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电影
当搞笑片成为主角 2009国产电影的"丰收年"
来源:深圳商报 陈 鹏 2009-12-17 09:42:1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2009年不再是“多部”而是10多部国产电影出现投资规模、整体质量、题材类型的跃升,如《斗牛》是严格意义上的黑色幽默,《非常完美》是首部“小妞电影”,《风声》是首部谍战大片,《齐天大圣前传》则是首部3D立体动画长片……这些“创纪录”之作投资均在3000万元以上,且投资方不止一家。

    陈杰认为,“丰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国际电影市场受金融危机冲击出现萎缩,中国电影市场的性价比优势突出,于是吸引了不少外来热钱;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在经历了2003年至2006年的大片冲击与市场积淀、2007年至2008年的艺术蓄积之后,今年自然迎来强劲爆发。

    质量、发行仍是两大短板

    用“后大片时代”或能概括2009年国产电影的状态。昆明新建设影城宣传企划负责人徐峰认为,“后大片时代”的消费特征是日益明显的类型化,这使明星大腕也未必具有票房号召力,观众渐渐理性了,像选择电视剧那样选择自己热衷的电影类型。比如《麦田》《狼灾记》等均有明星、名导压阵,票房却丢盔弃甲;反倒是《我的唐朝兄弟》《夜店》之类幽默的中小成本影片取得不错的口碑与票房。

    “后大片时代”也不再是古装巨制独大,市场被时尚、谍战、古装、爱情、警匪、搞笑等类型片成功分流;艺术与商业的壁垒也在打破,如田壮壮的《狼灾记》和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就在尝试商业运作,而高群书这样的纯商业导演也拍出了《东京审判》这样有着浓郁艺术气味的影片。二者的交汇共融无疑折射出中国电影的成熟与进步。

    数量的井喷并未带来质量的飞跃。徐峰的看法是,今年有一大批电影“不及格”。“如《红河》《追影》《白银帝国》《狼灾记》《麦田》《花木兰》等这些事先看好的大片,观众就是不买账,要么故事太糙,要么玩弄形式,要么炒作明星,完全名不副实。”

    尽管各方评价褒贬不一,张艺谋新片《三枪拍案惊奇》仍创造了上映4天即票房过亿元的纪录。有观众表示,虽然没有期待中精彩,但影片保有了张艺谋一贯强烈的视觉风格,演员的表演也很有意思。有的影迷告诉记者,虽然已看到媒体上对影片的各种评价,但“张艺谋三年磨一剑”和“赵本山、小沈阳的号召力”还是让他们愿意花钱买票走进电影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一个国际级大导演,更应该对中国电影文化品质、中国电影娱乐品质、中国电影艺术品质担负起引导的责任,不能放弃品位和趣味的底线。

    2009年,诸多大片扎堆、争抢档期也使不少片子票房惨败、血本无归,如《爱有来生》《斗牛》就是典型案例,它们并未败于“质量”而是输给“档期”。昆明远传影视发行公司负责人邓景泽认为,大片扎堆是对整个产业的深深伤害,这说明电影发行还远远滞后于电影生产,远未形成合理、科学的发行机制和档期结构,这给崛起的中国电影业敲响了警钟。

    当搞笑片成为主角

    除了同时涌现《齐天大圣前传》《麋鹿王》《神兵小将》《快乐奔跑》《马兰花》等多部动画大片,2009年也是喜剧扎堆的年份,几乎占据全年公映电影的三分之一强,如《大内密探灵灵狗》《疯狂的赛车》《夜店》《欠我十万零五千》《气喘吁吁》《窈窕绅士》《熊猫大侠》《倔强的萝卜》《三枪拍案惊奇》……

    2006年大获成功的《疯狂的石头》仍在催生跟风之作,《大胃王》《气喘吁吁》《盗版猫》《倔强的萝卜》均也在此列,但观众普遍认为这些电影顶多是段落式的“夸张恶搞”而与“喜剧大片”无关。

    徐峰认为,如果说《疯狂的石头》的效仿者们还在追求反讽精神,那么,2008年大卖的《十全九美》则将中国喜剧电影向下拖拽而去——导演王岳伦的手法是变本加厉的无厘头和刻意卖弄的默片式肢体搞笑;今年的续篇《熊猫大侠》热卖只能说明,这种略显粗暴的“拧巴式”恶搞已经成为一种让人无奈的流行娱乐特征。

    “从很多喜剧电影身上,我们只能嗅到疯狂恶搞的硝烟,观众笑过拉倒,四处弥漫的笑料最终让整部影片也沦为笑柄。”徐峰说,2009年喜剧电影的蔚为壮观、参差不齐既说明市场仍有需求,也说明中国式喜剧还远未成型,一旦观众提前厌恶了这类搞笑片,则是对中国类型电影的竭泽而渔,代价不免惨重。

    业内人士评价,无论如何,2009年中国电影在数量上亦算可观了,它们有力结束了几个导演独大的局面,为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