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电影
"中国元素"频现大片 好莱坞何以借"中国风"(图)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珊 2010-01-29 10:18:1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元素为何备受青睐?

    寻找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元素,早在上个世纪的黑白电影时代就能找到,但那时仅仅是一种点缀,而且对中国的认识多是歪曲丑陋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开放实力不断增强后才有所改观。好莱坞加入中国元素表现在到中国取景、选中国演员、用中国题材和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这几方面。

    一开始仅仅是使用中国的外景地、传统服饰、汉字、中国面孔,到后来逐渐成为情节推动和灵感来源,这是一个从外壳表现到深入内涵的过程,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就反映了这种变化。据报道,《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国文化,影片运用中国元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敬意,以最轻松愉快的方式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过程。这种运用中国元素的变化,使得广大中国观众和好莱坞大片的距离越来越近。

    为什么中国元素能受到好莱坞大片的垂青呢?根本原因恐怕是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繁荣,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在全球所占比重的日益增长,票房的贡献力越来越大。如《2012》在中国所取得的4.6亿票房成绩占据了其海外市场的第一。

    不但是为了获得高额的票房利润,好莱坞已经把中国内地这个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看作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为了在中国13亿人的巨大市场占有份额,好莱坞不仅要转变电影中使用中国元素的倾向,还要了解中国人想看什么,可以说是为了迎合的需要而加入中国乐于接受的中国元素,努力培育中国电影市场,希望中国将来能像欧洲那样成为好莱坞电影主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丰富的文化具有浓郁神秘感,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组合起来又开拓了好莱坞大片的新路子。

    中国元素给中国的启示

    面对好莱坞大片频频出现的中国元素,国人应该怎样看待呢?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中心的关注,说明我们有了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从这点上说,是值得肯定的,要给自己充足的信心。另外,不容否认的是,目前好莱坞大片在国际上代表着主流,掌握着话语权,中国元素借此扩大国际知名度也不是一件坏事。

    但如果再深入思考的话,便知好莱坞大片代表的是美国的“软实力”,加入中国元素不过是更便于它的“文化扩张”,中国元素是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赚取利润是好莱坞的目标,而且它们永远是在宣扬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那些中国元素是“中”为“洋”用。

    在中国元素被大加利用并获得成功时,外国人拿着中国人的文化挣了大把大把中国人的钞票。应该引发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反思。首先要认清中国文化是无价之宝,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目前,国产电影依然缺乏竞争力,缺乏创造力,原因多种,其中重要一点是没有深入理解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髓。我们要坚信自己的文化能够在世界上获得成功,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培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产电影与之抗衡的实力。

    其次,好莱坞能“中为洋用”,那我们就要借鉴学习一下,来个“洋为中用”,这也正是中华文化历来倡导的精神。当中国导演苦于寻求打进好莱坞时,不妨多借鉴一下好莱坞用中国元素的经验。借助好莱坞成功的经验,早日实现中国电影的腾飞。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