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艺术市场蹿红后急转直下 08艺术圈冷暖表情(图)
来源:南方日报 李培 2008-12-29 09:22:2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天价王”的新作最先在美国纽约画廊“巨鳄”亮相


    2008年,从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球,遍及石油、股市、房产等领域,近年来频频演绎神话的艺术市场也难逃厄运。牵一发动全身,市场引发的当代艺术“崩盘论”,在2008年一整年,冰冻了人们对艺术市场蹿红后急转直下、“昨夜西风凋碧树”后的种种复杂表情。

    纵使2008年被人们视为艺术的寒冬,但这并未引来艺术上的肃杀之气,2008年的艺术圈仍然延续着种种喧哗与骚动。有例为证,2008年中,广州、上海、北京纷纷大张旗鼓地展开了自己的艺术三年展(双年展),大有轧戏叫板之意,但12月份的《纽约时报》报道,原本定于在2009年春天举行的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被迫取消,下滑的经济驱散了投资者对于亚洲艺术的热情。

    从年初的热到年尾的冷,2008年的跌宕起伏令艺术圈百态丛生,其中种种的冷暖表情极具深味:

    面对人类大灾大难,逐渐惯于私人表达的中国年轻艺术家们能否挺身而出,于社会、于民众昭显艺术的公共性力量?新时期的艺术在表现重大题材、领导人形象上,是否能完成自我表达的飞跃?

    面对广筑高台的艺术市场的一夜倾塌,中国迅速崛起的当代艺术板块,能否反躬自省走出低谷?

    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以“大肆放炮”的姿态赢得世人尊重后,他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艺术和作品?

    以上的种种纷杂是非,2008年的中国艺术家们给出了自己响亮的解答。

    冷

    速冻表情:厉

    人物:朱其、栗宪庭

    过去三年,中国当代艺术平均以每三个月翻一番的暴涨速度令人头晕目眩。2008年,这股眩晕仍未来得及被大多数人消化时,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带来艺术市场寒流,又带给所有人一个寒颤。

    恍若“皇帝新装”的谎言被揭穿,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3年里缔造的“天价神话”在2008年上半年如临四面楚歌。年初,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成交暗淡,张晓刚等中国当代艺术几位“天价王”作品遭遇流拍;5月份之后,国内艺术评论界兴起一场当代艺术“崩盘论”。5月以来,著名评论家朱其在博客上发表《当代艺术是否已经到了拐点?》、《中国当代艺术“谎言共同体”》等文章直陈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生态的种种弊端,其大胆敢言被人称之为勇士“檄文”,直戳向当代艺术市场的“虚幻泡影”。“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天价作局’!”朱其预言,中国当代艺术资本市场第一轮整合在2008年宣告终结。作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时间将矛头对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种种弊端的评论家。朱其声严色厉的指责,并非危言耸听,2008年下半年艺术市场的急转直下,市场上种种泡沫现象犹如被朱其尖利的批驳“一针刺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