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艺术扩展到设计学科
在中国美术学院80年的发展史中,造就了一大批中外闻名的艺术家,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关良、王朝闻、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曾几易其址,美术学院定位为“山水学院”,讲究景观环境。如今,中国美术学院已拥有杭州南山、象山和上海张江三大校区。
专业的扩大与学院的扩建几乎同时进行,2000年之后,鲁迅美院增设动画、多媒体、装饰、城市规划、纤维、影视摄影、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方向;2001年10月,中央美院成立了设计学院,并增设了艺术管理、文化遗产、美术教育学等专业。
鲁迅美术学院地处中国东北角,现有沈阳、大连两个校区,分为造型艺术、设计艺术、人文学科三大专业板块,6个本科专业,21个专业方向,其中的“设计艺术”包括“环境艺术”、“工业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鲁美院长韦尔申说:“鲁美应该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大学责任,那就是,学系国运,艺以载道。”在30年前,“设计艺术”是那些“被看不起的”工艺美术或者设计类的作品,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杨振国说,“设计类专业的兴起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在校学生中,有三分之二左右学的是与生活相关的设计类专业,纯艺术的比例相对要少,这和1980年代是不能比的”。
“以往学院的荣誉是建立在造型学科取得的成就上的,但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纯艺术已逐渐被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全新的艺术语言所代替,这种趋势造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困惑。”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曾在谈及教育改革时分析了这些专业备受学生青睐的原因:“在艺术教育界‘纯’与‘亚’的关系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转换与改革开放30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广州美院的本科教育部已经挪到了“大学城”,距老校区有20公里,广州美术学院的李公明教授认为,这与服务经济的发展不无关联,这是一种商业发展的需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全院开始搞展览,设计类成了大头,比例明显增高。上世纪80年代学美术的人很少,整个院也就100来人,现在则是5000人。”
对此,许江给出了更实际的说法:“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扩招与学科扩大有关,很多综合性的大学都开始有设计专业、建筑专业、摄影专业等,全国的设计院校有800多所,作为师资力量、知识储备雄厚的美院当然也会开设这样的专业,在新媒体方面包括数字、传媒的也有1000多所,这与社会需求有关。”
“美院是同道者聚集的地方”
随着学校人数的不断增多,扩招给更多的学生创造了深造教育的机会,但也使“特体教育”大大降低,老师不仅要做课件,还不得不将学科内容标准化,因为学生多了,只有这样才便于老师与学生交流、上课,但缺点也显而易见。有些美院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少再专门从事纯艺术的工作,他们的前景变得更为多样化,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会进入“人才市场”,从事媒体、公司、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实际上,不仅仅是专门的美术院校,综合类大学中的美术学院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画家刘大鸿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在谈到1980年代的学生生涯时,他显得怀念而激动:“当年考浙江美术学院的时候,全国只召10个人,抱的都是成为大师的理想,觉得能成为1/10很了不起。这种‘乌托邦’的状态使整个氛围非常好,当时的老先生们都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现在则不同,一个劲地‘扩招’使得美术学院的整体水平下降,学生学美术不是为了成为‘大家’,而是为了职业和工作,这也是现在一代人的普遍‘心理恐慌’。”学校的行政人员过多,完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这和“市场”概念、“商品化”概念有关,现在还有所谓的一些“考前班”提供考试辅导,这些对培养精英学生都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有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进入一些“画家村”,听上去很好,实际上那里的“存活率”是很低的。
对于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认为要理清一些概念,扩招状况存在,但纯艺术的扩招比例是很小的,更多的是设计类专业、新媒体专业,这在综合大学比较普遍,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美术学院是“学院”,它与大学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学院的作用与传统有关,‘Academy’来自柏拉图最早的学院之说,那是绝对自由的地方,是同道者聚集的地方,和‘University’不一样,大学通常是知识传授、传播和积累的地方,学院更注重讨论研究、要有个性和创造性,它的功能不仅是一般的教育功能。”许江说,对美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家园”是一个既可远游,又可回访的地方,就好像时常远望一个陌生的自己,每个在大学或学院生活过的人都会对此记忆深刻。闭上眼睛,你依然会看到心中的“家园”。(东方早报 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