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文化财经
搜狐CEO张朝阳:权力干涉市场让我焦虑
《新世纪》周刊 2010-02-21 22:19:1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心路历程之变

   2008年的下半年,有两件事对张朝阳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二是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重掌白宫和国会,美国也产生了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

   此前的八年时间里,由于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他在环境问题上的消极政策,张朝阳对美国政治及布什政府的反感达到了顶点。

   白宫易主之后,张朝阳开始重新审视美国,“又重新燃起了一些希望”。他渐渐摆脱了在美国奋斗的负面记忆,也摆脱了后来在董事会斗争的负面记忆,甚至对布什政府的负面记忆。他此间又去了很多趟美国,在两边都读了很多东西之后,他说,对中国的“崛起”有了不同的看法,再来看中国的问题,就很“忧虑”。

   张朝阳将注意力放到促使美国经济繁荣发达的市场经济原则上。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采取了很多加强政府管制和监控的措施,包括通过政府刺激方案来拉动投资和内需。

   张朝阳认为,美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的调控只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但中国把它作为一个原因。中国本来就是计划经济,权力对市场进行干涉,这让我忧虑。”

   张朝阳承认,中国“不完全的市场经济”问题始终存在。他最近一两年言论的转向,并非由于问题本身有了什么变化,而是他本人心路历程的变化,终于能跳出“自己的历史”。

   另一方面,张朝阳说,从互联网行业的成功看到其他行业的不成功,以及互联网行业成功后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使他转变了看法。“这一年,看到的,听到的,在行业内发生的一些事,让人觉得有点压抑。不得不说了。”

   那篇“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时刻在妨碍竞争”演讲发表后,很多人将张朝阳的“放炮”,同前段时间发生在互联网行业的一些事件联系起来。互联网资深评论员胡泳就在专栏中如此解读:“张朝阳是第一个出来抨击这种危险发展趋势的企业家。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在当下大环境中,中国互联网业已很难独善其身,这个行业在高歌猛进的年代所生发出来的理想光环正在消失。”

   张朝阳承认,部分的原因是发生在互联网行业里的一些事。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在保护知识版权,打击盗版上的某些“不作为”。他们作为的,往往就是绿坝软件,或者发个许可证—谁可以做谁不可以做,整天玩这些事情。但真正的知识产权却不去管。”

“知识经济和网络视频,不保护知识产权,不打击盗版,这个产业起不来。”张朝阳说。

  游走在矛盾之间

   过去一两年里,搜狐公司多次将部分视频网站告到法院,又被后者反诉,其间官司不断。张朝阳认为,由于“司法不独立”,致使“盗版方只要找找政府就行了”。在他看来,“这还不是一个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问题,就是在民营企业之间,政府也不去考虑公平竞争的问题。”

   不久前发生的谷歌威胁退出中国市场事件,也多多少少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张朝阳说,有些事,有没有亲身经历过,体会是不一样的。互联网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他提供了一个“管中窥豹”的机会

   不过,行业本身只是他发表这个言论的小部分原因。张朝阳对中国的互联网很有信心。真正影响他思想的,是一直心仪的中美比较。

  “美国人对我那么傲慢,人家有原因傲慢。人家太先进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先进呢?中国人那么聪明。”张朝阳说,“中国人什么时候有面子,这件事对我很重要。”

在他看来,美国的市场经济确实比中国的发达,“我们在经济上应该学习人家。”

   张朝阳承认,他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儒家知识分子,因为受到美国个人主义的影响,缺乏责任感;另一方面,又缺乏美国基督教精神培育出来的感恩和慈善精神,不喜欢捐款。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人,他相信的是“我自己要过好”。

   他还承认,作为一个拥有钱、地位、名誉的企业家,他也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也可以算作是“权贵”的一部分。他可以不用说话,就过舒服的日子。

   但是,他有一个心结。“我希望中国进步得更快一点,无论从国家的角度,还是我个人在美国人面前有面子的角度。”因此,他要出来讲那些话。

   但是他不会选择激烈的方式,他说他对儒家文化抱有希望,希望官员们有所作为,但方向要正确;“至于何时能走到,我很有耐心。”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