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思敏在兰州见到了这幅《送苦瓜和尚南返》,原装原裱,对方开价一万元。这对于当时每月工资只有50元的思敏来讲,是个天文数字。1984年,思敏来深创业,一路在商海打拼,心里却还惦记着那幅《送苦瓜和尚南返》。1988年,思敏专程去了趟兰州。这一次,这幅画已经涨到了十几万元。思敏手头有几万元,他找来一个朋友想合伙买下这幅画。谁知这个朋友躲开他偷偷买下这幅画,带回了天津。
2001年,思敏在天津找到了这个朋友,“开个价吧!”思敏说,“你开个价,我绝不还价。”
价开出来了,超出了思敏想像中的50%。停顿了一秒,思敏出门就把30万元订金打到了朋友的账上,他说:“我现在不拿画,什么时候我钱凑够了,什么时候来拿。”第二年,思敏拿着一百多万元换回了这幅让他牵肠挂肚这么多年的《送苦瓜和尚南返》,这幅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画作终于成了思敏的私家珍藏。
鉴“傅画”真伪
先从“纸”入手
作画用纸对鉴定傅抱石的作品真假有重要意义。记者从有关书画专家处了解到,傅抱石比较喜欢用墨色反映好且厚实的纸,皮纸就符合这个标准。据考证,傅抱石用的皮纸,抗战前后多是贵州、四川产的“土纸”。
据介绍,傅抱石喜欢用较厚实的纸张,因为较厚实的纸张才“吃得消”他独特的用笔方式:下笔重,速度快,猛刷猛扫,反复加工等。傅抱石用的部分纸张厚度如同托裱的镜片。而且皮纸较厚,可以比较容易揭开,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但这类纸张尺幅都不很大,且没有一定的尺寸规范,显然都产自民间作坊。傅抱石曾利用皮纸的这一特性,画完之后将作品一揭为二,这样,上面的一层原作便产生了一种特别明快、水淋的感觉。有时傅抱石会把第二层也加工成画。我们有时在某些画册上看到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傅抱石作品,只是墨色感觉相异,就属这种情况。
专家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种“揭纸”情况之外,傅抱石画中造型和笔墨几乎完全一样的人物是不存在的,山、水、树、石部分的“克隆”则更不可能。此外,专家提醒收藏爱好者,在对傅抱石画作进行鉴定时,切不可轻信印章和款识。两年前,有一个地方举办的“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宣称展出65件作品。后来经专家鉴定,展出的作品竟然都是赝品,但如果仅凭印章和款识辨别,这些作品都能蒙混过关。
专家说,目前照相制版的印章以手工加盖后已无法鉴定真伪。经常用印章的书画家都有体会:一方印章,即便是真品,因用印时的手法、环境、衬垫、时间不同都可能印出不尽相同的印迹,所以即便在照相制版技术应用前,印章对鉴别作品来说也只能是个参考。
款识也没有很大的佐证力量。特别对穷款(很少的落款)或题识不多的款书,收藏者在鉴定时要十分小心才行,如傅抱石在上世纪40年代前后喜用的篆书款就被很多造假者模仿。
拍卖资讯
傅抱石作品拍卖创纪录 近现代书画进入名品时代
| 相关文章>>更多
上海敬华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徐文华油画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别样《睡莲》即将在上海拍卖。 佳士得亚洲艺术周 | 纽约 | 3月14至17日 佳士得亚洲艺术周 | 纽约 | 3月14至17日 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中国嘉德2016秋季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 星光夜 风光好——中国嘉德2016秋季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