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非洲客座艺术家:中国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新的思想
来源:新华网 赖少芬 吴俊 2008-10-27 09:52:5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来到中国,我们就像回家一样,中国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新的思想。”“2008非洲文化聚焦”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期间,在深圳画院创作生活了一个月的5位非洲客座艺术家带着他们的作品精彩亮相,艺术家们说,在中国的客座生活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受益匪浅。

    为了推动地方和民间开展对非文化交流,“2008非洲文化聚焦”系列活动之一“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非洲客座艺术家来华创作”艺术交流项目,邀请8位来自非洲的著名艺术家赴深圳画院进行客座交流,首批5位客座艺术家来自科特迪瓦、肯尼亚、埃及、贝宁和南非。

    在深圳银湖边上的画院里,每个非洲艺术家都拥有一间独立的画室,平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青山绿水环绕的画室内进行创作,闲暇之时,他们爬莲花山、逛美术馆、到大芬村买画布、品尝不同的中国小吃,还和中国艺术家一起参观展览、进行学术研讨,体验着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来自科特迪瓦的画家玛蒂尔德在北京学习了4年书法和中国画,说着一口很不错的普通话。对于中国书法,玛蒂尔德一直情有独钟,她说:“我很喜欢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我眼里,书法不仅是汉字,每幅作品都像是一幅流动的画。”

    除了尝试进行书法创作,玛蒂尔德还创造了一种新鲜的绘画,她将中国书法和非洲树木画融为一体,在油画中加上树皮、布、纸等,充满质感的作品表现着深圳的山水和汶川地震灾难现场等主题,看起来粗犷而令人震撼。

    “在我心中,中国就像我们的国家一样,来到这里,我有回家的感觉。”玛蒂尔德说,她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国的一切都牵动着她的心。汶川地震发生后,玛蒂尔德用书法写下了一首诗,简单的词句表达着她的悲伤:“都丢了,人也没了,老黑哭,白人哭,黄人也哭;都走了,都飞了,别说,别哭,别想多。”

    虽然在深圳只生活了一个月,但非洲的艺术家已经从中获得不少灵感。来自南非的安吉拉把她见到的很多形象都留在了画布上。安吉拉经常上街拍各种各样的人,再根据照片里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她的画里,既有莲花山上的小平塑像,也有在何香凝美术馆看到的雕塑,她以这些形象为原型,再赋予他们新的表情和背景,以表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群体。

    “我很喜欢中国饭桌上的大转盘,也很喜欢很多人一起吃饭,这体现了中国人善良、慷慨和与人分享的美德。”安吉拉认为,在中国的客座生活让她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去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最基本的文化元素,这些真实的生活最能激发创作的灵感。

    “中国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新的思想,我们在这里找到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和愿意交流的民族,因为有这种交流,我们的作品才可以不断找到新的创作元素。”安吉拉说。

    因为来自非洲不同的国家,5位艺术家也从彼此不同的文化中汲取艺术营养。“我们5个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非常喜欢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创作,学习彼此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提升。”安吉拉说。

    在深圳体验中国生活的同时,非洲的艺术家一直在用画笔表达着自己的感受。11月中旬,5位艺术家将共同在深圳画院举办一个画展,把自己在深圳创作的作品展示给中国观众。深圳画院负责人表示,非洲艺术家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他们对艺术语言的理解都非常特殊,他们风格各异的作品将给中国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享受。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