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展览资讯
宫廷艺术品展:珍贵"清帝龙袍"现身山西太原(图)
来源:太原日报 高宏亮 张慧 2008-11-06 11:31:0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工艺繁琐制作最少需2年

    龙袍因袍上绣有龙形图案故名,制作都极为精细,这从所展4件龙袍中即可窥得一斑。

    以乾隆的朝袍为例,这件精品中的精品,通体以明黄色缎为面料,以五彩绒线及圆金线为纹纬,织工精密,花纹生动逼真,整件衣服一共绣有五爪金龙37条,并列有十二章(龙袍特有纹饰,代表帝德的12种图案)。

    这件龙袍的用色、花纹及袍的形式,与《大清会典》里规定的皇帝的夏朝袍完全吻合,应是乾隆皇帝在上朝时所穿的夏朝袍。据考证,它是著名的明清两代的皇家织造、江宁织造所织造的妆花缎缝制而成的,妆花缎又是驰名中外的南京云锦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它把我国历代的织锦艺术集于一身,被称为中国织锦艺术的“一绝”。

    宗凤英说,龙袍的制作工艺都异常复杂,比如这件龙袍所用的缂丝工艺,耗工时过长,一般只使用于龙袍制作,这种工艺因其复杂到现在都很难仿造,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以这样的精工细雕,制作一件龙袍至少需要2至3年时间。

    此外,嘉庆的吉袍同样以明黄色为底,整件衣服的织就采用了平针等近10种刺绣工艺,绣工细密,针脚整齐规整,色艳丽柔和,花纹生动灵活,充满生机与活力,从其花纹来看,应是嘉庆皇帝在过生日时所穿。乾隆战袍身上所绣均为四爪金蟒,从所织的花纹来看,应是乾隆身为贝勒时所穿,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战袍,实属少见。

    -“身世”揭秘一家四代传下来

    宗凤英告诉记者,现在存留下来的龙袍主要都集中在故宫,但此次所展出的4件龙袍却全部来自个人所藏。

    清代宫禁森严,龙袍流落宫外,混迹民间着实让人费解。谈到这个问题,周双成说,这批龙袍确实来之不易,是一位4代专门收藏龙袍的收藏世家提供给他的。而龙袍流落民间也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皇帝把自己的衣服赏给王公大臣,作为一种圣眷恩宠,让臣子们回去光耀门庭;另一种情况是清末皇室势微,宫禁松弛,一些太监宫女监守自盗,卷几件衣服出去卖钱是常有的事。

    相关链接:现在将皇帝所穿的服装基本统称为龙袍,其基本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并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雨服6类。龙袍的纹饰历代都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做工、面料和纹样等极其考究,比如所采用的缂丝,是一种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工艺的特殊织绣工艺,在丝织品中被列为最高等级;比如十二章,分别织造12种图案,是皇帝的特有纹样;比如龙袍上绣满的龙纹,精确到纹样及所在的位置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由此,龙袍也被称作“服饰中的极品”,因此不像书画那样假货横行,龙袍很少存在赝品。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