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商城资讯
中国印尼艺术家联展:聆听当代的“亚洲口音”(图)
来源:广州日报 2008-04-17 10:19:2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看见答案的人》

 

 

    《Fantasy Landscape Series Lotus Jingle》(莲花铃系列 之 奇景)(局部)  Nus Salomo(印尼) 作品

 

 

《舞蹈》 张近慧 作品

 

    “亚洲厚音——中国印尼艺术家联展”16日开展

    由ART64艺术空间(中国)、O House Gallery(印尼)主办的“亚洲厚音——中国印尼艺术家联展”4月16日至20日将在上海“2008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亮相展出。据悉,该展览首站选择上海,稍后将会在印尼、中国北京等地续展,下半年走回广州作最后一站巡展。本次的策展人是印尼的著名国际策展人Jim Supangkat,曾在印尼推行过“印尼新艺术”,而参展的艺术家有中国的李伟广、张近慧、魏克健、喻旭东、张间生以及印尼的Ketut Susena、Entang Wiharso、Hanafi、Ito Joyoatmojo。

 

   “亚洲口音”即亚洲当代艺术

    据策展人介绍,“亚洲口音”——亚洲当代艺术,作为国际艺术形成的重要部分,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西方艺术过分的重视导致了对“亚洲口音”的忽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亚洲口音”其实是文化转化的一种表现。一直以来,“亚洲口音”常常被拿来与西方欧美艺术的发展作比较。然而,这种对比基于一个前提:认为国际艺术只以西方艺术为主旨,国际艺术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相同的。其实不然,作为文化转化表现的一种,要真正理解“亚洲口音”,必定会因为文化的差异性而有根本上的不同。我们不应把“亚洲口音”单纯地看作只是对西方艺术的复制。实际上,那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模仿。只有站立于不同的文化立场,更多地了解欧美以外的艺术动向,才是确切理解“亚洲口音”的方式。

  
  4月上海开展9月移步北京

    作为“亚洲口音”中的一种,年轻的艺术家们均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和印尼,这也是本次使用“亚洲厚音”作为展览主题的因由。本次画展中作品风格各异,中国部分,李伟广以照片写实主义表现手法引入当代艺术,表达他潜意识中对童年的回忆,而张近慧则以写实手法宣告女性的独立,魏克健的作品总是带着一份源自现实生活的诗意,喻旭东把他对感观的状态形象化,张间生以平面化的色块拼凑出生活于城市化的女性精神。

    印尼部分中,Ketut Susena热爱自然,似乎在画面中追求那种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Entang Wiharso探究美学于视觉层面并亲身体验何谓美学,在画面中表达这种似“丑”的美,Hanafi把艺术融于日常生活,通过对生活冲突的深思启发他在画面中的表达方式,Ito Joyoatmojo的作品如印刷品般表现出一种与后现代有关的矛盾。

    据悉,“亚洲厚音”巡展将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另外,九位艺术家的作品还将参与在广州举办的中、日、韩及印尼的大型联展。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