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奢侈品,除了女人骨子里头那个虚荣心在作祟之外,更多的是对奢侈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质所感染。而这些大牌们也不再愿意纠缠在打折、促销、新品、经典款等物质层面,他们纷纷以身作则地与艺术结缘,为纯粹的物质享受增添了愉悦、优雅的艺术气质,让人越来越沉迷。
默读时装的历史
去问问Christian Lacroix的Fans上哪里可以找到他近乎绝版的Vintage Dress?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举办的“Christian Lacroix时装的历史”大型展览。从Mainbocher30年代的设计到Christian Lacroix的经典作品,他把从18世纪到现在的整个时装发展史都鲜活地串到了一起。当然,时尚专家们会提醒你,在去看这个展览时,别忘了带上一瓶由Christian Lacroix为依云设计的水瓶,当你若无其事地从包里拿出这瓶水的时候,无声的注目礼已经认可了你专业时尚迷的身份。
边购物边看艺术展
购物逛街太疲劳了吗?如果边购物边看艺术展是否很有品位?当然,这种安排还会让纯粹的物质享受变得有深度。为了彰显店铺装修的艺术气息,连卡佛北京店特别邀请了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家Cara barer, Dennis Lin, Mascia Manunza和秦冲特别为新店创作了精妙作品。同时,为了表达了首都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他们还把中国艺术家请到该店,做了一场名为《意料之外的独到视野》的艺术展览,艺术家把其画作、雕塑等艺术品,以非常优雅的方式放置于店内。如此艺术与时尚的结合,引起了时尚界及艺术界的不少关注。
享受设计师们的纪录片
电影、自传、纪录片,这又是艺术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当然也有奢侈品的足迹。如果你在网站上输入“CHANEL”的名字,从1981年《CHANEL SOLITAIRE》开始你将看到一连串与CHANEL有关的电影。最令人期待的是由AUDREY TAOTOU主演的法国版自传,它绝不会仅靠漂亮衣服撑场面,而是会看到CHANEL在成名前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
另外,随着纪录片《Lagerfeld Confidential》、《Marc Jacobs&Louis Vuitton》的成功,Coco Chanel自传的二度重拍,大牌设计师系列的纪录片也在持续升温。作为LV珠宝师Camille Miccli的妈妈,Dominique Miceli希望能够充分调用她的信息资源再度拍摄真实反映设计师生活的纪录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但能从作品中领域设计师的生活态度,更能从其纪录片中感受他们的生活点滴。
学会欣赏古董包
1920年制作精美的梳妆匣,上世纪50~60年代引领潮流的女士手袋,1975年诞生的第一只Amazona手袋……对于一个奢侈品牌来说,没有什么比展示历史更能显示其地位。因此,LOEWE在北京706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展览,就首次亮相了不少典藏,指明了每一个值得停靠的经典段落。
在这个奢侈品牌的历史展览中,你可以感觉到,真正制造“潮流”的作品——无论是时尚还是艺术,无不反映人们对过往时光的态度——不管这种选择是传承还是发扬,没有一种“新”不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