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大画作引来惊叹和思考 是不是大的就是好的
来源:西安晚报 梁瑛 2010-02-22 09:44:0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恢弘的历史场景、众多的历史人物、多样的艺术风格……近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深圳巡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一幅幅或沉郁、或悲壮、或肃穆的画面把观众带进时光隧道,重返历史现场。

  “大”是观众最强烈的印象

  走进展厅,“大”是这次展览给观众最强烈的印象,无论是画面上的宏大场景,还是画面上比真人更高大的人物塑像,都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油画协会主席、中央美院教授詹健俊在谈到这批画作的时候,首先感叹的也是画作的“大”。“以前我们画的历史画,再大也就是两三米,最大的《开国大典》也不过四米。像这样的画,可从来没想过。”让詹健俊感到吃惊的是,几乎每一个艺术家在接到任务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画最大可以画多大。事实上,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最初也曾经规定画面尺寸,可是最后大部分画家都超标了。

  画面尺寸这么大,有些甚至造成了展览的困难,到底是因为特定的题材必须用大画来表现?还是因为当今的美术界有越画越大的风气呢?面对这个问题,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副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司美术处处长安远远表示,尽管组委会考虑到目前国内的展出条件,一再要求画家不要画那么大,但艺术家们还是觉得不画大不足以表现厚重的历史情感,她说:“我们也正反省,下次组织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大的都是好的。”

  多样绘画语言 填补美术史空白

  主题性绘画是新中国美术成就的重要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组织安排下,艺术家们曾经创作出一批表现革命历史的重大题材绘画,这些画如今已成为红色经典。相隔半个世纪,国家再次组织艺术家进行重大历史题材的主题性创作,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呢?曾经参加过当年创作的詹健俊、全山石,体会尤其深刻。

  詹健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全山石的《八女投江》,都曾经是上世纪60年代轰动一时的著名画作,在这次创作工程中,两位老艺术家不仅担任艺委会委员,而且亲自拿起画笔,分别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两幅作品。全山石曾先后参加过多次国家组织的历史画创作,但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次。“以前我们画画多是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画陈列画,可以说是陈列插图,既需要考虑上面的意见,又要考虑周围的陈列环境,手脚绑得比较紧。而这一次不再是插图,艺术家可以根据题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自由,所以产生了很多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

  詹健俊也认为,今天画展上出现的很多艺术手法放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历史画侧重于如何再现历史真实,形式语言风格都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艺术真正开始百花齐放,注重艺术家观念、个性的发挥,形成了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格局。因此这次的历史画创作也不再局限于古典写实,而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格特点。”胡伟的国画《陈独秀与新青年》,运用了综合材料技法,把历史的空间带到当代来;王迎新、杨力舟的国画《太行烽火》采用了多空间的布局构思,把不同时空的事件、人物放在一个画面中,给人历史的思考。陈树东、李翔的《百万雄师过大江》采用了很粗放的笔法表现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是今天才会出现的、具有个性美的表现历史题材的新绘画语言。从这一点来说,无疑是填补了美术史的空白。

  艺术手法图说历史

  “盛世修史”甚为重要

  通过艺术的方式记录历史、图说历史,古已有之。在西方博物馆里,最引人瞩目的正是那些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绘画,但在中国,这样的图像历史并不完整,甚至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接续起来。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用“盛世修史”来定义这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技术图像泛滥的今天,绘画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必须超越技术图像。因此,此次创作的很多作品不再是纯粹的写实绘画,艺术家们追求的是历史价值、历史节奏的把握,历史情调、历史氛围的再现,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历史画面。评论家水天中认为,相对于过去的历史画,这是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次的创作给了艺术家更大的空间,容忍了不同的艺术样式,让水天中没想到的是,观众的反应也非常好,并没有人问:“怎么历史画是这样的?”水天中笑言:“可见观众也与时俱进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