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文化财经
高层担忧经济指标下滑 授意督促央企拿地
华夏时报 2010-07-11 05:53:5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地方政府卖地量暂不及格

   事实上,不仅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房地产国企稳住投资量,地方政府也有此意。房地产调控新政实施后,开发商都奉现金为王,贷款、融资乏力的民营房企更不敢拿地,土地市场一度疲软,地方政府存在着卖地难的困局。

   在本轮的楼市调控中,土地市场成为调控重心,国家多个部委多次表示要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来调控房价。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显示,2010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18.5万公顷,同比增加约140%。

   但供应量的加大并未得到开发商的积极响应。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监测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103个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用地20335.8万平方米,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1%。

   原本一地难求的一线城市推地情况也并不理想。5月24日,北京推出的4块非住宅类用地因无人报价,最终全部流拍。6月住宅用地仅成交了一块,商住用地成交了两块。按照北京市国土局的计划,希望在上半年完成全年供地计划的70%。然而实际上,截至6月份,北京成交住宅类土地面积410.25公顷,仅占2010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住宅供地量的16.4%。

   除了北京,数据显示,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遇到了“卖地难”。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预计推出650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其中商品住宅用地500万平方米,但实际上上半年成交的只有32万平方米,仅完成计划的6%。此外,上半年上海商品住宅用地成交仅完成了计划的38%,深圳的住宅土地实际成交也仅完成了计划的14%。

   这与2009年京沪超额完成土地成交任务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北京市一国企开发商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不久前北京市国资委曾跟他们“打过招呼”,如果有合适的地块或项目希望企业能继续投资开发,下半年信贷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一旦房地产开发量和投资额下降,则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也影响整体的宏观经济。因此,毫无疑问,地方政府还是希望国有企业能支撑起开发量和投资额度,而不至于影响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