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翡翠在清宫未能登"大雅之堂"(图)
来源:广州日报 2008-12-24 10:11:2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翡翠太平有象磬(故宫网站提供)

 

    紫檀木制成的架子透雕着缠枝花草,上面悬挂着一片翡翠。细细一看,这是一片制作成大象形状的翠磬(音庆),依形琢线,雕刻出大象回首顾盼的样子。磬的背面满雕云纹,中间圆形章内刻阳文篆书“太平有象”四字。整件陈设,木架古朴端庄,翡翠清绿秀丽,隐隐透出微微寒意。磬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一般用石片或玉片制成。后来,因为磬的发音与“庆”相同,因此也就成为了喜庆的象征。这件“太平有象”磬,意味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喜庆祥和的美好愿望。

    深受现代人青睐的翡翠制品在很晚才进入到中国,大约明朝时期缅甸的翡翠开始流行于云南西部的永昌、腾冲等地区。到了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内府档案上开始出现记载云南巡抚进贡的产自缅甸的“永昌碧玉”,即翡翠。从目前留存下来的、带有制造年款的翡翠作品来看,最早的则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器物。宫廷里的翡翠制品种类丰富,可以分为陈设、器皿、佩饰、册宝、祭法、神像、文玩、用具、镶嵌等9类,多数属于陈设、器皿和佩饰这几类。这件太平有象磬就是属于陈设用品。此外,清宫的翡翠制品中,很少有通身满绿的“纯翠”,较多的是白地含斑点状的翠,也有一批无绿的白地翠。在翡翠陈设品的设计过程中,宫廷绘画很大地影响了图纸的设计与描绘,甚至很多宫廷画家也直接参与进来,使翡翠陈设品显示出独特的宫廷风格。然而,翡翠作为一种进入宫廷的新型玉料,它更多地被用在生活用品的制作上面,虽然它偶尔也被做成朝珠、翎管、宝玺等涉及宫廷典章制度的用品上,但却未能进入重要的大典和祭祀场合,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翡翠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乾隆一朝,翡翠的价格经历了由石到玉的巨变,令人咋舌。然而,尽管翡翠身价飙升,可仍然有为数不少的文人收藏家更重视和田玉而轻视翡翠,原因就在于翡翠的历史文化底蕴过于浅薄。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鉴赏家、收藏家唐荣祚接受英国驻华使馆医生卜士礼代表伦敦博物院之邀请而撰《玉说》。其中翡翠自成一节,评价颇详,首开先河,成为清代文人鉴赏家、收藏家中能够正确认识翡翠并公开介绍翡翠的第一人。

    “艳夺春波,娇如滴翠,映水则澄鲜照澈,陈几亦光怪陆离,是为翡翠之绝诣。”这是唐荣祚在《玉说》中对翡翠的评价。清代的工匠们用治玉的方法雕琢翡翠,便将翡翠纳入到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中了。(故宫博物院 达微佳)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