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夜场:
首次夜场拍卖让买家信心大失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让人大跌眼镜,以往市场追捧的明星艺术家的高价作品,7件中有5件遭遇流拍
10月4日晚,苏富比香港秋拍的《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拍卖大厅座无虚席。虽然工作人员立刻增加席位,但后厅仍旧被人群挤满。7点30分,拍卖正式开始。开场便是6幅来自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相继受到追捧,让拍卖会开场便气氛高涨。然而,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却让人大跌眼镜。以往市场追捧的明星艺术家的高价作品,7件中有5件遭遇流拍:首先是苏富比预展期间重点推出的刘炜于1994年创作的《革命家庭系列三联作》(估价为1200-1800万港元)虽然拍卖官把起拍价降到800万港元,但仍遭遇流拍。2件王广义作品也没有逃脱流拍的遭遇。张晓刚的《血缘系列:兄弟姐妹》(估价1000万-1500万港元)也遭流拍。随后日本著名当代艺术家村上隆的独版雕塑《Flower Matango》(全场最高估价2400万-3200万港元)、曾梵志的《安迪·沃霍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估价2000万-3000万港元)和岳敏君的《天空》(估价待询)、日本的奈良美智《Be Happy IV》、唐志冈的《儿童会议系列》、白南准的装置《大肩膀》以及严培明的《瞎子叔叔》、方力钧的《1996,No.3》悉数流拍。中国当代艺术家奉正杰的《浪漫旅程系列13号》从32万港元起拍,仅以最低估价50万港元勉强拍出。
所幸,估价为2000万-2500万港元的张晓刚《血缘系列:大家庭1号》,最终由现场41号买家以最低估价2000万港元拿下,居然是该场的最高价。蔡国强的《天空中的鹰、眼镜和人们——人》(八屏画,估价1200万-1600万港元)超出最低估价300万港元顺利成交,成为该场拍卖会第2高价成交拍品。
不仅中国当代艺术部分遭遇寒冷,一向受台湾市场喜爱的中国现代艺术家朱德群、廖继春,以及常玉的作品竟然也无人问津。不过以回归传统著称的古典风写实画家王沂东的《闹房No.2:吉祥烟》倒是受到买家的喜爱,以超出最低估价300万港元的1100万港元成交。另外,正在向中国当代一线艺术家冲刺的刘野的《无题》也表现不错,同样是1100万港元成交,高出预估价200万港元。
中国当代艺术日场:
买家信心有所恢复
本场拍卖活跃热烈,成交率高达80.1%,拍卖行调整策略,估价偏低且开拍时往下作了调整
10月5日下午,中国当代艺术日场开拍。人潮依然热烈,拍卖大厅人群爆满。开场便是中国当代70年和80后年轻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场内买家还是电话委托者都心绪高昂,对于自己举牌的拍品似乎都在势在必得,17件拍品除一件撤拍之外全部拍出。
进入中国60后到50后艺术家的作品后,首先是估价为480万-550万港元的刘野的《我相信我能飞》流拍。2000年开始进入中国艺术市场并瞬间走红的当代艺术家唐志冈的作品也受到一定冲击,拍品中的《儿童开会系列》由电话委托以302万港元的最低估价买走,另外1幅《马》油画纸本也仅12.5万港元成交,险超最低估价。俸正杰的5幅作品悉数拍出,几乎全部由电话委托买家买走,但没有超过百万港元的。郭晋、祈志龙等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基本成交,但价格几乎是贴底价成交。
一线艺术家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之一的343号拍品估价为800万-1200万,拍卖师临时从400万港元起拍,场内只竞拍到620万港元就难以为继了。岳敏君4件拍品中,玻璃钢雕塑拍得最好,122万港元成交;油画《无题》虽然是本场拍卖的最高成交作品,但成交价格662万港元,紧贴600万的最低估价。方力钧的3幅作品也是如此,都紧贴估价成交,其中《2001.09.25》最后成交的218万距离估价250万相差甚远,由欧洲买家买走。张晓刚的2幅估价过百万的作品都遭流拍;刘小东共2幅作品上拍,估价都过百万,其中也有1幅流拍。而一直表现稳定、风格又多变的刘炜的几件风景小作场上的争抢则较为活跃,7件作品都逾最低估计成交。
与前日的夜场相比,中国当代艺术日场要活跃和热烈很多,187件拍品成交率高达80.1%,成交总额为9029.9249万港元(约1161.8555万美元)。当然这与拍卖行的策略也有关系,估价较低且开拍时往下作了调整,而且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带动了整场拍卖的气氛,这一点也是不可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