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鉴定困局真假难辨 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图)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祖佳 王璟 王威斯 白伟林 2009-06-16 09:42:2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第三种是在款识、图章、题跋上大做文章。真款识、真图章、真题跋与假画的各种组合几乎已经成了中国古代书画中最常见的一种作假手段。

    还有一种做法虽算不上造假,但其价值可能会有很大注水成分,这就是穷画阔“帮手”。以前管题跋叫做“帮手”,有些人的作品本身可能并没有多大价值,但是由于有了一些名家的题跋,则会卖出一个好价钱。

    第五种则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特例情况,就是揭画,这是相当高明的作假手段。古代在宣纸、绢上所作的画作都可以揭成两张,这样的作品虽然从形上看完全是真品,但是画作内在的神韵已经被破坏了,所以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北京》:您觉得如果想进入收藏领域,尤其是收藏中国书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或素质?

    赵珩:只有真正喜爱书画,通过丰富的阅历,经眼的东西越多,才更有鉴别力。此外,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才可能真正在书画收藏领域有所造诣,千万不要过于看重历代内府的鉴藏印和所谓的著录,也不要人云亦云。我就曾在拍卖会上见到过两幅同样出自于文徵明之子文嘉的画作,一幅盖有嘉庆御览之宝的画作拍出了26万元的高价,而另一幅没有皇帝印玺、没有可参见的著录,但水平明显优于前者的画作成交价则是10万元。

    其实,在我看来,收藏本该是一件安安静静的文雅之事,它不是过眼云烟,更不应该沦为一种财富游戏。真正的中国书画爱好者可以通过作品和古人对话,可以在品味、鉴赏之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鉴定困局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谁来借我一双慧眼?

 

    究竟有没有人或机构能够为真假难辨的中国书画“一锤定音”,成为最公平、公正的最终检察官?这已经成了众多人心中的一个疑惑。为此,不少人都曾呼吁成立有鉴定资质的专业机构,独立运作,依靠现代科技提高鉴定准确度。甚至有人曾提出建立分类的鉴定专家库,每次鉴定前随机抽选、分割操作,之后再对各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得出趋于真实的结论。虽然这个想法在目前看来还难以实现,但是,如果像目前一样,仅依靠鉴定专家、作者本人及家属或是拍卖公司给出的鉴定结果,真的就真实可信吗?

    鉴定专家 谁来鉴定“鉴定专家”?

 

热点| 鉴定困局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谁来借我一双慧眼?

 

热点| 鉴定困局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谁来借我一双慧眼?

 

热点| 鉴定困局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谁来借我一双慧眼?

 

    一代代中国书画鉴定专家的品评力争使藏家在面对鱼龙混杂的书画市场时找到那颗可以放心的“定心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