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艺术家的现实与神话
第一财经日报 2008-03-26 10:09:4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秦琦,《皮带与乌龟》

      欧阳春,《浪子》艺术家总喜欢跟自己过不去。有钱了、日子好过了,非得把自己整得孤独、脆弱,不拘一格,这叫深沉;没钱的时候,便撒泼、行为,这叫有型、追寻艺术理想。他们在现实之中奋力寻求刺激的另一面。于是,有艺术评论人把他们追求的目标称为“神话”。从3月15日至4月21日,名为“神话之界”的艺术展在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进行。

  北京艺术家欧阳春的作品被画廊大力推介。整面墙上摆满了新作,一幅《未出名的画家》,色彩黑暗,画面黑影中一个人的模样,右手持数十支画笔,左手一个颜色盘,眼神彷徨无助。而在另一幅画中,他把自己勾勒成蓝天下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悠闲人儿。

  这是一个自称“在现实中乐观,在思想深处悲观”的艺术家,或许是因为艺术市场机遇太多,艺术家因此转变得太快。从一个“浪迹江湖”艺术家每天所遭遇的挫折、痛苦,到受到承认后的喜悦与自我,“阳光的欧阳春”同时在墙上遇到了“黑暗中的欧阳春”。细看创作年代,不过都在一年之间。

  “我就是在画自己,我试图在绘画中抓住的是我生活的片断。”欧阳春如此说道,这类似于成名艺术家的口头禅。在欧阳春的“神话”里,画笔下五颜六色的自己,可以舒服地躺在草地上看星空,也可以站在窗户明亮的屋顶眺望。可是,现实中的他仍得穿着黑色皮甲克,面带倦容,竭力用一套标准的“艺术语言”讨好藏家、媒体和艺术经纪人。

  与大部分艺术家一样,欧阳春在乎市场,这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否则他不会在自己的简历上增加越来越多的展览,但似乎他也在乎自身的感受。欧阳春常对人说:卖画就像推开厕所的门一样简单。要上厕所,你必须推开门,但不会为推开门这件事儿想太多。事实上,他确实也没想太多。生逢其时,市场主动找上了他。

  秦琦是来自沈阳的年轻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他的绘画语言带有强烈个人风格,混合着抽象、社会现实、粗俗和色情,也掺杂了北方画家固有的彪悍。他一贯的标志性风格是在画布上堆起厚厚的颜料或使用厚涂法——当然,这种厚重感也是近年画圈的时尚。在一幅画面中,一个骑车人被地上无数的砖头卡住不得动弹,在另外一幅画中他则将皮带变形成一条蛇置于一只乌龟壳旁边。艺术家的“神话”似乎更多想表达一种寓意,尽管这和想表现生活中的自己有明显不同,这种视觉体验关乎心理学,如同西方古老的宗教画一样。“典型的静物画和风俗画变成了有生命的一幕,但是只有当我们放弃我们自己所认为的关于绘画构成的假设,它才会变得更强烈。”该展览的策展人陈浩扬评论说。

  在陈浩扬看来,绘画艺术就是横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神话。绘画一开始是为了表达某些半真半虚的东西,但是一段时间后它就渐渐发展成为某种如意识形态的东西。一件艺术作品的内涵通常随意多变,随时间、空间以及环境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件放置在博物馆内的艺术作品就会带上某种特殊的含义,我们会因为环境而为它附加上文化值,慢慢开始相信它的重要性。艺术作品便从现实上升为神话。

  但对艺术家来说,现实与神话,似乎是两个端点,有时他们会在一头“现实”迷失自我,有时则需要用“神话”中的自己进行自我鼓励。正如达利的自嘲:“有人说我是超现实主义画家,我则认为自己是鱼子酱。”

  在我看来,比起达利,他们显然“神话”得还不够。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