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柏鹿图》压轴秋拍 估价千万 资料图
1月12日,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本报与SOHU文化频道联合举办了本次论坛,邀请了四位文化艺术界和艺术品市场的资深人士,就“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与应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品交易机构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使大家能在理性心态下不断反思,在行业内部如何提高商业信誉,赢得长期的效益;在投资者中如何提高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以利于巩固发展艺术品市场,在新的一年,共同迎接艺术品市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论坛主题: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与应对
■论坛时间:1月12日 15:00
■论坛地点:SOHU网络大厦12层演播厅
■论坛嘉宾:
赵榆——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艺术品市场资深专家
宋滌——著名画家、鉴赏家、清华美院教授
王鸿勋——著名画家、原荣宝拍卖总经理、艺术品市场资深专家
许化迟——著名画家、鉴赏家、和平艺苑董事长
拍卖与金融危机无关
对我们中国来说,文化产业是一个大产业、大市场。它分艺术、艺术品。艺术品市场这一块又分画廊、拍卖、文物商店、古玩市场。艺术品拍卖又是拍卖市场中的一块。艺术品拍卖我大小做过一些统计,艺术品拍卖只占总拍卖的7%,又是一个小市场。我觉得过去古玩行当是一个小的行当,小到什么状况?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文物拍卖、艺术品拍卖是一个小众的行当,绝不是一个大市场,金融危机不会对它产生影响。艺术品拍卖市场,早在2008年的春季已经出现了危机。真正的表现是在秋季10月份的拍卖,大众才看到的。实际上有些收藏家在2008年初已经预感到2008年秋季拍卖会的箫条。主要是拍卖公司征集不到高端、高价位的文物精品、艺术精品,秋天肯定拍得不好。10月份正赶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大众都觉得是跟国际金融危机联系起来,实际不是这么一个状况。
艺术精品价位仍高飙不降
现如今艺术品中的精品、文物中的精品,价位不是在贬值而是在升值,不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房地产业、汽车业等。最近匡石拍卖公司拍出了八大山人的作品《鹿》,它从1995年定价80万元,到这回成交额达到了1600多万元,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文物精品在涨价,它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而且包含了非常高的文化含量、技术含量、艺术含量。收藏奢华艺术品的人,是极少数的团体,他们都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收藏首先是精神的享受,而并非简单地把它作为资本运作。中国内地有拍卖以来,几大拍卖行做了几个精品,翰海五周年、嘉德五周年,这些精品图录里面收录的东西已不再回流到市场,或者很少回到市场。
不要盲目入市
这次金融危机也带来了有利的一面,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下滑,给人们提了一个醒,不要盲目地搞艺术品拍卖公司。我在十几年前就写了一些文章提醒大家,拍卖公司不懂行千万不要去搞,特别是文物拍卖和艺术品拍卖,而现在北京的拍卖公司数量就达到了90多家。首先有的拍卖公司在人员投资方面比较欠缺,没有优良的鉴定团队,无法对征集的作品进行全面把关。特别是2008年的秋季拍卖会呈现出来的几家大型拍卖公司都在鉴定、估价上存有欠缺,有几家拍得非常不好,甚至成交量在20%-40%。假货的充斥使我们这个产业经历着一次次的震动,这就要我们大家静下心来去学习我们的古代文化,学习艺术品的鉴定技术,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