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艺术市场蹿红后急转直下 08艺术圈冷暖表情(图)
来源:南方日报 李培 2008-12-29 09:22:2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从10月初到12月初,衡量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风向标”的3家重要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佳士得相继结束了他们2008年的秋季拍卖,成交“缩水50%”无疑成为本轮秋拍的关键词。香港佳士得在上半年春拍中,成交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2.84亿港元,而秋拍只取得了11.3亿港元的成交。艺术寒流下,798画廊也纷纷倒闭……

    10月初,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高价神话”最后一道防线的香港苏富比秋拍最终惨淡落幕。在300件中国当代及20世纪艺术作品中,流拍的作品有108件,流拍率高达36%,包括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在内的一线艺术家的5件作品全部遭遇流拍。朱其等艺术评论家指出的“当代艺术‘崩盘论’”一时间甚嚣尘上,他所指出的中国艺术市场内的种种不规范、越轨暗箱操作等行为,伴随金融危机寒流来袭,被更多人清醒地看到。

    栗宪庭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美术馆策划的现代美术大展中,捧出了张晓刚、王广义等20年叱咤艺术圈的风云人物。但这位被奉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的人物,在前不久一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冷静地提到,张晓刚等少数当代艺术大腕的发展之路,并不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正确走向。“金融危机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敲响了警钟:那些天价作品只是西方少数人把玩的高端游戏,不代表当代艺术评价的标准和出路。”栗宪庭乐呵呵地笑着说,金融危机对艺术市场来说起码是一件好事:“中国当代艺术不能成为与大多数艺术家、收藏家和大众无关的游戏。”

    速冻表情:囧

    人物:张晓刚、曾梵志

    在近日英国《独立报》上,在一份“2008全世界最好卖”的当代艺术家名单上,张晓刚、曾梵志分别排名第5和第6,这份榜单上共有5个中国当代艺术家(还有王广义、岳敏君、刘晓东)跻身前十名。即便如此,2008年当代“天价王”们的表情,估计还是有点囧。

    从年初的春拍开始,张晓刚以至少7件作品流拍的纪录,位列春拍流拍最多的艺术家之一。更囧的事情发生在曾梵志身上。几个月前的香港佳士得春拍,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No.6》以7536.75万港元成交,将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的纪录再次刷新。言犹在耳,转瞬即是一个滑铁卢,仅半年后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曾梵志早期作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终流拍。

    面对金融危机的侵袭,张晓刚等并未坐以待毙。10月30日,张晓刚在纽约大张旗鼓地举办了自己签约美国佩斯威尔登斯坦画廊的最新个人展览,亮出自己在《大家庭》系列后又一力作《修正》。佩斯威尔登斯坦画廊是美国画廊业的“巨鳄”,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代理众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查克·克劳斯、莫耐特·卡茨等艺术家。作为最具价值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张晓刚与这一美国画廊巨鳄佩斯的携手,吸引了当今国际知名的艺术大腕前来参观,艺术家查克·克劳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美国艺术批评家乔娜森·芬尼伯格等艺术界人士以及各国藏家纷纷前来观展。“画廊巨鳄+中国最红的当代艺术明星”,多少希望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之下,注入一些暖意。

    然而似乎事与愿违,在刚刚结束的全球第三大拍卖行菲利普斯伦敦秋拍上,张晓刚的两幅作品《血缘系列:男孩》、《20号》又纷纷流拍。2008年,短时间崛起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受到致命打击,“泡沫”“神话”似乎一夜间破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