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形挂件
鸟形杖首
9月23日,由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与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上海博物馆世界古文明系列展览的又一成果,展览自9月2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至11月29日结束。本次展览所有展品均来自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黄金博物馆,集中展示了自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500年之间,南美洲哥伦比亚地区古代印第安人制作的220件精美的黄金制品,包括各种祈愿像、胸牌、挂件、耳坠、鼻环、项链、面具、容器等,另有33件陶器和石器。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黄金博物馆馆长克拉拉·伊莎贝尔·博特罗女士说:“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代的金属工艺是古代美洲最为多样化、最精致复杂的艺术之一,那些刻画着男人、女人、动物以及所有这些形象混合体的面具、胸牌、鼻环、挂件、别针和酸橙粉瓶,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命和永恒的视像。”
亿元黄金
闪耀印第安人之谜
在今天的哥伦比亚这块土地上,许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印第安人都十分擅长制造金器,成就最为突出的要数奇布查人(也称穆伊斯卡人),他们的部落曾被称为“黄金之国”。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重远说,早在哥伦布1492年来到美洲之前,那里就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印第安人,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人所共知的四大文化,即玛雅文化、托尔蒂克—阿兹蒂克文化、印卡文化和奇布查文化。
此次展览的253件黄金展品价值近亿元,展览避开了金器的用途分类,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分为“金人”、“神兽”、“人兽一体”、“抽象与自然”以及“形状的世界”等五个部分,意在使中国观众展示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无尽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透露,为了回应此次展览,上海博物馆将于明年9月把精美的“中国龙”展览带到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中国龙”展览在展示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将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误解,“与西方神话中的龙完全不同,中国的龙不是妖魔”,而是权力和吉祥的象征。
“金人”源于部落首领就职祭祀仪式
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的金器是早期美洲地区样式最多、工艺最为高超和复杂的艺术珍品。古代的印第安工匠们充分利用金和金铜合金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创造了独特的图像世界。当时,这些金器不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珠宝,而是融入了社会哲学、宗教和文化元素的神圣器物,象征着太阳的力量和部落酋长的力量。比如,本次展览的“金人”部分就是源于部落首领就职的祭祀仪式,很可能是在向印第安人提示着人类的起源。
最初,西班牙殖民者将哥伦比亚高地印第安人的一种仪式的中心人物成为“涂金人”。印第安人很早就有这种习俗:当拥立一位首领就职而向地神致敬时,大家便都聚集在瓜塔维塔湖边。湖面上用灯芯草制成的大筏子,被装饰得光彩极致。仪式上,部落首领继承人的衣服被全部脱光,先在身上涂满黏性的物质,然后全身洒满金粉或金屑。当首领继承人和身边的4个族长将身边所有的金器和祖母绿宝石作为祭品投入湖心后,仪式进入最高潮,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全身涂满了金粉的首领便从甲板装饰以花朵的木筏上纵身跳入湖中,以祭祀印第安人的神灵。
“仙草”秘方让合金变“纯金”
在美洲的神话中,合金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相联系,金铜合金象征着两性结合行为和生殖力,其神圣性质由此产生。所以,铜虽然不是贵重金属,但在古代哥伦比亚,铜的用途就像黄金一样。
在哥伦比亚,铜器远不如金器那样常见,但铜被用于黄金制成含铜40%到70%的金铜合金,含铜40%不过是低质的黄金,而含铜70%才是真正的金铜合金,这是哥伦比亚金属艺术中最卓越的金属。不仅保存下来的器物大多是金铜合金的,而且从艺术上来看,这些作品也是最出色的。
金铜合金虽然堪称完美,但是,“纯”金在特殊的礼仪、神话和威望相关的场合依然至关重要。这一切,得益于一种“仙草”,他们采用这种“仙草”的白浆草液处理金器表面,金铜合金便能闪闪发光。这项绝技是一个很大的秘密,至今它依然是一个谜。
据说,印第安人之所以对外界坚守这个秘密,是由于在许多社会里金属神圣性质被延伸到制作技术。
蝙蝠崇拜与一千年后的中国巧合
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黄金博物馆馆长代表爱德华多·隆多尼奥说:在这些金器中,常常会表现出美洲豹的力量和蝙蝠的飞行姿态。这是为什么呢?
美洲豹是印第安人的守护神。1996年,让·雷诺主演了一部法国影片《豹神》,影片中,印第安部落酋长就具有美洲豹的神秘力量。印第安人认为美洲豹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已存在。在他们心目中,美洲豹支配着生命的生与死,同时掌握着破坏力与生命力。由于美洲豹昼伏夜出的习性,印第安人将美洲豹金色带黑斑的毛皮赋予了白昼的太阳、夜晚的星星的象征含义,认为美洲豹是“夜晚的太阳(即月亮)”。在印第安人的多神崇拜观里,美洲豹这位神灵具有多样的权威:它的威力统治着黑暗与冥间,同时又能使人口繁衍、食物丰足。这一信仰衍生出了美洲豹是人类的祖先、是战争之神,美洲豹赐给人类雨水与食物等一系列神话传说。美洲豹作为这些神话的主人公,以守护神的形象掌控着印第安人关于人类与自然界的触悟与记忆。
印第安人为什么有蝙蝠崇拜,至今这仍然是一个谜。不过,颇为有趣的是,印第安人蝙蝠崇拜在一千多年后与中国人的蝙蝠崇拜在时空交错中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巧合。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说,因为“蝠”与“福”谐音,18世纪在当时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下,中国人开始把蝙蝠视为“福物”,当作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