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谁动了我们的佳作?国内当代艺术收藏状况堪忧
来源:文汇报 2009-08-13 12:23:5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的公共艺术机构以后如果想展示中国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当代艺术’,恐怕要到国外去借展品了。”著名画家陈逸飞生前的一番告诫尚在耳畔。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施大畏,结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又一次将国家收藏当代优秀艺术作品不足的现状推到了人们的视线中。业界人士认为,应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国家收藏当代艺术品的机制。现在一些美术馆、博物馆、画院等公共艺术机构尽管有专项资金收藏艺术品,但大部分都是收藏古代、近代或者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品,很少用于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一些专家指出,一方面,我们花费大量金钱从索斯比、克里斯蒂等拍卖行回收被拍卖的中国文物;另一方面,许多现当代精品佳作却以低廉的价钱继续流失海外。也许将来我们的后代需花大价钱才能将它们购回。那么,何不及早建立我们自己稳定的国家收藏,让这些今天的珍品、明天的文物留在国内?国家收藏当代艺术品走向常态化到底有多难?

  国外藏家抢先一步

  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公共美术馆基本没有顾及当代艺术的动态,反倒被国外藏家抢了个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瑞士藏家乌力?希克。他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他用10余年的时间,收藏了180多位艺术家近2000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几乎容纳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招贴、剪纸等当代艺术的各种类型,堪称一部“微缩中国当代艺术史”。在他那占据了瑞士中部整整一个小岛的城堡式家中,率领一个工作班子,整理、研究他所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并策划在全世界巡回展示。

  直至2000年上海双年展举办,当代艺术被纳入“官方”大展轨道后,作品才开始逐渐被国内公共美术馆收藏。然而,一是重要作品绝大多数已名花有主,二是画价早已今非昔比。“不客气地说,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普通美术馆一年的经费还不够买一幅‘重量级’的当代艺术作品。”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馆长李旭向记者透露,早在1996年,他还在上海美术馆工作时就曾制订过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计划,希望以上海美术馆有限的经费,网罗国内优秀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深感捉襟见肘。他也试图动用私人关系以低价争取过一些作品。然而,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我国公共美术馆在收藏当代艺术方面已经出现了断层,这个断层集中体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上,既没有较为完整的“面”上的收藏,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的收藏。这意味着,以后中国的公共艺术机构想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程时,只能无奈跳过上世纪80年代,而以90年代为起点。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