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后,美术馆的发展也开始走出低谷。
起步晚新馆多
1976前的27年,美术馆不过区区十几个。1976年至2004年年底,我国美术馆总数已超过100所。其中多数为新馆,有的是在原来基础重建和扩建。可以说美术馆已遍布各地,这个数量尚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数量的激增仅仅是一个方面,美术馆的办馆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与博物馆总数相比,美术馆发展速度滞后。全国博物馆1936年为77所,1946年下滑至17所,但至2005年已超过2300所。美术馆投资和办馆条件也远逊于一般综合性博物馆。2005年以后,随着书画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企业和个人收藏家办了许多美术馆,由于难以确定是否为真正意义的美术馆,不易统计。
中国的美术馆就艺术门类而言,一类是综合性美术馆,国、油、版、雕、民间艺术和设计艺术全部涵盖。这类馆有国家级馆中国美术馆,省、市一级的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等。这都是以地域命名的省市级大馆。另一类是以收藏某种艺术品或某位艺术家作品为主的专门美术馆。这以中国书画类美术馆为多,而且以个人纪念性美术馆最多,规模相应小。
我国的美术馆起步晚,所以收藏量往往无法与国外大馆相比,即使是综合的国家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仍难与美国、法国等国家美术馆相比。当然作为综合类古代博物馆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丝毫不比国际大型博物馆弱。
所属不同美术馆生存有别
现有的美术馆由于受级别和所属部门的局限,往往经济来源和实力各不相同。公立的美术馆归属情况主要有5种:(1)各地文化局、文物局,(2)文联、美协、画院,(3)美术院校,(4)园林、旅游部门,(5)非文化机构企业、社团等部门。民营美术馆亦有个人和企业两种。
文化局、文物局管属的美术馆目前状况比较好,作为艺术博物馆它们与一般博物馆应该没有区别,但由于收藏定位不同,古代藏品与近现代藏品的经济价值有别,美术馆的收藏经费较博物馆远为逊色。许多美术馆至今还带有展览馆性质,甚至多数没有政府部门定期划拨的收藏经费。
文联系统管辖的美术馆的长处是有一支活跃的创作队伍,展品有活的源泉,但经费的困窘更加明显,直接影响征购藏品。这一类馆亦擅长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日益多功能化的趋势下,呈现出诸多综合性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博物馆特性相对要弱一些。
美术院校的美术馆具有学术研究见长的特点,但同样缺乏资金投入。这一类美术馆往往以藏品特色保持一定的常设陈列,同时根据教学需要举行各种不同的展览。它们没有一年必须办多少个展览的硬性指标,具有较多的学术选择主动权。
园林、旅游部门办美术馆往往是为了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量。此类美术馆观众多,经济收入若用在美术馆的收藏和发展上是很有前途的,但多数主管恐怕难有长远眼光和学术思考,所以研究和管理自然也弱。如山东济南著名的趵突泉公园中的李苦禅纪念馆和王雪涛纪念馆,在办馆中困难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