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瓷有“病”是否要藏入,笔者的观点是:收藏伤残古瓷要有所选择。应看它有没有别样的历史价值?器型是否独特?稀有?胎骨、发色、图案、釉水等,是否具有典型性。如果它具备了以上一点或数点,而你恰好是喜欢欣赏、业余研究者,不妨“吃”进。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来说,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明清官窑伤残瓷、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事实上,收藏伤残古瓷也是能够保值、升值的。这些年来,伤残古瓷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鉴藏
古瓷收藏莫见“残”就“废” 伤残古瓷仍能保值升值
| 相关文章>>更多
十年价格上涨10倍 民国瓷行情上演"节节高" 釉下五彩逐年走高 醴陵瓷:借收藏焕发第2春 文房瓷器每年保持20%的涨幅 深受藏家追捧(图) 大师泛滥缺少高端 中国陶瓷业发展误区 瓷器首入湖北文物拍卖市场受热捧 现当代陶瓷收藏逐渐升温 7501升值空间巨大(图) 当代陶瓷艺术成"绩优股" 两年价格翻近十倍(图) 西渡重洋:300年后东归故里的中国"外销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