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天津博物馆举办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
来源:新华网 2007-04-30 11:02:2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天津博物馆于4月29日至6月10日期间举办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这是自2004年建馆以来,天津博物馆与中国十大博物馆联手,共同举办“全国十大博物馆精品文物联展”活动的又一新举措。
 
    此次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共展出历代名家名作47件,其中国家一级品文物就达40件。展品中包括唐代欧阳询的行书和孙过庭的草书《千字文》、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怀素的草书《论书帖》,五代时期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李成的《茂林远岫图》、佚名摹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明代沈周的《盆菊幽赏图》、文征明的《桃源问津图》、唐寅的《饮中八仙图》等。可以说是名家荟萃、名品云集。
 
    清朝在其鼎盛的康乾时期,将历代书法、绘画名迹几乎全部征入宫中,先后进行了三次鉴定整理活动,分别将内府所藏历代书画名迹著录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初、续两编中。按定制装裱后,加盖御藏玺印,再配以内外精工的包装,完成了中国书画鉴藏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和整理。
 
    从1922年7月起,末代皇帝溥仪开始有计划地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便于携带的一些书画名迹,如手卷、善本图书等珍贵文物盗运出宫,藏在溥杰之父——醇亲王的府中。1925年溥仪被逐出宫,于是将这批书画、古籍版本运到了天津。溥仪在津寓居了6年,陆续抵押、变卖了部分书画珍品。1931年“9·18”事变后,溥仪逃往东北,遂将这批宫中珍宝运抵长春伪皇宫。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溥仪携部分国宝出逃,终在沈阳东塔机场被截获。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接收了战争年代缴获的书画,并承担了搜集其他清宫散佚书画的任务。辽宁省博物馆通过各种方式,将其中已流落四方的大部分书画征集入藏。至此,清宫散佚书画颠沛流离的历史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