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人物画最高水平——《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卷之十后周武帝宇文邕
年代:唐代初年规格:纵51.3厘米,横531厘米流失时间:1925-1931年收藏地: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历代帝王图》始作于唐朝初年,唐太宗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是表现帝王生活的人物画,又称《古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画繁荣、鼎盛的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描绘人物的技法也得到了全面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又融进恢弘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线条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古代帝王的个性特征。
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及一些侍从的肖像,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这十几位皇帝依次是前汉的昭帝刘弗陵,后汉的光武帝刘秀,有才有艺的魏文帝曹丕,憨厚的蜀主刘备,深沉的吴主孙权,统业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粗野但有策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外柔内凶的隋文帝杨坚,聪明浮夸的隋炀帝杨广,美才兼备的陈文帝,以及软弱无能的陈宣皇帝陈顼等。
总体来讲,《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世界体现无疑,画家的色彩审美水平完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康熙玉如意
制造时间:清康熙年间流失时间:1860年现藏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如意是随佛教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
如意造型的变化和发展在清代达到最高水平,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而且更加注重材质、工艺及纹饰。清代如意的形制十分丰富,单柄首就有葵瓣、云头、莲花、灵芝等不同样式。
珍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这件如意是臣子吴敬进献给乾隆的,表达了他希望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祈愿,更主要是对皇帝的歌功颂德。
玉如意,历次拍卖会上的拍卖价格非常惊人,动辄以百万论身价。不说皇家御用如意,就连普通如意端头如同灵芝草形状,图案呈心形或云形带长把的,按玉料成色分,价格都在十万到几十万元之间。
世界上首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创作年代:1403-1408年流失时间:1860-1900年收藏地:大英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等地。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包括正文22877卷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永乐大典》在书籍中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巨著,每本相当于现在普通书籍的两倍大小,全部用毛笔工楷书写,总字数约3.7亿字,体积达40多立方米。
《永乐大典》完全是保存古代的典籍,在编篡时,不改古书的一字,是对传统文化一次空前规模的系统整理,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宏伟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同时也对后人了解历史原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