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引导佩玉风尚
顺应当前佩玉文化风尚,引导人们消费性收藏理念,《中国玉器》专场本次推出佩饰为主的明清玉雕,同时保有一定数量的回流古玉。本场拍品一大特点即多为小件佩饰、摆件、把玩件,且出处可靠,估价非常合理适中。总成交2470余万元,成交率近8成。其中,佩饰类玉件成交在9成以上,显示佩玉文化之深入人心,收藏群体颇为稳固。
清代玉佩饰种类、数量丰富,审美亦俗亦雅,较易被欣赏、理解。且佩饰收藏多为消费性,重复出现市场很少。故拍场表现较稳健。本场拍品工质俱佳,同时估价贴近大众收藏,集中自1-10万元间的佩饰几近悉数成交,亦有如“清白玉进爵佩”达估价10倍的32.5万元成交。表现翰海对佩玉市场观瞻切合实际。
包含部分佩玉及摆件、文房类,琉璃厂老牌文物店“振寰阁”藏玉拍品品质上乘、阵容齐整、估价合理,取得良好成交业绩。玉质温润光泽,雕琢细腻生动的“清中期白玉童子戏鱼花插”,以80.6万元成交。反映市场择选拍品除品质,亦看重其出处,对老店旧藏颇为认可
古玉部分,集合自文化期至宋元约40件拍品。从预展现场看,观摩人数众多,包含五省文博专业人员前来观摩研讨。成交情况,古玉仍未出现期待中的冲高,“辽金白玉鹿纹带饰”成交价30.24万元。国际市场,古玉已显露上涨势头,相信翰海迄今已坚持推出五场古玉专拍亦将取得收获。
古董珍玩推进多元收藏
本季《古董珍玩》专场从拍品结构和估价均定位在贴近主流收藏,整场表现稳健,成交4500余万元。特别推出的清中晚期官窑器备受关注,存世稀少、华贵精美的“清嘉庆黄地粉彩花卉纹包袱瓶”以996.8万元成为本场最贵拍品,凸显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
瓷器成交保持春拍态势,传统亮点热度不减。造型优雅、气韵雍容的“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天球瓶”以526.4万元成交;工艺精湛、寓意祥瑞“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福寿纹如意”117.6万元拍出。盘碗类瓷器依然很受藏家青睐,成交率在八成,多件拍品以估价翻倍价位成交,如一只“清乾隆五彩龙凤碗”,色泽明艳亮丽、构图繁复细致,无论造作水准、艺术表现均为上乘,最终成交35.84万元,超估价3倍之多。清中晚期瓷器继春拍呈拉升行情,本季仍显现这一趋势。尤为亮眼的当属这一时期精品“清嘉庆黄地粉彩花卉纹包袱瓶”,此器构思巧妙,烧造难度极高,甚为鲜见。从颈至足,分绘缠枝花卉、红蝠、寿桃等吉祥纹饰,瓶身中央装饰粉红色金钱锦地包袱纹,随形凸起,线条极为流畅、自然。整体流光溢彩,乃当时瓷器造作之经典,融文化审美之风尚。本件包袱瓶高价成交,体现随市场发展、拍卖公司推动,藏家对这一时期经典艺术品价值认知在增进,作品价格逐渐明朗化。
“清道光粉彩十二金钗灯笼瓶”以212.8万元成交,亦属不俗。形制规整、发色明艳的“清光绪青花海水云龙茶壶”,以近估价4倍26.8万元成交,令人惊喜。“明剔红花鸟花口大盘”112万元成交,“清早期犀角松树杯”50.4万元拍出,也是本场成交不错拍品。此外,几件珊瑚质拍品引起买家颇为精彩的拼抢,最终成交价都为估价数倍。表现出藏家收藏视角愈加多元,择选拍品针对性强,参与心态渐成熟,更具专业水准。(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