性的艺术家奥尔夫冈·霍特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说到这段日子,他认为,当时西方独特的美术教育方式给他很大的震撼,而期间游历的诸多欧洲著名的美术馆更让他大开眼界,但是对他冲击最大、最有启发的还是其中现代派的作品。王劼音称,当时并不了解现代派的美术史,在美术馆看到喜欢的作品就用随身带着的写生簿勾勒轮廓,记下色调与艺术家的名字,往往回家查阅资料后才发现是一些名震一时的大腕,如巴尔蒂斯、基弗、杜布菲等。他认为,当时最重要的收获是观念的解放。从此,他下笔时就只想自己要表现的,不管别人的想法。

    王劼音回忆,霍特的作品色彩亮丽好比彩虹,他一开始画油画也是如此,但从2000年起色彩变了:他发现做画布的亚麻布那种灰黄的本色也很美,就直接将之作为画面的底色。而这又反过来制约了画面的色调,不能再大红大绿了,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色调。这次去瓦伦西亚参展的作品采用的就是这种色调。他还特地说明,“这些花画得与西方油画不一样:造型是平面的而非三维透视的;画面有晕染但不是明暗对比的;图像是重新结构的而非写实的。”

    2003年起,王劼音又和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聚在一起,做起了水墨画。他发现,用宣纸和水墨作画,也非常有趣。在他的画室里正好有一组水墨作品,画面在依次排列的墨点上展开,让记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版画味,一如他的油画作品。

    “文人画”前景将会如何?

    从水墨自然说到所谓“中国画”的前途。王劼音对此沉默良久,才吐出三句“金言”:“一是‘中国画’作为品种,好比戏曲中的昆曲,可能会消亡,因为什么东西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二是中国画肯定要变,因为社会在变,已进入媒体时代,就是有人在铁皮上画中国画,用电脑打印中国画,也不足为怪;三是当前虽然是全球化时代,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民族化、本土化的强调,会激发许多年轻人参与,如眼下许多中国著名的前卫艺术家都十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王劼音还指出,绘画分三块:前卫绘画、商业绘画和学者绘画。后者好比电影中的“作家电影”,而“文人画”大致可以归为这一类。所谓“学者绘画”,往往是“阳春白雪”,与时下流行的欣赏眼光有距离并对其提出质疑。不过,他也无奈地表示,如今的艺术市场在金钱的腐蚀下,前卫美术变质为商业美术,商业美术正大行其道,只有“学者美术”,正随着精英文化的消亡而显得前景黯淡,“文人画”前景堪忧。

    王劼音拍卖成交额排行榜前5位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