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展览资讯
让唐卡自己说话——《唐卡艺术品收藏专题展》侧记
来源:新华网 王春华 冯文雅 2009-06-18 09:52:4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6月15日,唐卡展展厅。新华网 王春华 摄


图为佟先生在向记者介绍唐卡的来历。佟先生说,这幅唐卡是从一位拉萨老人手中购买的。新华网 冯文雅 摄


6月15日,观众正在欣赏产地为尼泊尔的展品《千手观音》。新华网 王春华 摄

  “现在谁是了解唐卡艺术的权威?唐卡自己就是权威,没有一个活着的人是。”佟先生不容置疑地说。15日,我们与北京“手工·原创——唐卡艺术品收藏专题展”出展人佟先生一起伴着普洱茶的清香,走近唐卡艺术。

  “唐卡艺术太复杂了,”佟先生说,“我们都只是在学习。”在他看来,想要深入研究唐卡,不仅需要了解佛法、佛教;还要知道西藏的人文历史,尤其需要了解艺术;要有一定的修为,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考古知识。

  唐卡是藏文音译,它是一种在布、绸或纸上的刺绣或绘画,装裱后悬被用来挂供奉,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的彩色卷轴画。唐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题材包罗万象,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绘画科班出身的佟先生,钟爱创作,收藏唐卡已10余年。他回答我们的提问时说:“从时间分配来看,唐卡收藏及其创作已占我生活的70%,它影响着我的艺术创作、婚姻生活和朋友交往。”

  据佟先生介绍,西藏各地非常重视唐卡的保护和发展,西藏现有不少专门的创作机构及人员,同时使之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藏族普通老百姓如今也都十分了解唐卡的收藏。

  “喜欢唐卡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年轻人。”他说,“唐卡也有实用价值,和古琴的功效差不多。那是一种视觉疗法,能够调节人们的心情,收藏唐卡很舒服,靠的是眼力、机缘、洞察力、信誉和彼此的信任。”

  佟先生认为,继元代忽必烈、清代乾隆之后,唐卡艺术创作在如今又迎来另一高峰期,并预测说,“未来会出现很多唐卡大师” 。

  对于“唐卡是东方的油画”这一说法,佟先生说,从制作程序、颜料、工艺以及打磨来看,两者十分相像,又都起源于宗教。唐卡也非常看重手工和原创。

  “唐卡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一个人独立完成一张唐卡需要很长时间,一位最好的唐卡师一年也只能画两张。”他强调说,“就像吴冠中所说‘艺术是件卖苦力的事',不能让唐卡成写意画,应当严格按《造像度量经》创作。”

  据了解,唐卡大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格桑次旦曾指出,唐卡作为佛教艺术,本身有它自己的度量经。初学者一般都是先学好佛像的度量经。度量经里有佛像的姿势、造型、形状等等,都要根据这个来画唐卡。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