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艺术品的流通市场正在迅速成长,拍卖会一年比一年多,画廊业日渐兴旺,艺术投资从专业走向民间……如今,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画廊为主)、二级市场(各大拍卖公司)的格局,以北京为代表的艺术繁荣地区又出现了一些比较“新潮”的艺术品市场新兴现象。说它们“新潮”,是因为这些新现象有的已经与国际接轨,有的则依托新技术、新媒体而诞生。它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对艺术市场又会有何种影响?且看本期调查。
艺术信托弥补市场“断链”
来自美国的国际“艺术家共同信托”(APT)计划,2007年年中正式落户北京。据悉,不同于其他艺术基金的是,艺术家直接以作品投资。APT作为信托管理机构,艺术家在加入计划的20年中,以一年一件共20件艺术作品来投资,艺术家仍保有作品所有权,但能在未来换取回报。当APT售出某一件作品时,利润的28%将作为其投资和管理费用的回报,40%的销售收入归作者个人。另外的32%给集体公积金账户,信托中的每位艺术家都会从中获得均等的一份。听起来,这是一种保障盈利的方式。大约在加入APT10年后,艺术家开始从其个人账户和集体公积金账户获取现金利益,可以随时提取全部或部分现金。每个艺术家都可以指定自己的继承人。
美国康乃尔大学艺术史博士、年轻的APT亚洲区、北京执行长杨心一对APT的中国之旅充满了信心,他说:“如果画家真要靠卖画挣钱不会找我们,他们是想实现自身价值,进入国际渠道。我们并不想取代国内现行的画廊、拍卖公司这种经纪机构,但事实上我们弥补了现行链条的一些断层。”杨心一说。
艺术品也能“租”出高效益
推出“艺术品租赁”的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中心李国昌经理表示,“艺术品租赁”的概念在国外其实就是“艺术银行”。最早是加拿大在1972年用于支持加拿大国内的年轻艺术家而提出的。李国昌说,世纪墙把合作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作品租赁给一些单位,本身就能加强资金周转。而租赁方不用像买画那样操心艺术品的真伪和保值、增值问题,也不用考虑储藏、维护等问题,而他们也想通过这条另类渠道,给众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以更多面世的机会,租赁的资金世纪墙和艺术家将对半分成。
世纪墙艺术总监王泊乔说,目前已经有几十家机构跟他们有过租赁往来,世纪墙对于短期租赁的艺术品除了收取押金外,还将收取租金,以日计算,租金收取额按双方认可价值的3%至6%来收取。
艺术基民炒完股票炒艺术
2007年北京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第一个银监会获准成立的“艺术基金”——民生银行“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了。
从民生的1号产品看,它的运作基本是基金的标准运作模式。民生银行艺术品投资基金项目经理高蔚然表示,基金的募集情况达到了预期,目前运营良好。民生向基民报价的具体做法是:已经实现价格的投资作品,按照实现价格报告;还未实现价格的,按照成本价或参考价格报告(把同一位画家同一组作品的近期市场价格作为作品的参考价格)。高蔚然强调,民生肯定要在众多投资艺术品里进行筛选,并且依托专业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和投资指导。现阶段他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是中国当代和近现代的书画、油画作品。
博客卖画“搏”出个好身价
最近,网络波普艺术家安迪的一幅KT版油画以6846元成交的时候,给“互联网销售艺术品”市场带来一个新规则,即以博客点击数作为网络画作的定价,一个点击数定为一元人民币。
安迪的艺术行为我们不予置评,但博客卖画这种现象却已经悄然在艺术圈兴起。据悉,徐悲鸿美院的副院长徐唯新在雅昌艺术网开了博客,一些画卖得不错。之所以没有像安迪这样公然地宣称“网络直销”,是好些艺术家内心还是竖着一条底线:博客是思想交流的地方,不太敢公开卖这种东西。
从目前看,国内著名的雅昌艺术网已经专门开辟了商业区,画家可以直接在博客里卖作品。而一些诸如“中国书画博客网”的民间网站也在兴起,但因为网站交易上当的也不少。为此,一个网络编辑认为,网上方式如果解决了信誉保证问题,是完全可以实施的。比如找第三方银行做担保,或者像淘宝网、当当网那样起码是“货到付款”。宗合
业内声音
“艺术品抵押”将占盘子5%
对于以上所涉艺术市场的新渠道,业内人士都给予了相当关注。世纪艺苑画廊的赵庆伟跟记者谈起了国外一些成功的模式,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触及或者说远没有完善,比如“艺术品抵押”业务。
日本的“安田火灾保险公司”有个成功案例,它充分证明了银行介入艺术市场的重大作用。日本银行有“艺术品抵押”的业务,企业可以通过抵押手头现有艺术品的方式从银行贷款(一般比抵押品价格打些折扣),去购置其他艺术品或从事其他业务。当时安田火灾保险公司将所购买的近1亿美元天价的梵高画作抵押给银行,拿到钱去投资其他业务。产生的商业效应无以复加,安田公司被认为是最有钱、最有实力的。
这“抵押”听起来像当铺,但银行资金雄厚,操作起来的市场效应远非当铺可比。“艺术品抵押市场肯定会上来,而且会是外国银行带着这种业务进来,那时我们启动就会有很大压力。以整个中国艺术品总价值这个‘大盘子’来说,它应该能占到市场资金的5%。”赵庆伟对“抵押”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艺术交易进入“多选”时代
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赵力认为,现在的艺术市场特别活跃,所以给上述这些交易新渠道、新策略开拓了空间。这些方式会对艺术市场结构优化、新资金注入产生很大作用,艺术市场未来的可预见性越来越开阔了。但如果说哪种优劣,目前都还属于创新阶段不好判断,但肯定的是都有发展空间。
“以后艺术品交易将是‘多选’,不是‘优选’的问题。”赵力说,不过他最看好“艺术基金”的市场表现。眼下国外基金正在大发展,而国内也开始出现投资性、理财性基金。以国外艺术品全球交易额250亿美元的“大盘子”看,国外艺术基金占了18亿美元。“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将有大的发展。”而从交易平台看,只要解决“诚信”问题,网络艺术品交易迟早会普及,因为这种交易平台要比画廊、博览会等更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