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当代艺术应有道德底线是否遇到拐点尚待商榷(图)
来源:广州日报 吴聿立 2008-10-26 11:41:4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我家的空调漏水了》文本、装置、录像 李消非

 

 

    西方知识界已有了解中国的愿望

    记者:近20年过去了,自几年前当代艺术的市场井喷行情出现后,它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是不是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已经遇到了拐点?

    黄专:本月初,我在伦敦出席了一个由西方学者、西方各大重要艺术博物馆馆长和中国学者联合参加的会议,讨论西方如何真正认识中国的当代艺术,表明西方知识界真正具有了了解中国的愿望,这无疑是个好的征兆。

    但是,至于当代艺术是否遇到拐点还很难说。

    记者:1992年,由您策划的首届“ 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意义非凡,但当时基本是外来艺术家参展,与广东的关系不大。时至今日,广东的当代艺术仍无法与北京、上海媲美,请分析一下个中原因。

    黄专: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它是由以下几个生存因素决定:其一,学术环境。中国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和当代艺术基本没联系(像北大、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已经开始对当代艺术有一定的研究和实验科系,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环境对当代艺术来说几乎不存在的,当代艺术在西方是主流文化,在中国则不是,这是我们判断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社会依据,它也表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中国当代艺术缺乏与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有机联系,使它长期处于思想贫血的状态,而市场和官方艺术对它的干扰又使得它缺乏更为独立的学术品质;其二,经济环境。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市场现在还是十分缺乏,原因就是缺少有学术品质、战略眼光的拍卖行、画廊等经济循环系统,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无序的炒作不仅没有成为当代艺术的经济土壤,反而成为使当代艺术迅速劣质化和时尚化的动因;其三,大众传媒环境。当代艺术是社会性的,要进行社会活动,必须和社会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大众传媒关注才能生存。

    广东的当代艺术生存空间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这三个方面更加缺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