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登堂易入室难
尴尬一:身份模糊
“不是私人是私立!”,面对记者马未都一上来就先强调观复博物馆不是“个人的”。他说在中国博物馆序列里,私立博物馆是受歧视的,一说是某个私人的就更没有地位了。从诞生到现在,私立博物馆仍没有统一的身份界定。管理部门先后几易其名:“私立”、“私人”、“民办”、“非政府办”、“民间”、“民营”,文化部新出台《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则称之为“非国有”。
第一批私立博物馆是在北京市编制在册的民营事业单位,后来改在民政部注册了。2002年马未都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更换法人名称时,新的身份是“民办非企业”,这令他无所适从。“我和卖冰棍的一个地位了。可是国家又把我们定义为非盈利机构,还不能有企业行为。”马未都无奈地说。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私人投资兴建博物馆主要出于如下几种情况:出于公益考虑,想把自己多年的收藏与更多人共享;出于经济考虑,想达到收藏养收藏的良性循环;企业办馆,希望树立形象等。但由于国家对私立博物馆的身份界定不清楚,形成了一个怪圈,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的私立博物馆干着公立博物馆一样有意义的文保事业,自身要生存还没有经营权。直接的影响就是博物馆的事业单位发票很多公司人家没法入账,最后马未都只好又注册了一个观复文化公司给人家开票,从事经营活动。
尴尬二:收不抵支
除了陈丽华的紫檀博物馆,樊建川的建川博物馆依托馆主背后的企业生存外,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私立博物馆都严重“差钱”。
租用场地、购置和制作陈列用具、布置展厅、聘用人员、水电耗费,各种花销让资金并不雄厚的私立博物馆馆主遭受巨大的压力。寥寥的门票收入显然难以维持运营费用,私人馆主们不得不拿自己的其他收入补贴。记者在古陶文明博物馆采访时,整整一个上午居然没有一个参观者,展厅里的灯依然亮着,工作人员说这博物馆能存活全靠馆长路东之一个人撑着,“这些年他自己字画作品的销售所得基本上都贴在里面了”。
尴尬三:馆藏难补
补充藏品对于资金匮乏的私立博物馆来说,这是一件“明知很难却咬牙也得干”的事情。近年来全社会兴起民间收藏热潮,很多藏品价格一涨再涨,公立博物馆都买不起,私立博物馆就更别惦记了。路东之的古陶文明博物馆大部分藏品是上世纪90年代前后淘换的,那时老百姓还不怎么认这些东西。“现在我们看上特别有学术价值的好东西也没机会,人家都想卖个好价钱,我们肯定比不过那些有钱人,一点辙都没有”,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北京老爷车博物馆的馆长雒文有看上一辆老上海,那是一辆祖师爷辈的孤品,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没有一百万根本下不来,车主和我也很熟,人家明说应该支持我们博物馆,可是这差价不是一点半点的,只好卖给出高价的有钱主了”,雒文有说,“我只能表示理解。”
私立博物馆没有充裕资金,很难保证博物馆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私立博物馆都在吃老本,马未都说:“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先上手了,很多好物件搁现在谁还买得起呀。”
尴尬四:政策缺失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希望能够对私立博物馆进行扶持,但具体是否实行奖励或者补助措施,并不是在我们管辖范围内,这需要财政、民政等其他部门通盘考虑,我们只能提出建议。”据了解,对私立博物馆如何扶持,没有相关政策。正在征求意见的《博物馆条例》仅指出“国家鼓励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刘超英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个人对那些执著的私立博物馆馆主很敬佩,“他们非常不容易,用个人的力量保护文物并与社会分享成果,马未都先生现在头发都白了,我是眼瞅着他变老的……”
北京市文物局对私立博物馆的发展一直“积极扶持”,这主要体现在对开馆人的指导上。刘超英说:“每一次有人来申请建馆,我们都会先打预防针进行劝退,因为开博物馆不是那么简单的,从藏家到馆长需要一个转变过程,个人开私立博物馆的困难会远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开了馆就必须弄好,没有退路。”
刘超英透露,马未都苦恼的发票问题在文物局多次向有关部门协调后已经解决,“很多事情需要一步步来,法律政策的调整都需要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