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佛教绘画比较艺术展”广州开幕
前日,《山南海北:传统与现代——首届佛教绘画比较艺术展》在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开幕,展览至3月1日结束。西藏唐卡画师果洛·希热布从喜玛拉雅山麓带来的70余幅唐卡,与南海之滨的画家赵晓苏20余幅禅意国画一并展出,成为广州首个佛教绘画比较艺术展——一边呈现藏传佛教的庄严肃穆,另一边传递汉传佛教影响下的生命智慧。
唐卡作为最著名的佛教绘画形式之一,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材质、画法的接近,它被欧洲人称为“东方油画”。希热布被誉为当今世上唐卡艺术界的顶级画师之一,1999年曾绘制巨幅《十世班禅大师像》获得吉尼斯纪念奖。在希热布的艺术里,无论低眉垂目的释迦牟尼佛像、立眉瞠目的财宝天王菩萨像,都凝聚了藏传佛教的玄妙神韵;而广东画家赵晓苏本是漫画家,近年转向佛学研究,以通俗写意的笔墨绘成一批禅意国画,一苇渡江的达摩、洒脱达观的布袋和尚,呈现出与希热布相通但又不同的佛教绘画意境,更多地流露着汉传佛教影响下的画师对生命义理的灵性顿悟。前晚,记者邀两位画家坐而论艺,撷其精彩之处以飨读者。
西方人称它为“东方油画”
记者:藏传佛教很讲究清规戒律、讲究人气息运行的经脉,唐卡画师需要修行吗?
希热布:唐卡是悬挂供奉的佛教题材的卷轴画,便于藏族人民携带,被他们视为瑰宝,随时随处展开可以参拜。传说唐卡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唐卡与油画、国画并列为世界知名的画种,它被西方人称为“东方油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因为它有传承千年的古老制作方法。唐卡要经过与油画相似的素描、上色等步骤,它还有一个秘密就是颜料,所有的原料都取自大地,矿物和植物颜料,用到金、银、珍珠、玛瑙藏红花等颜料,可保持色彩绚烂千年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