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艺术家Christo和Jeanne Claude启动最新项目
来源:artforum 2008-08-25 09:44:5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据《纽约时报》的 Jane Ure Smith报道,以捆绑过国会大厦和弗罗里达岛而著名的艺术家 Christo和 Jeanne·Claude 近日来到了乡村,准备捆绑季节。这一次,他们的原材料是山,布, 水,夏日的光。在这个项目里,他们计划在40里长的科罗拉多的阿肯萨斯河上挂起银布做成的蓬盖。每个夏季,有三十万人在这里划木排。届时,这些木筏将从布蓬下经过,而同时人们可从缝隙中看到天空。他们使用了与上次捆绑国会大厦相同的材料,只是这次的捆绑比较松。艺术家说:“布料将会很好地映照到光,早晨,变为玫瑰色,阳光底下,是铂金色,太阳落山,是暖暖的金色。”

  关于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是利用大地材料、在大地上创造的、关于大地的艺术。它在英文中被写作Land Art、Earth Art或Earthworks,这两个词分别透露出大地艺术的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大”,即大地艺术作品的体积通常较大,它们是艺术家族中的巨无霸;二是“地”即大地艺术普遍与上地发生关系,艺术家通常使用来自土地的材料,例如泥土、岩石、沙、火山的堆积物等等,或者这些作品就是为了改变地面的自然状态而创造的,手足无措的观众站在面目全非的大地前面,往往会惊叹“哦!原来大地可以变成这样”。

  大地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一种概念的美,而这种美是大自然的,它的纯粹当时在雕塑界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大地艺术的表达形式从此成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性的艺术表达方式。

  大地艺术孕育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期。不到10年就蔚然形成一场运动。当然,它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当时特殊的人文环境,它是当时人们对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兴趣,以及以艺术形式对回归自然理念的响应。作为一个艺术的新品种,它与那个年代各个繁荣的艺术形式都有普遍的联系,极简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和传统的绘画、雕塑都与它有直接的血缘联系。大地艺术的出现不仅反映了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也让人们再次去重构大自然的纯粹化。因此,大地艺术家是非常伟大的,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回归”和“突破”,让大自然更美好的与人类的主观思维世界结合在一起。

  作为著名的大地艺术家,Christo & Jeanne-Claude夫妇是当今最有魄力的艺术家,极少有艺术家像他们那样动用数年时间来构划、实施艺术创作。他们的代表作品《包裹群岛》(SurroundedIs-lands),这项《包裹群岛》的作品历时4年(1980—1983),以约60万立方米的粉红色布料,漂浮围绕着佛罗里达的11座岛屿。1995年,德国国会以292对223票通过,同意艺术家夫妇用白布包裹德国国会大厦,该项目持续14天,但最早的念头却出现在23年前。

  克劳德夫妇的“包裹艺术”和“大地艺术”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把桥梁、公共建筑物、海岸线包裹起来,形成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景景观。克劳德夫妇的作品都是“浩大工程”,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牵涉到的内容更是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外交,让其它同辈艺术家们难以望其项背。但他们经年累月,苦苦经营的作品,最终多在自然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克里斯多说:“我们的作品都有关自由,自由的敌人是拥有,因此消失要比存在更永久。”

  虽然大地艺术被称作是“不能长久的艺术”,但艺术家们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传达在他们的作品中,这样的震撼力始终是无与伦比的。大地艺术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是独特的,它以最完美的大自然作为介质,将人类伟大的智慧和审美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风格。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